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锡璆:1941年生,籍贯广东梅州,印尼归侨,中国著名建筑学家,2012年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得主。2003年“非典”期间,黄锡璆曾带领团队设计北京小汤山医院;2020年担任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支持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技术专家组组长。
见到大家口中的“黄博士”,正值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透过办公室的门往里看,坐在书桌后的黄锡璆正拿着一个放大镜细细地查看图纸。见记者进来,已经79岁的老先生不顾腿脚不方便,马上起身相迎,并为房间的无处下脚而道歉。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黄锡璆已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元)工作了一辈子,职业生涯中主持设计了200余所医院。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被返聘的黄锡璆仍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上班,他说,“我就是想再做一些事情……”
“碰到这样的大事,就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儿有不少博士,但‘黄博士’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这么叫他。”有位“孙女辈分”的同事悄悄告诉记者。黄锡璆虽是大家,但一向随和,年轻设计师们不论做什么设计,都会让经验丰富的“黄博士”提提意见。
不仅仅是团队需要黄锡璆的意见——2020年1月23日13时06分,有着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計经验的中国中元收到了一封来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加急求助函,请求对“武汉市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进行技术支持。当日14时22分,接到求助函一个多小时后,修订完善的整套小汤山医院图纸就送达武汉。
23日当晚,黄锡璆彻夜难眠。当年设计小汤山医院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每张图纸,都印在心里”。24日一大早,他手写了一份设计建议,交给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团队。“小汤山医院设计中有哪些难点,我得全部告诉他们,并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希望火神山医院能够设计得更科学更人性化。”黄锡璆说。
通过微信群,黄锡璆一直和火神山医院设计团队探讨设计细节,完善设计方案,并根据前线传回的资料,先后提供了3份具体建议书。火神山医院设计完成后,设计团队发来感谢信:“感谢以黄锡璆为代表的各位专家,你们展示了高超的业务水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更令人敬佩的是,23日,黄锡璆就向单位提交了一份请战书:“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抗疫工程。”
“家人担心您怎么办?”“老年人感染风险更高,被传染了怎么办?”……面对记者一连串的提问,黄锡璆轻言细语地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跟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碰到这样的大事,就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言犹未尽,黄锡璆又加了一句,“跟前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点苦不值一提,跟施工人员比条件好多了”
若问黄锡璆职业生涯中设计的最为特殊的医院是哪一家,答案一定是小汤山医院。
时间回到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当时作为总设计师的黄锡璆恰逢眼病初愈,在家休养。但他依旧临危受命,当晚10点赶到单位,立刻组织工程设计人员连夜投入工作。
集体讨论、分工勾画、群策群力……为争取时间,黄锡璆和团队仅用8个小时就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拿了出来。很快,近6000名施工人员赶赴现场。这项特殊的建筑工程进入了边设计、边施工的阶段,黄锡璆与其他设计人员一起战斗在一线。
从隔离层、混凝土地基、箱式板房,到离地面架空一定距离的病房、通道专用的隔离防护窗,都是黄锡璆和团队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关键点。“在院内总体布局中,首先要明晰功能区,注意医疗区内各建筑物间的合理间距,处理好人流物流通道,解决好洁污分区,做好通风系统和采光等。”黄锡璆说。
四间只有桌子和床的简易办公室内,他和设计师们“连轴转”地战斗了七天七夜。在指挥部命令设计师撤离前的几个小时,黄锡璆还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优化方案补充设计。在他看来,“这点苦不值一提,跟施工人员比条件好多了!”
设计小汤山医院的困难前所未有,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座高标准的非典专科医院在短短7天时间内拔地而起。
小汤山医院建成当日深夜便开始接收病人,最终共收治了全国1/7的非典患者,治愈率超过98.8%,上千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这其中,科学严谨的医院设计功不可没。
凭借对中国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卓越贡献,2012年,黄锡璆荣获中国建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
“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
1941年,黄锡璆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黄家人欢呼雀跃。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的哥哥、姐姐率先回国,但爸妈希望作为幼子的他可以留在身边继承家业,可他早心有所属,信誓旦旦地说:“国家新生了,年轻人应该回国学本领,参加祖国建设。”
1957年,正在读高二的黄锡璆终于等到了回国的机会,二话不说,在当地政府移民局“保证一辈子不再回去”的契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留下了鲜红的手印,义无反顾地乘坐“芝万宜”号轮船,历时五天五夜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此,黄锡璆说:“那个年代我们虽然家在印度尼西亚,但自己的祖国终究还是中国。后来我回国了,我弟弟妹妹也没留在印度尼西亚。那时候觉得留在印度尼西亚做生意还不如回国去学习理工专业参加国家建设。”
回到祖国后,黄锡璆参加了高考,接受高等教育,并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公派人员留学海外,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校甚至给了他自取图书馆钥匙的“特权”。“其实,我也会羡慕同学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天,但是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1988年,黄锡璆学成归国。他说:“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就应该赶紧回国做点事情。”
·来源:《人民日报》(原文有改动)
·责任编辑:许俊豪
见到大家口中的“黄博士”,正值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透过办公室的门往里看,坐在书桌后的黄锡璆正拿着一个放大镜细细地查看图纸。见记者进来,已经79岁的老先生不顾腿脚不方便,马上起身相迎,并为房间的无处下脚而道歉。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黄锡璆已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元)工作了一辈子,职业生涯中主持设计了200余所医院。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被返聘的黄锡璆仍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上班,他说,“我就是想再做一些事情……”
“碰到这样的大事,就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儿有不少博士,但‘黄博士’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这么叫他。”有位“孙女辈分”的同事悄悄告诉记者。黄锡璆虽是大家,但一向随和,年轻设计师们不论做什么设计,都会让经验丰富的“黄博士”提提意见。
不仅仅是团队需要黄锡璆的意见——2020年1月23日13时06分,有着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計经验的中国中元收到了一封来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加急求助函,请求对“武汉市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进行技术支持。当日14时22分,接到求助函一个多小时后,修订完善的整套小汤山医院图纸就送达武汉。
23日当晚,黄锡璆彻夜难眠。当年设计小汤山医院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每张图纸,都印在心里”。24日一大早,他手写了一份设计建议,交给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团队。“小汤山医院设计中有哪些难点,我得全部告诉他们,并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希望火神山医院能够设计得更科学更人性化。”黄锡璆说。
通过微信群,黄锡璆一直和火神山医院设计团队探讨设计细节,完善设计方案,并根据前线传回的资料,先后提供了3份具体建议书。火神山医院设计完成后,设计团队发来感谢信:“感谢以黄锡璆为代表的各位专家,你们展示了高超的业务水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更令人敬佩的是,23日,黄锡璆就向单位提交了一份请战书:“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抗疫工程。”
“家人担心您怎么办?”“老年人感染风险更高,被传染了怎么办?”……面对记者一连串的提问,黄锡璆轻言细语地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跟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碰到这样的大事,就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言犹未尽,黄锡璆又加了一句,“跟前线的医务人员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点苦不值一提,跟施工人员比条件好多了”
若问黄锡璆职业生涯中设计的最为特殊的医院是哪一家,答案一定是小汤山医院。
时间回到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当时作为总设计师的黄锡璆恰逢眼病初愈,在家休养。但他依旧临危受命,当晚10点赶到单位,立刻组织工程设计人员连夜投入工作。
集体讨论、分工勾画、群策群力……为争取时间,黄锡璆和团队仅用8个小时就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拿了出来。很快,近6000名施工人员赶赴现场。这项特殊的建筑工程进入了边设计、边施工的阶段,黄锡璆与其他设计人员一起战斗在一线。
从隔离层、混凝土地基、箱式板房,到离地面架空一定距离的病房、通道专用的隔离防护窗,都是黄锡璆和团队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关键点。“在院内总体布局中,首先要明晰功能区,注意医疗区内各建筑物间的合理间距,处理好人流物流通道,解决好洁污分区,做好通风系统和采光等。”黄锡璆说。
四间只有桌子和床的简易办公室内,他和设计师们“连轴转”地战斗了七天七夜。在指挥部命令设计师撤离前的几个小时,黄锡璆还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优化方案补充设计。在他看来,“这点苦不值一提,跟施工人员比条件好多了!”
设计小汤山医院的困难前所未有,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座高标准的非典专科医院在短短7天时间内拔地而起。
小汤山医院建成当日深夜便开始接收病人,最终共收治了全国1/7的非典患者,治愈率超过98.8%,上千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这其中,科学严谨的医院设计功不可没。
凭借对中国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卓越贡献,2012年,黄锡璆荣获中国建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
“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
1941年,黄锡璆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黄家人欢呼雀跃。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的哥哥、姐姐率先回国,但爸妈希望作为幼子的他可以留在身边继承家业,可他早心有所属,信誓旦旦地说:“国家新生了,年轻人应该回国学本领,参加祖国建设。”
1957年,正在读高二的黄锡璆终于等到了回国的机会,二话不说,在当地政府移民局“保证一辈子不再回去”的契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留下了鲜红的手印,义无反顾地乘坐“芝万宜”号轮船,历时五天五夜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此,黄锡璆说:“那个年代我们虽然家在印度尼西亚,但自己的祖国终究还是中国。后来我回国了,我弟弟妹妹也没留在印度尼西亚。那时候觉得留在印度尼西亚做生意还不如回国去学习理工专业参加国家建设。”
回到祖国后,黄锡璆参加了高考,接受高等教育,并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公派人员留学海外,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校甚至给了他自取图书馆钥匙的“特权”。“其实,我也会羡慕同学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天,但是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1988年,黄锡璆学成归国。他说:“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就应该赶紧回国做点事情。”
·来源:《人民日报》(原文有改动)
·责任编辑:许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