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油的制备与应用发展前景

来源 :能源研究与利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油是空中交通运输业的重中之重,在航空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对航空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解决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和温室效应的日渐严重,全球生物航油的研究走上快车道。生物航油的优势在于利用一些廉价易得的生物质原料如微藻、废弃油脂等,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合成符合航空燃料要求的航空煤油,替代部分传统燃料,以减轻化石能源的压力,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文中总结了多种典型生物质制备航空煤油的途径及其最佳反应条件,归纳了航油范围内的直链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制备方法,阐述了生物航油的基本性质,为制备高品质生物航
其他文献
对晋煤集团在建矿井东大煤矿的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了优化,并从巷道布置、采掘装备、瓦斯抽放、工序转换、硐室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找出一条系统简单、功能不变、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的良好途径,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根据HJ 1077-2019《固定污染源废气油烟和油雾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运用配套设备红外分光测油仪进行试验,得出了成都市高新区餐饮业的油烟检测数据;依据油烟实际检测数据,分析了相关因素对餐饮业油烟排放的影响。
“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多处强调了发展能源行业的意义和重要性。近年来,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能源物流的发展规划,指出要始终秉承“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战略方针,着力推进节约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同时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文中剖析了能源物流的战略内涵及态势,对港口能源物流的商业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能源物流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
通过对电解铝能源互联网系统的火用理论分析及方法研究,探讨其系统的火用破坏(火用损)来源和降低措施,以达节能减排目标。建立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效率和经济性约束条件的线性函数关系方程,进行效率与经济性最优值求解。通过加入调节经济、效率的权重系数ω,确定系统参量对经济性和效率的影响规律,获得满足目标的最佳参量设置,有效地控制好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间的平衡。为有效提高系统能源效率、降低成本,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王坪煤矿303盘区2306巷与303盘区8308面2308巷的煤柱间距为3 m,该巷道在沿空掘进过程中临空侧会遇到一硐室,硐室与2306巷的间距为1 m,为防止2306巷在掘进过程与该硐室贯通,造成瓦斯和水害事故,采用超前钻探对过硐室段的巷道进行加强支护,同时对该硐室进行注浆充填,有效地预防了瓦斯和水害事故的发生,为该矿小煤柱沿空掘巷过临空侧硐室提供了经验。
由掘进、采煤、机运等各生产单位自行转运生产物料的传统模式,因其业务流程复杂、占用人员多、车辆周转效率低、物料储运成本高等原因,已不适应当前矿山发展的需要。为加快物料配送速度,规范现场物料码放,确保物料紧跟迎头,减少对掘进生产的影响,蒋庄煤矿在物料集约化运输的基础上,率先应用了集装箱料车专用料场,实行订单式配送,使用专用车辆,实现成套装车、成套配送、周转使用,免去人工卸车、人工码放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标准料场的物料周转率,实现了减员提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工程造价对于成本的控制变得更加重要。针对目前我国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阐述了工程建设各个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全过程造价管理促进建筑行业良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高效准确地识别工作面前方含水区,是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工作。基于阵列式并行电法超前探技术,对某矿风巷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性特征、导水裂隙带和含水构造等潜在水害致灾源进行了精细探查和分析。探查结果表明:阵列式并行电法超前探技术突破了传统超前探的三电源供电固有缺陷,通过多极供电和并行测量,对工作面前方电性信息实现了海量拟震式数据采集,极大地提高了含水构造的识别精度,能有效地指导后续水害防治工作。
发展中国特色的煤炭行业远程教育,贯彻“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是中国远程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新时期煤炭远程教育发展需要,提出了煤炭远程教育“五位一体”理念,并从多角度分析了现阶段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阐述了煤炭远程教育“五位一体”体系内涵。基于此阐述框架体系,分析了5个维度的关系,完成了整个理论体系的论述,为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基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的要求,分析了现有安全监控系统在多系统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级井下融合的煤矿综合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思路,并从系统的网络拓扑机构、中心站架设、网络传输设备设计和传感层设备设计等方面对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的整体实现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