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卓是榆树市的一名普通农民,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的法人代表。能在今天这个大会上发言,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首先,我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还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合作社的重视和关怀。下面,着重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把田丰合作社《坚持走托管经营的路子,实现合作社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情况作以汇报。
一、克服困难“干”起来
开办合作社是在2009年3月,主要是开展土地托管经营,是全省的第一家。那时,老《合作社法》的颁布,让我看到了从土地里“刨食”到合作社“找钱”的希望。我把多年积攒的几十万块钱都投了进去,凭着一股虎式劲儿把合作社折腾了起来。可热乎劲儿没几天我就碰了钉子,除了几个实在亲戚支持外,没有同意合作的。眼瞅着机器买了,可土地没有影儿,当时我嘴上就起了大水泡。镇里领导知道后,不但安慰我,还帮我支了三招。一是订章程。镇党委在我们合作社开了现场办公会,按照《合作社法》,帮我们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起了民主选举、效益分配、财务公开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乡亲们明白,入社不是“空手套白狼”,是把土地当作商品来经营,有钱可赚、有利可图,这就好比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二是给实惠。农业直补全归入社农民,生产一切费用合作社垫付,社员啥都不用管,就能拿到自己经营土地的九成收入。在托管期,谁要有个大事小情缺钱花了,还可以随时到合作社“预支”,咱们搞“秋后算账”,大家的热情一下子就来了。三是签合同。合作社与农户签的每一份合同,都是在镇法律事务所的监督下完成的。用法律保证入社农民的最大权益,让大家彻底免除了后顾之忧。经过多年摸索,我们合作社已经形成了“统一采购、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发展路子,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示范社。
二、托管经营“大”起来
通过榆树市领导的牵线搭桥,长年聘请农科院的专家担任顾问,手把手教我们社员落实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用技术。我们把托管经营做到了“五个科学”:科学确定作物布局、科学选择种植品种、科学实施测土施肥、科学进行机械作业、科学推进节本增效。拿收割算个账,通过土地托管连片作业,每公顷玉米就比人工收割降低成本1900多塊钱。现在,合作社入社社员由最初的27户增加到398户、托管土地由852亩增加到12975亩。土地托管范围,近了说,覆盖了榆树市五棵树、刘家、先锋3个乡镇的12个村;另外,在内蒙古的翁牛特旗、开鲁县等地还有2000多亩,实现了土地托管规模经营的跨省作业。
三、多想高招“活”起来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合作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几年来,我们 “摸着石头过河”,想了不少法子。一是开展内部合作信用试点。2014年7月12号,内部资金互助部正式挂牌,被省农委纳入全省合作社内部合作信用试点。本着“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目前已经吸纳社员175人、股金345万元,为社员二次创业解决了资金难题。二是开展“粮食银行”。粮食多了没处放就得坏,怎么办?我们就把农民粮食存到合作社里来,啥时候卖、啥价钱卖你自个说了算,想直接卖给合作社我们也收。这几年,我们与中粮、中储粮等企业都签了合作协议,保证粮食卖上了价,现金随时都能到手。三是组建合作社联合社。我们跟本地的利烨、腾龙等五家合作社,按照市场分工进行功能优化打包,组建了合作社联合社,在联社内统一调配农机、种肥,优化了资源配置。四是争取上级供销社扶持。长春市供销社出资450万元、榆树市供销社出资135万元,共同注资入股,扩股后的新社,接受长春市社和榆树市社的双重业务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坚强后台,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起来。
四、回报乡亲“带”起来
仅2016年,合作社总收入1400万元,纯收入120万元,付给农民托管费661.1万元,支付农民务工费15万元,为社员和村民公益投资7万元。土地托管后,我们通过劳动中介让托管土地的398户农民,除了个别有病不能劳动的,都有第二职业,平均增收都在3万元以上,事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小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火。在服务社会公益上,我们在盟温站村和铁北村分别建了一个占地1500和1600平方米的托管服务中心,你想读书、上网、洗浴、健身,只要是我们的社员,一律免费,医疗享受成本价,其他村民也有优惠。成立了“榆树市小乡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学校”,年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000多人。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100万元,再建立一个医养结合的“榆树市五棵树养老康复中心”,解决托管区老人的养老难问题。这三个大公益服务项目,虽然挣钱不多,但社会效益好。乡亲们现在一提起我们田丰合作社,都竖起大拇指,都说跟着合作社干,大家准能赚到钱。
(省率先办 供稿)
一、克服困难“干”起来
开办合作社是在2009年3月,主要是开展土地托管经营,是全省的第一家。那时,老《合作社法》的颁布,让我看到了从土地里“刨食”到合作社“找钱”的希望。我把多年积攒的几十万块钱都投了进去,凭着一股虎式劲儿把合作社折腾了起来。可热乎劲儿没几天我就碰了钉子,除了几个实在亲戚支持外,没有同意合作的。眼瞅着机器买了,可土地没有影儿,当时我嘴上就起了大水泡。镇里领导知道后,不但安慰我,还帮我支了三招。一是订章程。镇党委在我们合作社开了现场办公会,按照《合作社法》,帮我们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起了民主选举、效益分配、财务公开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乡亲们明白,入社不是“空手套白狼”,是把土地当作商品来经营,有钱可赚、有利可图,这就好比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二是给实惠。农业直补全归入社农民,生产一切费用合作社垫付,社员啥都不用管,就能拿到自己经营土地的九成收入。在托管期,谁要有个大事小情缺钱花了,还可以随时到合作社“预支”,咱们搞“秋后算账”,大家的热情一下子就来了。三是签合同。合作社与农户签的每一份合同,都是在镇法律事务所的监督下完成的。用法律保证入社农民的最大权益,让大家彻底免除了后顾之忧。经过多年摸索,我们合作社已经形成了“统一采购、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发展路子,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示范社。
二、托管经营“大”起来
通过榆树市领导的牵线搭桥,长年聘请农科院的专家担任顾问,手把手教我们社员落实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用技术。我们把托管经营做到了“五个科学”:科学确定作物布局、科学选择种植品种、科学实施测土施肥、科学进行机械作业、科学推进节本增效。拿收割算个账,通过土地托管连片作业,每公顷玉米就比人工收割降低成本1900多塊钱。现在,合作社入社社员由最初的27户增加到398户、托管土地由852亩增加到12975亩。土地托管范围,近了说,覆盖了榆树市五棵树、刘家、先锋3个乡镇的12个村;另外,在内蒙古的翁牛特旗、开鲁县等地还有2000多亩,实现了土地托管规模经营的跨省作业。
三、多想高招“活”起来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合作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几年来,我们 “摸着石头过河”,想了不少法子。一是开展内部合作信用试点。2014年7月12号,内部资金互助部正式挂牌,被省农委纳入全省合作社内部合作信用试点。本着“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目前已经吸纳社员175人、股金345万元,为社员二次创业解决了资金难题。二是开展“粮食银行”。粮食多了没处放就得坏,怎么办?我们就把农民粮食存到合作社里来,啥时候卖、啥价钱卖你自个说了算,想直接卖给合作社我们也收。这几年,我们与中粮、中储粮等企业都签了合作协议,保证粮食卖上了价,现金随时都能到手。三是组建合作社联合社。我们跟本地的利烨、腾龙等五家合作社,按照市场分工进行功能优化打包,组建了合作社联合社,在联社内统一调配农机、种肥,优化了资源配置。四是争取上级供销社扶持。长春市供销社出资450万元、榆树市供销社出资135万元,共同注资入股,扩股后的新社,接受长春市社和榆树市社的双重业务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坚强后台,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起来。
四、回报乡亲“带”起来
仅2016年,合作社总收入1400万元,纯收入120万元,付给农民托管费661.1万元,支付农民务工费15万元,为社员和村民公益投资7万元。土地托管后,我们通过劳动中介让托管土地的398户农民,除了个别有病不能劳动的,都有第二职业,平均增收都在3万元以上,事越做越大,钱越挣越多,小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火。在服务社会公益上,我们在盟温站村和铁北村分别建了一个占地1500和1600平方米的托管服务中心,你想读书、上网、洗浴、健身,只要是我们的社员,一律免费,医疗享受成本价,其他村民也有优惠。成立了“榆树市小乡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学校”,年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000多人。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100万元,再建立一个医养结合的“榆树市五棵树养老康复中心”,解决托管区老人的养老难问题。这三个大公益服务项目,虽然挣钱不多,但社会效益好。乡亲们现在一提起我们田丰合作社,都竖起大拇指,都说跟着合作社干,大家准能赚到钱。
(省率先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