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晋城市农村由传统的半机械化正在向农业现代化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逐步投入到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这就迫切需要尽快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当前晋城市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基本、最直接的重要手段。按照《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要求,为更好助力市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实现,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6~9月,对全市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3个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34家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会员总数为10851人,服务周边农户44102户,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其中,城区6家、泽州县3家、高平市4家、阳城县4家、陵川县8家、沁水县2家。在这27家协会中,高平市现代农业技术科普协会发展会员数量最多,有2100名,服务和带动农户约1万户,每年培训种植技术员200名以上。
在调查的63家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固定职工3194人,服务周边农户55934户,主要从事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提供优质农资服务。其中城区9家、泽州县9家、高平市9家、阳城县18家、陵川县14家、沁水县4家。在63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中,高平南阳兔业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和服务周边农户达20个县、30个乡镇、500个自然村,培训养兔技术骨干人员每年达500人以上。
在调查的34家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中,服务面覆盖全市33个乡镇、831个行政村和83万农村人口。其中:城区1家、泽州县5家、高平市7家、阳城县11家、陵川县5家、沁水县5家。这34家服务站主要从事科普宣传培训、优质农资推广服务,直接为3058栋蔬菜菌类大棚、101个干果种植专业户和963个养殖专业户提供常年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二、当前晋城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形式和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晋城市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3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34家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5场次,受训农民9160人次。其中举办百人以上的脱产短期专业技术培训46场,50人以上的脱产短期技术培训61场,30人以下的专业技术培训148场。
采取的主要培训形式有以下四种:
1.骨干培训。一是农村各专业技术协会每年定期对会员的培训;二是部分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对下属种植专业户进行的培训;三是部分科普惠农服务站结合“一村一品”与所在乡镇政府联合举办的专业培训。
2.田间培训。主要是各科普惠农服务站采取的培训形式。每年开春,各服务站把优良的种子和复合肥销售给当地的零散种植户之后,为确保肥效和产量,各服务站都要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讲解和操作指导。
3.流动培训。通过开展巡回课堂的形式,进村入户为农民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服务。这种形式主要是各科普惠农服务站采用的比较多。
4.网络培训。利用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为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安装的“中科云媒”系统服务平台,让省级农科专家通过网络视频及时答疑解难。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好与差,接受培训的老百姓最有评判资格。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成效,以及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所想、所盼。调查过程中,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向被调查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部分会员、6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员工以及34个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周边的农民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现场收回有效问卷762份,并做了详细的汇总、统计和分析。
从调查显示的数据分析,晋城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养殖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显著的。市、县两级科协在助力市、县两级政府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科技素质和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创品牌,注重发挥科普惠农品牌效应。近年来,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把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考核“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先进农村科普带头人”的主要内容,明确要求协会、基地每年组织会员和周边农民开办科技培训班不得少于两期,每期参加培训人员不得少于50人;围绕“十佳科普惠农服务站”创建工作考核,明确规定服务站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期,每期参加人数不得少于30人,开展田间地头科普宣传不得少于3次。通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普惠农这一“品牌”在社会上越叫越响。二是重服务,注重发挥科普宣传优势效应。结合市里每年春季开展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连续5年组织农科专家开展“春耕春播专家行”活动,专家采用先在课堂讲解然后再带学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的培训方式,深受农民欢迎。此外,还结合市里每年冬季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连续3年开展送科普图书“进千家万户”活动。三是抓典型,注重发挥科普基地示范效应。为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每年都要在全市选树6个协会、6个基地、6名科普带头人作为全市科普宣传的先进集体、个人,向国家、省推荐表彰。3年来,晋城市先后有8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3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获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各获奖补金20万元;有8家协会、5家基地获省科协、省财政厅表彰,各获奖补金10万元,还有4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分别获得中国科协、省科协表彰,各获奖补金5万元和3万元。
三、当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起来难度大。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村里多数人是386199人员(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都是采取上门服务、因人施教、现场施教,分散培训形式相对较多,很难进行系统性培训,既浪费资源,又消耗人力。 2.提高兴趣难度大。多数种植户、养殖户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的问题时才电话咨询、参加培训,主动接受新技术、新农资应用的自觉性不高。如:2015年我们开展“互联网+科普惠农”培训及设备推广,即使是科普惠农服务站的站长都很难进入角色。中科云媒电商把设备送货上门,至今多数不会使用,更谈不上开展业务宣传培训了。
3.协调履职难度大。多数村民每年平均集中培训两次以上,有技术培训,有营销培训,特别是农业系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逐步规范。参加培训的农民朋友有一个共同愿望,如果科协开展的技术培训能够与农业局开展的职业农民培育合为一体、互相协调,培训效果将会更好,也会更受欢迎。
4.宣传引导力度小。调查中发现,多数村镇基层干部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引导不够,或受短期利益的影响,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地方经济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农民常抱怨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干部则委屈地说,“农民不好组织”,上下信息沟通不畅,培训宣传引导机制不太健全。
5.经费投入力度小。近几年来,晋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逐步增加,但相对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在职培训的经费投入差距仍然很大。
6.师资配备力度小。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在收回的762份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9%的农民喜欢本地养殖、种植能人和市县专家授课,只有11%的喜欢大中专教授讲课。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乡土人才教师几乎没有。即使有,多数也不传授“真经”,因为这些“师傅”都是靠自己掌握的这门技术养家糊口的。特别是近年来,规模养殖、大棚种植在晋城市推广十分迅速,多数养殖、种植专业户都是在外省、外县高薪聘请的“师傅”。而市县一级的讲课老师实地操作经验相对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较差,对农民的吸引力较弱。
四、今后晋城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农民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晋城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性问题。针对晋城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本次调查掌握的情况,在广泛征求晋城市农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当前晋城市解决“三农”问题最基础的工作。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晋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及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完善运行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纳入业绩考核。
2.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微信和LED显示器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充分利用乡镇“赶集”、科普“赶场”,组织好科技服务。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良好氛围。
3.加强协调配合。科协承担着《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各级科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市、县两级科协要主动承担“专业技能型”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育工作。建议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调领导小组吸纳科协为成员单位,分解相应的工作任务,并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建议市财政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解决农民参加培训的务工费用和伙食补贴。
4.创新培训模式。按照“精细培训”要求,一是市、县两级科协每年至少两次对下属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进行实用技术师资培训,每次培训不得少于4个课时;二是各乡镇科普惠农服务站每年至少两次对所在区域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对本协会会员的技术培训,各科普示范基地负责对周边农户的技术培训;三是互联网上常年开设实用技术课程,农民随时可以在线听课。市科协已与中科云媒电商签订合作协议,2016年底前为全市50家科普惠农服务站、27个专业技术协会、63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安装电商设备,通过“互联网+科普惠农”,及时快速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能力。
5.注重培育实效。按照“精准培育”要求,各市级科普惠农服务站每年培育一个合作社、10户(含两户贫困户)以上科学种植、养殖示范带头人,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跟踪服务。市、县两级科协根据各服务站培育成效,对其扶持的各种植、养殖户和合作社给予命名、表彰,同时在科普经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对服务站和合作社、种植养殖户进行奖补。
一、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会员总数为10851人,服务周边农户44102户,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其中,城区6家、泽州县3家、高平市4家、阳城县4家、陵川县8家、沁水县2家。在这27家协会中,高平市现代农业技术科普协会发展会员数量最多,有2100名,服务和带动农户约1万户,每年培训种植技术员200名以上。
在调查的63家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固定职工3194人,服务周边农户55934户,主要从事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提供优质农资服务。其中城区9家、泽州县9家、高平市9家、阳城县18家、陵川县14家、沁水县4家。在63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中,高平南阳兔业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和服务周边农户达20个县、30个乡镇、500个自然村,培训养兔技术骨干人员每年达500人以上。
在调查的34家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中,服务面覆盖全市33个乡镇、831个行政村和83万农村人口。其中:城区1家、泽州县5家、高平市7家、阳城县11家、陵川县5家、沁水县5家。这34家服务站主要从事科普宣传培训、优质农资推广服务,直接为3058栋蔬菜菌类大棚、101个干果种植专业户和963个养殖专业户提供常年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
二、当前晋城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形式和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晋城市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3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34家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5场次,受训农民9160人次。其中举办百人以上的脱产短期专业技术培训46场,50人以上的脱产短期技术培训61场,30人以下的专业技术培训148场。
采取的主要培训形式有以下四种:
1.骨干培训。一是农村各专业技术协会每年定期对会员的培训;二是部分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对下属种植专业户进行的培训;三是部分科普惠农服务站结合“一村一品”与所在乡镇政府联合举办的专业培训。
2.田间培训。主要是各科普惠农服务站采取的培训形式。每年开春,各服务站把优良的种子和复合肥销售给当地的零散种植户之后,为确保肥效和产量,各服务站都要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讲解和操作指导。
3.流动培训。通过开展巡回课堂的形式,进村入户为农民开展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服务。这种形式主要是各科普惠农服务站采用的比较多。
4.网络培训。利用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为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安装的“中科云媒”系统服务平台,让省级农科专家通过网络视频及时答疑解难。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好与差,接受培训的老百姓最有评判资格。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成效,以及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所想、所盼。调查过程中,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向被调查2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部分会员、6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员工以及34个农村科普惠农服务站周边的农民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现场收回有效问卷762份,并做了详细的汇总、统计和分析。
从调查显示的数据分析,晋城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农民通过科学种植、养殖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显著的。市、县两级科协在助力市、县两级政府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科技素质和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创品牌,注重发挥科普惠农品牌效应。近年来,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把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考核“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先进农村科普带头人”的主要内容,明确要求协会、基地每年组织会员和周边农民开办科技培训班不得少于两期,每期参加培训人员不得少于50人;围绕“十佳科普惠农服务站”创建工作考核,明确规定服务站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期,每期参加人数不得少于30人,开展田间地头科普宣传不得少于3次。通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普惠农这一“品牌”在社会上越叫越响。二是重服务,注重发挥科普宣传优势效应。结合市里每年春季开展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连续5年组织农科专家开展“春耕春播专家行”活动,专家采用先在课堂讲解然后再带学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的培训方式,深受农民欢迎。此外,还结合市里每年冬季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连续3年开展送科普图书“进千家万户”活动。三是抓典型,注重发挥科普基地示范效应。为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辐射作用,近年来,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每年都要在全市选树6个协会、6个基地、6名科普带头人作为全市科普宣传的先进集体、个人,向国家、省推荐表彰。3年来,晋城市先后有8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3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获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各获奖补金20万元;有8家协会、5家基地获省科协、省财政厅表彰,各获奖补金10万元,还有4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分别获得中国科协、省科协表彰,各获奖补金5万元和3万元。
三、当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起来难度大。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村里多数人是386199人员(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都是采取上门服务、因人施教、现场施教,分散培训形式相对较多,很难进行系统性培训,既浪费资源,又消耗人力。 2.提高兴趣难度大。多数种植户、养殖户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的问题时才电话咨询、参加培训,主动接受新技术、新农资应用的自觉性不高。如:2015年我们开展“互联网+科普惠农”培训及设备推广,即使是科普惠农服务站的站长都很难进入角色。中科云媒电商把设备送货上门,至今多数不会使用,更谈不上开展业务宣传培训了。
3.协调履职难度大。多数村民每年平均集中培训两次以上,有技术培训,有营销培训,特别是农业系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逐步规范。参加培训的农民朋友有一个共同愿望,如果科协开展的技术培训能够与农业局开展的职业农民培育合为一体、互相协调,培训效果将会更好,也会更受欢迎。
4.宣传引导力度小。调查中发现,多数村镇基层干部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引导不够,或受短期利益的影响,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地方经济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农民常抱怨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干部则委屈地说,“农民不好组织”,上下信息沟通不畅,培训宣传引导机制不太健全。
5.经费投入力度小。近几年来,晋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逐步增加,但相对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在职培训的经费投入差距仍然很大。
6.师资配备力度小。晋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在收回的762份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9%的农民喜欢本地养殖、种植能人和市县专家授课,只有11%的喜欢大中专教授讲课。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乡土人才教师几乎没有。即使有,多数也不传授“真经”,因为这些“师傅”都是靠自己掌握的这门技术养家糊口的。特别是近年来,规模养殖、大棚种植在晋城市推广十分迅速,多数养殖、种植专业户都是在外省、外县高薪聘请的“师傅”。而市县一级的讲课老师实地操作经验相对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较差,对农民的吸引力较弱。
四、今后晋城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农民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晋城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性问题。针对晋城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本次调查掌握的情况,在广泛征求晋城市农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当前晋城市解决“三农”问题最基础的工作。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晋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及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层层分解任务,完善运行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纳入业绩考核。
2.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微信和LED显示器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充分利用乡镇“赶集”、科普“赶场”,组织好科技服务。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良好氛围。
3.加强协调配合。科协承担着《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各级科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市、县两级科协要主动承担“专业技能型”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育工作。建议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协调领导小组吸纳科协为成员单位,分解相应的工作任务,并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建议市财政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解决农民参加培训的务工费用和伙食补贴。
4.创新培训模式。按照“精细培训”要求,一是市、县两级科协每年至少两次对下属各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进行实用技术师资培训,每次培训不得少于4个课时;二是各乡镇科普惠农服务站每年至少两次对所在区域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对本协会会员的技术培训,各科普示范基地负责对周边农户的技术培训;三是互联网上常年开设实用技术课程,农民随时可以在线听课。市科协已与中科云媒电商签订合作协议,2016年底前为全市50家科普惠农服务站、27个专业技术协会、63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安装电商设备,通过“互联网+科普惠农”,及时快速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能力。
5.注重培育实效。按照“精准培育”要求,各市级科普惠农服务站每年培育一个合作社、10户(含两户贫困户)以上科学种植、养殖示范带头人,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跟踪服务。市、县两级科协根据各服务站培育成效,对其扶持的各种植、养殖户和合作社给予命名、表彰,同时在科普经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对服务站和合作社、种植养殖户进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