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阅读 在课堂中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阅读的文章,有助于把《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引导学生阅读,激发阅读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成功的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章之间是教师或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实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方法上予以科学的指导:学习兴趣是有 选择的,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原始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真正变 “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1、设好情境激趣,让学生放松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适当找准课文中的激趣点,让学生在兴趣之中放松阅读,例如教学《生命的林子》在出示题目之后,可以用多媒体出示玄奘取得的历史功绩,结合《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说出这和课文有何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欲读下文的强烈欲望。创设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主动地产生阅读希望,读起来也就会兴趣盎然,学生便会被带入到了一种探索的情境之中,阅读也就成了一种自主积极的活动了,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廉颇为什么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学生快速地阅读全文,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并且能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概括人物特点。
   阅读是语文的常规训练,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我永远都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问题才会有学习的动机。
   2、引用生活实景。“生活处处皆语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开发阅读资源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的“生活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文本提问,掌握探究阅读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发展的过程,因此,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诺的“发现教学”理论,使他们敢想、敢学,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问也不介意被学生问住,相反,他们从个人阅读体验出发的提问常常会给我很多启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抓住了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如教学《小草和大树》一文,我这样问学生:为什么用“小草和大树”作为题目,然后在文中找出关键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里的“小草”和“大树”正是文中主人公夏洛蒂不屈不挠奋斗过程的体现。课堂上重视解决,对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关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读,当对语言有深刻感悟时,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了。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老师简明扼要的讲解,也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还可以借助生平、写作背景、课外读本等辅佐性材料来分析问题。当然,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阐述、教师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以突破教学难点。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还是要靠教师来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以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二、指导学生阅读,提高探究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建立大语文观,要以教材为线索,由点及面向课外延伸,引起大量课外读物,组织相关的语文活动,多元化的组织教学。推荐好的书刊,在教学中,我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和一些优秀刊物。每学期安排学生自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同时鼓励学生去逛书店,并知道他们如识购阅。1、指导学生借阅。利用班级借阅时间,带领学生进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比如:浏览法、精读法、猜想法、朗读法、笔记法等。教学生弄清楚应当阅读什么书,要有“不求甚解”的精神。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妙的书中世界,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2、处理好阅读关系。在指导时,既要考虑到课内教学的需要,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阅读,使课内外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阅读感言,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心得。指导学生在选择读物时,适当想到课内教学需要,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阅读;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读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作品。即要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也要使课内外所读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博学多知,又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想,这才是所有语文老师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连云港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江苏222311】
其他文献
当前在使用VB语言编程过程中, 如果遇到循环次数过多的循环命令或循环的嵌套层次较多时, 很容易出现假死甚至假死机现象, 而且循环执行的过程中用户无法中断.本文针对此问题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是在计算机支持的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它的基本内涵是计算机支持通信、合作和协调。本文通过对典型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系
基于Matlab建立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方法,采用快扫描的方式不断地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修改和调用,完成了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该方法不仅对牵引计
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简称东海路)改建工程为国道318线四川甘孜州境内的一段,是甘孜州的经济主干线,也是州府康定通往甘孜州西部县城及西藏的交通要道。该项目采用三级公路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被顺理成章地认为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任务。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由于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正处在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必须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加强“说”的训练,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那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