传承优秀文化主阵地和美语文课堂润童心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著名学者刘国正也曾说:“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因此,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算是完整的、和美的语文教学。而和美的语文课堂则是老师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学习特点,通过交流和沟通的环节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师生关系融洽,实现和谐学习、润泽童心。
  关键词:传承优秀文化;和美语文课堂;主阵地;润童心;
  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精美的民间剪纸、陶瓷;古老的民族艺术戏剧、国画;独特的风俗习惯:清明节去扫墓、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齐团圆、元宵节闹花灯……语文课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深蒂固。那么在小学和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抓好语文课堂,夯实传承阵地
  (一)利用教材,增强了解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秦始皇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山西五台山、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如《秦兵马俑》一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课文的历史背景,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此类教材的内容都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好好利用。
  (二)重视诗词,强化熏陶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复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词里语言精致凝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真切体味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再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贺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优美的古诗词,吟诵起来悦耳动听、旋律婉转、音韵铿锵,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三)改变模式,拓展渠道
  和美的语文课堂里,把传统的40分钟分为5+3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5分钟的课前活动“小课堂”来对国家课程做一个补充,再通过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来改善和提高老师学科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每堂课老师授课前多了5分钟的课前活动“小课堂”,这是由学生做主的小课堂,也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吟诵千古佳句
  学诗歌、古诗词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如果把这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却把它原有的苍凉感和对宇宙人生、对时空的感悟一下子全破坏了,所以,只有读,而且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休会到诗之妙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让心灵得到升华与洗礼。
  2、绘讲礼仪故事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道德礼仪、教育观念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在和美的语文课堂里,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相融合,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有着不可替代、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3、领悟故事内涵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每一部国学经典中都蕴含着诸多做人、做事的哲理,对学生一定会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在和美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布置的传统文化主题进行3-5分钟的传统故事讲述或评说,以便更好的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学生不仅积淀内涵、建立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圣人、贤良好品德的影响。
  二、搭建课外平台,拓展传承途径
  (一)强化课堂延伸
  1、加强四个“一”
  为了夯实和美的语文课堂教学根基,加强四个“一”的推进活动,即:每天诵读一首(段)古典诗文;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读书知己;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阅读存折”、“诗词过关”的财富比拼、古诗文读书心得集体、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
  2、推进综合实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和美的语文课堂就要求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中含义的基础上并付诸行动,实施“孝道”的活动,布置开展为父母“三送”“三做”活动(为父母做家务、洗脚等,利用“角色互换”体验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二)拓展课外阅读
  1、经典诵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国学经典中所承载的“仁、义、忠、恕、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仅有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经过和美的语文课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开展“诵千古美文,做和美少年”课外读书活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指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老子》、《声律启蒙》、《孟子》里的经典句子,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伟人的著作。
  2、名著推荐
  在小学阶段,虽然说四大名著对他们来讲要求可能有点过高了,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电影,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
  3、活动实施
  为了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作为和美语文课堂的实施者,还可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古诗朗诵”:按古诗文的不同素材进行分类收集,了解其内容、体会感情,朗读成诵,用朗诵会、演讲会等形式来进行展示。“中华美德故事”:搜集中华大地,从古到今的各种美德故事,并举行相关的“中华美德故事会”。“寻源传统佳节”:利用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了解中华习俗的来源,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文化传统,进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再现”:通过搜集绘画、音乐、书法、艺术作品等,再现中华艺术瑰宝之独特魅力。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承。但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那我们必须要把它与和美的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与社会脉搏相同步,才能永久地弘扬和传承中国灿烂无比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结合部人口迅速增加、成员构成复杂多样,该区域内的城区薄弱学校由此呈现的家庭教育问题亦十分突出。本文从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学校和教师能够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有效途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伴随于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整个生长过程,为人的一生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寻找提升家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以后的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简笔画以其简洁明了又有趣夸张的特性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简笔画,能够提升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深化学生的理解,增强表达能力,本文就分别从三方面分别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简笔画的运用策略,以期为
期刊
摘要:复式教学是国际教育的常见现象,在我国,由于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土地流转,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致使生原向城镇学校流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复式班数量呈逐上升的趋势,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新的特点。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复式教学将成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复式教学;同动同静;现状对策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复式教学现状   就目前
期刊
摘要:近些年迫于生活压力劳动力开始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递增,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儿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能得到有效照顾,因而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和未来长远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应该得到各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校园全员定向运动的实验研究》是201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二五规划”的立项课题,经过了将近6年的实验,贯彻信息技术融合体育学科创新的理念,做到了“不同时段、全员参与。”定向运动。真正实现“全员定向、促进健康、提高智力、人人受益”的局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定向越野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学生体质下降关
期刊
摘要:中考是初中生即将面对的一道人生大关,决定了学生之后的学习去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面对中考的时候,很多教师采取高强度的复习策略,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和巩固提高。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初中生的难点学科,很多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即将面对中考时感到数学复习是一项十分沉重的学习负担,加上各科的复习任务接踵而来,这些都让学生感到喘不过气。因此制定一套针对初三数学备
期刊
摘要:依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切入研究:一是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二是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达成培养小学生的除听说读写思能力之外的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素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并实施推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生;核心素养;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升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微课、互联网+等信息化的教学模式逐渐的被合理的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也有效的提升了课堂的形象性、趣味性,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数学教师要继续沿着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不断的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为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巩固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可以为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路启发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对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应对我国素质教育新要求的重大举措。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加强教学思想更新,充分遵循素质教育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中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是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途径。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必修一的阅读文本为载体,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期刊
所谓“问题引领”是指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始终,有效渗透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用问题引领学生的好奇与自信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课例】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1.谈话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