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安塞姆·基弗,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和美学家,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中的画届诗人”之称谓,其作品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的面貌均极为现代,体现出超越传统的前卫风格,主题晦涩而富有诗意,隐含着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创造了一个被自知之明和怜悯之心拯救了的世界,映射出深刻反思后最终充满希望的景象。本文根据基弗的摄影、绘画、装置艺术、综合材料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分析其作品中独有的图像系统符号象征的意义,展示基弗艺术表现的特色。
关键词:符号;象征;表现
一、基弗新表现主义艺术的产生
基弗出生于二战结束之初的德国,被称为“伟大的记忆者”、“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其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多为纳粹主义遗产以及大屠杀的记忆和德国的文化命运。在艺术创作之中,基弗尝试着去了解德国精神的精髓,并试着去将历史理清,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来呈献给世界,让人民去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博伊斯作为老师在绘画创作和艺术思想方面的指导,对基弗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其的艺术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础。
1969年基弗摄影系列作品《占领》模仿希特勒作纳粹式敬礼来表现人类心理的罪恶和疯狂,以及对历史责任的逃避,同期作品《英雄的象征》、《致热内》,同样体现出基弗正视纳粹历史的勇气。“政治性”在其作品中成为毫不避讳的内容。1982年基弗在作品《纽伦堡》中展示了被焚烧过的土地,让人联想起播种前的烧荒,也是对新的生长的期待,20世纪90年代后,基弗的艺术视野不断扩张,在画布上粘上不同的物体,像铅书、植物、战时的武器等,并经常选用稻草、铅、沥青、乳胶、沙土这些材料,所有物质的拼凑都有极具意义,增加了作品的贴近自然的真实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马格瑞特》、《夜里的秩序》、《给保罗策兰:灰烬之花》、《Le Grand Fret》都是其在素材创新的基础上,运用浓重的冷灰色调色调、强烈压抑的视觉感觉,表达对事物的批判、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二、基弗作品中的艺术符号
在基弗作品中,文字经常占据着画面显著的位置,成为艺术组成和观念表达的重要元素,《莉莉斯》、《宫殿书》、《马奇西斯》等作品中特有的文字视觉符号作为“可视语言”和图像结合来,表现画面精神内容,传达更加深邃的思想,将作品的艺术氛围推向高潮。
调色板是基弗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图像符号《尼禄作画》、《圣像破坏之争》、《坠落的天使》中调色板以不同的面貌和质地呈现,《带翅膀的调色板》中用铅制成的翅膀和调色板沉重而难以飞翔,体现着悲壮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凤凰涅槃重生的寓意。调色板作为独具个性的视觉符号表达着基弗不同的思想理念,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有着历史印记和思辨的符号。
连衣裙成为基弗作品中最具女性倾向的符号,在作品《莉莉斯》中,连衣裙改变了“附着物”的角色,作为独立的主体在作品中呈现,它们以实物悬挂在铁丝衣架上,固定在画布的表面,表面沾满粉末灰尘和污垢,在阴暗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压抑和寂寥,透露着虚无和荒凉,昭示着生命中伤亡和痛苦的记忆。《古代女诗人》作为外形唯美的的连衣裙装置作品呈现出女性的魅力,肩膀上堆积着铁丝,彰显出了连衣裙作为容器和支架的作用。《莴苣姑娘》同样是架空的连衣裙,从领口垂至地面的金发和铅制的“天梯”相互组合,更像是对悲伤情节的隐喻。连衣裙也做为在各种语境中呈现的经典符号在基弗作品中完美呈现。
以“塔”为主题的混凝土的作品诞生在基弗法国南部的巴赫亚克的工作室建筑群,在基弗的作品中,塔不仅是追忆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载体,而且成为了一个象征。《七座天堂的宫殿》这些塔建筑如同凝固了将要崩溃的瞬间,被赋予了永恒性,视觉重现了互相矛盾的建筑和重力的这两种相互对抗而又矛盾的力量,使人感到透视的错觉和极度的不安。这些塔像巨人的积木,粗鲁而单纯,极简而脆弱,框架结构为主体的开放式混凝土搭建的建筑,水泥台阶意向性的想通没有连接,呈现出了伟大的不完整性。《星之陨落》也是混凝土代表作之一,基弗通过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材料来还原人类的最初的精神支点,塔象征着精神旅程,体现着旅程中的道路坎坷和险象,矗立在废墟中,坚持而又凄冷,流露着一种悲伤和沉重的凄美,而基弗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精神废墟中重新建立一个混凝土般最为真实的德国文化。
基弗和他的艺术在当今世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将全部的思想和经历孕育出了世界美术生上宝贵的艺术精华。基弗通过多样性的艺术符号表达,营造出作品中独有的艺术视角和主题精神,其艺术语言拥有着超凡脱俗的审美意味和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绘画风格大气磅礴而深沉凝重,艺术创作中饱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个人思想,艺术作品有着纪念碑式的历史性和悲剧性,是德國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要的价值源泉。
【参考文献】
1.陈世澄.德国文化与现代化[M].辽海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
2.[德]汉斯-魏尔纳·舒特.寻找哲人石——炼金术文化史[M].李文潮萧培生,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 高宜扬.《德国哲学通史》[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版
4. 王瑞芸.《新表现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版
关键词:符号;象征;表现
一、基弗新表现主义艺术的产生
基弗出生于二战结束之初的德国,被称为“伟大的记忆者”、“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其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多为纳粹主义遗产以及大屠杀的记忆和德国的文化命运。在艺术创作之中,基弗尝试着去了解德国精神的精髓,并试着去将历史理清,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来呈献给世界,让人民去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博伊斯作为老师在绘画创作和艺术思想方面的指导,对基弗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其的艺术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础。
1969年基弗摄影系列作品《占领》模仿希特勒作纳粹式敬礼来表现人类心理的罪恶和疯狂,以及对历史责任的逃避,同期作品《英雄的象征》、《致热内》,同样体现出基弗正视纳粹历史的勇气。“政治性”在其作品中成为毫不避讳的内容。1982年基弗在作品《纽伦堡》中展示了被焚烧过的土地,让人联想起播种前的烧荒,也是对新的生长的期待,20世纪90年代后,基弗的艺术视野不断扩张,在画布上粘上不同的物体,像铅书、植物、战时的武器等,并经常选用稻草、铅、沥青、乳胶、沙土这些材料,所有物质的拼凑都有极具意义,增加了作品的贴近自然的真实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马格瑞特》、《夜里的秩序》、《给保罗策兰:灰烬之花》、《Le Grand Fret》都是其在素材创新的基础上,运用浓重的冷灰色调色调、强烈压抑的视觉感觉,表达对事物的批判、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二、基弗作品中的艺术符号
在基弗作品中,文字经常占据着画面显著的位置,成为艺术组成和观念表达的重要元素,《莉莉斯》、《宫殿书》、《马奇西斯》等作品中特有的文字视觉符号作为“可视语言”和图像结合来,表现画面精神内容,传达更加深邃的思想,将作品的艺术氛围推向高潮。
调色板是基弗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图像符号《尼禄作画》、《圣像破坏之争》、《坠落的天使》中调色板以不同的面貌和质地呈现,《带翅膀的调色板》中用铅制成的翅膀和调色板沉重而难以飞翔,体现着悲壮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凤凰涅槃重生的寓意。调色板作为独具个性的视觉符号表达着基弗不同的思想理念,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有着历史印记和思辨的符号。
连衣裙成为基弗作品中最具女性倾向的符号,在作品《莉莉斯》中,连衣裙改变了“附着物”的角色,作为独立的主体在作品中呈现,它们以实物悬挂在铁丝衣架上,固定在画布的表面,表面沾满粉末灰尘和污垢,在阴暗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压抑和寂寥,透露着虚无和荒凉,昭示着生命中伤亡和痛苦的记忆。《古代女诗人》作为外形唯美的的连衣裙装置作品呈现出女性的魅力,肩膀上堆积着铁丝,彰显出了连衣裙作为容器和支架的作用。《莴苣姑娘》同样是架空的连衣裙,从领口垂至地面的金发和铅制的“天梯”相互组合,更像是对悲伤情节的隐喻。连衣裙也做为在各种语境中呈现的经典符号在基弗作品中完美呈现。
以“塔”为主题的混凝土的作品诞生在基弗法国南部的巴赫亚克的工作室建筑群,在基弗的作品中,塔不仅是追忆古代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载体,而且成为了一个象征。《七座天堂的宫殿》这些塔建筑如同凝固了将要崩溃的瞬间,被赋予了永恒性,视觉重现了互相矛盾的建筑和重力的这两种相互对抗而又矛盾的力量,使人感到透视的错觉和极度的不安。这些塔像巨人的积木,粗鲁而单纯,极简而脆弱,框架结构为主体的开放式混凝土搭建的建筑,水泥台阶意向性的想通没有连接,呈现出了伟大的不完整性。《星之陨落》也是混凝土代表作之一,基弗通过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材料来还原人类的最初的精神支点,塔象征着精神旅程,体现着旅程中的道路坎坷和险象,矗立在废墟中,坚持而又凄冷,流露着一种悲伤和沉重的凄美,而基弗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精神废墟中重新建立一个混凝土般最为真实的德国文化。
基弗和他的艺术在当今世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将全部的思想和经历孕育出了世界美术生上宝贵的艺术精华。基弗通过多样性的艺术符号表达,营造出作品中独有的艺术视角和主题精神,其艺术语言拥有着超凡脱俗的审美意味和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绘画风格大气磅礴而深沉凝重,艺术创作中饱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个人思想,艺术作品有着纪念碑式的历史性和悲剧性,是德國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要的价值源泉。
【参考文献】
1.陈世澄.德国文化与现代化[M].辽海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
2.[德]汉斯-魏尔纳·舒特.寻找哲人石——炼金术文化史[M].李文潮萧培生,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 高宜扬.《德国哲学通史》[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版
4. 王瑞芸.《新表现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