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展:用物品重构一个世界历史?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览开幕那天,我在幽暗的展厅仔细看着,一件一件地,不肯落下任何细节。
  除去我自己对历史的兴趣之外,这大概是因为展览开幕前的一个月,媒体上的信息已经在狂轰滥炸——展览本身脱胎于BBC的广播节目、中国是巡展的最后一站、100件文物会带你领略世界史……
  大英展开幕当天,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博士正给观众介绍展品。
  然而,当身处展厅内,顺着号码逐一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论是此前报道的媒体还是作为观众的我,似乎只面对着碎片化的100件文物,却容易忽略展览标题的后半截:“文物中的世界史”。
  与“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的不谋而合
  说起来,“以物说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所有文博展览都是如此,无非是讲故事的线索或方式不一样。诸如博物馆的历史基本陈列,都是遵循着时间的线索用大量的“物”来梳理区域历史。
  那么,大英展的特别之处在哪儿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它“口气很大”——用区区100件文物,要讲述世界历史。
  展览上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能牵扯出一段厚重的历史。
  这儿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世界历史”?
  尽管中学时期谁都背过世界历史的种种大事件,但若要在脑海中为其画出一个轮廓,或者涂上某种色彩,还是多少令人无所适从。
  人类从来都是分为不同种族、民族,以及无数群体。在漫长的过去,他们各自独立、分散地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和文明。换言之,在人类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并不存在着一部统一的世界历史。相反,我们更熟悉的是国别史、专门史等。
  当然,这个问题难不倒学者。我曾读过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俞金尧教授的一篇文章,他这样写道:
  世界历史,并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种族、民族、群体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历史的完整再现,而是人们根据有关人类历史的总体看法,选择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过程,以及与这些重大事件和过程密切关系的历史现象而组织起来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作为一个知识体系,世界历史是人们构建出来的。
  从研究和撰写世界历史的学者观点出发,会发现大英展构建世界史的方式也很类似——不是历史的完整再现,而是根据对人类历史的总体看法,选择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物品(大英博物馆馆藏中的),从而组织起观众对于“世界”抑或“人类”的看法。
  这也能从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博士在开幕式的发言中得到印证。她说:
  这100件文物,从最早的石器,到现代科技的太阳能灯,每一件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是人的创造性克服技术难题的经验,也是与周边文化建立联系的经验。
  我希望通过展览达成两个目的。一是尝试呈现全人类的历史,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共性和差异。这是非常创新的,即使在大英博物馆,埃及、希腊罗马、亚洲、非洲的展品也是一一分列的,你无法一览无余地看到不同文化的物品同时陈列。另一个目的是探讨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历史。我们是通过展品而非文字来诠释历史的。通过这个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就有机会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述历史。这是一种更加民主的方式。
  而在学者看来,所谓世界历史正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切切实实地创造出来的。或者说,人类历史首要和基本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的过程。那么,这些或赖以生存、或赏心悦目的物品,这些被挑选出来放在展厅里的物品,恰是这个过程的见证。
  此外,人类的共性存在于分散的人群的历史之中,因而展现人类的共性、根据人类的共性而构建知识体系,也是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开幕式上,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这次展览不强调不同人之间的特殊性,而强调人性、共性,以及互相尊重对方的不同之处。”
  这些相互印证的观点表明,至少在策展层面,大英展的策展人基本遵循了世界历史的学科构架,希望通过“物品”给观众重新构建一部世界历史。尽管在展品选择、展览说明撰写上,都不可避免地携带一些作为“大英帝国”的主观性,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而大胆的尝试。
  展览中的文明对比感时时能被发现,图中这件公元前500-前700年的哥伦比亚武士头盔边上,摆放着公元前600-400年的中国青铜镈(乐器)。
  公元8世纪的玛雅祭坛,细节精美,文物背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展览中的中国文物——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沫司徒疑簋。展覽说明中介绍了簋的用途,并提及:古代中国的政治原则强调统治者的权威是上天赐予的,如果统治者昏庸无能,上天便收回“天命”。
  公元1650-1700年的复式显微镜,见证了“科学革命”的时代。
  日本的柿右卫门瓷象(公元1650-1700),它是曾上过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小明星。
  给你一个怎样的“世界历史”印象
  当明白了这些,再去看展览,大概心情会很不一样吧。先来看看波澜壮阔的展览框架——
  第一单元 开端(公元前2,000,000—前2500年)
  第二单元 最初的城市(公元前3,000—前700年)
  第三单元 权力与哲学(公元前700—公元100年)
  第四单元 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
  第五单元 贸易与侵略(公元300—1100年)
  第六单元 变革与调整(公元900—1550年)
  第七单元 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第八单元 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
  8个单元,分布在人类200万年发展的漫长时间轴上,人类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物品、城市、国家、权力、信仰……并相互影响着彼此——这何尝不是一部根据人类的共性而构建的世界历史啊!
  在每一个单元里,来自五湖四海却时代相近的物品,又描述着历史长卷中所闪现的点点火花。比如,第一单元“开端”中策展人选择了12件文物:
  奥杜威砍砸器(坦桑尼亚)、奥杜威手斧(坦桑尼亚)、冰河时代野牛岩画(法国)、克洛维斯矛头(美国)、澳洲土著居民的篮子(澳大利亚)、绳纹陶器(日本)、鸟形杵(巴布亚新几内亚)、公牛头纹碗(伊拉克)、埃及化妆品调色板(埃及)、喀帕苏斯女性雕像(希腊)、玉斧(德国)、玉琮(中国)。
  展览中的NO.1的文物:奥杜威砍砸器,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年代为距今180万-200万年前。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展品甚至来自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以古印度文明的石质印章为例,这枚石质印章陈列在第二单元“最初的城市”中,制作于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之间,来自古印度文明,一个曾繁盛于今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地区的印度河谷的古老文化。可能由于气候的变迁,古印度文明衰落了,在人类的记忆中消失了数千年。直到这些印章及其他遗存在19世纪的考古发掘中被发现,印度文明才重见天日。
  古印度文明的石质印章。
  也正是在这样“以物品重构世界历史”的策展思路下,才会出现一些历史意义远超物品价值本身的展品。第98件展品是生活中常能见到的信用卡。
  NO.98号展品:信用卡
  展览说明如是写道:
  信用卡
  塑料
  公元2009年
  阿联酋迪拜
  信用卡的发明使我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钱款在历史上首次可以在无形中易手。像支票和货币一样,信用卡可以传达政治和宗教信息。这张卡符合伊斯兰教义,这意味着它必须遵守伊斯兰银行规章。它也是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的产物——汇丰银行是一家亚洲银行,visa是美国公司,而这张卡在阿联酋制作、发行。
  看啊,每件展品其实都是一个符号。100个符号,构建成了一部“世界历史”。
  当然,这部历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附加的烙印——大英博物馆。
其他文献
作为博物馆行业的旁观者,几乎每天都被行业相关的种种新闻包围。 岁末回头看看,再看看前面的路,其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以下文字为个人目力所及整理、撰写,仅代表個人观点。哪些提及哪些没提及,部分也是故意的主观的裁剪(例如本文不提展览,无论多火),部分是疏漏,总之也就这样了。  回顾总是有信息做支撑的,预测虽然多了主观的成分,同样要以“过去”为汤底。  2015年和博物馆“大发展”这几年里的任何一年似
期刊
7月2日至10月18日,奥黛丽·赫本摄影展在英国国家肖像馆举行,展览用70余幅珍貴的照片展现了这位时代偶像一生的艺术生涯,也让我们再次想起她的美和与众不同。  明星和电影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明星,必须要依附于某些电影,人们谈起电影才会想起他们,并且把他们和角色混为一谈,他们和角色互相寄生;有些明星,却脱离了成就他们的电影或者其他作品,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一种独立的颜色、声音、
期刊
7月5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进入遗产申报审议环节的最后一天,全天审议文化遗产申报项目13项,其中11项为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共产生新的世界遗产9项,除土耳其项目2001年曾被评估为暂缓列入后经过十多年补充材料重新提交申报外,其余均为新的申报项目。  9个项目分别为:  挪威的留坎镇与诺托登地区工业遗产  Rjukan–Notodden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  德国汉堡的
期刊
最近什么最火?说是大圣应该不为过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完成了票房逆袭,喜欢悟空的你,何不到上海来一次「面圣」之旅呢!目前,上海电影博物馆正在举办「《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纪念展」,绝对不容错过喔~  “大闹天宫”展项  位于三楼【动画长廊】展区  造型设计  展示墙的这一部分陈列了张光宇为《大闹天宮》设计的孙悟空人物造型(右上)以及时任原画设计师的严定宪当年对着镜子反复琢磨、体会孙猴子特定动
期刊
国际博物馆协会曾在2001年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社区”。意在指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所起到的推动发展作用。  博物馆作为社区中的特殊成员,其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要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协作精神来衡量。博物馆与社区成员互相依赖,如果没有了协作精神,双方不能从中互相学习,那么举办多少场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社区,宏观社会的缩影  在美国,博物馆经常被用作社区活动中心;人们围绕着自己所感兴趣的
期刊
在下半刊中,杂志精选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具有标志性内容的文章。以“博物馆與文化遗产关键概念” 为主题,开启《国际博物馆》杂志的新阶段。  对于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来讲,沙罗 · 高斯(1986)、迈克尔 · 埃姆斯(1985)、阿尔法 · 奥马尔 · 科纳雷(1983)等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都对巩固博物馆学科地位,发展博物馆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  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于物质形态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方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需要依托行为人自身而存在,并通过技艺、声音等载体口传身教来得以传承。所以如何在博物馆将“非遗”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下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博物馆教育入手,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依托博物馆平台向公众进行传播。  细纹刻纸  非物
期刊
过去几年中,中国的博物馆行业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从数量上,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博物馆开馆;其次,未成年访客的数量上涨得最为迅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博物馆视为社会教育空间,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最重大的一个改变是,公共教育成为了中国博物馆评级的核心指标,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重收藏和研究的机构,而是转向了与社会共享教育资源。  过去几年的这些大事对博物馆而言,催生出一个问题:为满
期刊
踏进美术馆,人人所期待的都是一场不虚此行的经历。  但常常会发现,从作品晃悠到作品,每件艺术品停留个十秒二十秒之后,别人兴趣盎然,自己却疲惫不堪?在博物馆面对,也同样如此。  阿兰·德波顿说:“我们与艺术的相遇,并不总像预想中那般美好。”不仅如此,甚至,还可能会陷入各种对于看展览的偏见里去——  对这些,一位来自荷兰的资深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或许能给出一些有趣的建议。  他的建议很实际,诸如:如
期刊
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是通过展览来达到其普惠启发大众的目的,而展览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体验,以及是否能够把握住展览所要传递的信息。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依旧只停留在文物单纯的陈列展示上,或是大范围的强加一些关联性并不大的数字媒体技术,并没有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其背后的故事性。  一个展览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是否把故事讲好了,而博物馆作为藏有无数故事的宝库,如何通过展览“讲故事”,如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