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文川镇文东小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好学,诵读是他们的强项,能促进口语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国学经典诵读就是在诵读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在实践中培育人文精神,净化学生心灵。所以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感受经典文化魅力和熏陶。
一、营造校园诵读氛围
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校创设了经典阅读的区域,古诗、三字经、成语图片图文并茂,集雅、美、趣为一体,投放多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典文学书籍,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午餐时、活动时、午睡前、放学前等不同时段,播放一些古典诗词。逐渐地培养了孩子对经典诗文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中。
二、巧选作品,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但这些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学生学习。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孩子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经典诗文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密切结合,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孩子感兴趣的诗文作为教材。
1.结合季节诵读
如春天诵读《春夜喜雨》、《咏柳》、《春晓》;夏天诵读《小池》、《江南》;秋天诵读《静夜思》《秋浦歌》;冬天诵读《江雪》等,这些古诗简单美妙、意境悠远,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学生仿佛感受到了一幅幅清新、流动的四季的画面,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增加了诵读的兴趣。
2.童趣作品引领
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孩子诵读的兴趣,感受到了有趣,往往就理解了作品。如《咏鹅》这首古诗,是駱宾王7岁那年观鹅时随口吟唱的,语义浅显、用字自然,勾勒出儿童眼中的白鹅形象,声口天真,充满童趣,展示了一幅白鹅浮清波的画面。引导低年级的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行动去探究,用语言去模仿,展开充分想象去丰富挖掘诗歌的内在含义,使活动增添趣味。
3.教育作品升华
在选择古诗文时,我们应取其精华,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如《悯农》,让他们把感受转移到行动中,发现学生有不好的习惯时,用诗词概括行为,使他们把学过道理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了图片:“炎热的阳光下,农民伯伯正在锄草松土,汗水一滴滴地流下来,流进了禾苗下的泥土里。”同时又联系了实际生活经验,这样就形象直观感性多了,孩子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懂得平时应读爱惜粮食。又如《三字经》、《弟子规》的学习,使学生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三、多种通道,感受丰富内涵
我们在诵读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经典诵读,不能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应通过形象的多通道学习,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体验到活动的有趣、有情、有共鸣,不仅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学习兴趣和感悟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更是把每次学习的内容,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PPT或是下载了有动感的FLASH,把学生吸引到情境中,用讲故事、观看画面的形式同时与肢体动作结合,让学生理解诗歌或是三字经的意思,体现情感或是意境。
1.愉快诵读,增添情趣
诵读是学习诗歌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小学生最感愉快的事,是建立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诵读方法有:配乐诵读、接句诵读、节奏诵读、接字诵读,多种形式的诵读大大调动了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了节奏韵律感,增强了学习效果,进一步感受到诵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2.语言感染,融入情感
要让诗词在学生面前活起来,画面立体形象起来,就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故事是小学生百听不厌的,把一些孩子难以理解的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講述,让孩子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4.家园共读,感悟经典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小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社会的职责。我们取得家长配合,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成为了父母愉快的行为。孩子在家庭、学校都得到了经典诗文的熏陶,在孩子点滴进步的表现中家长感受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好处,增长了知识,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语感,能提高人文素养,能增加学习兴趣,能培养良好美感,能提高写作能力。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让孩子从小接触经典诗文,对古诗文有所感受、感悟,从而得到文化上、情感上的熏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将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好学,诵读是他们的强项,能促进口语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国学经典诵读就是在诵读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在实践中培育人文精神,净化学生心灵。所以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感受经典文化魅力和熏陶。
一、营造校园诵读氛围
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校创设了经典阅读的区域,古诗、三字经、成语图片图文并茂,集雅、美、趣为一体,投放多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典文学书籍,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午餐时、活动时、午睡前、放学前等不同时段,播放一些古典诗词。逐渐地培养了孩子对经典诗文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经典氛围中。
二、巧选作品,感受经典魅力
经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但这些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学生学习。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孩子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经典诗文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密切结合,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孩子感兴趣的诗文作为教材。
1.结合季节诵读
如春天诵读《春夜喜雨》、《咏柳》、《春晓》;夏天诵读《小池》、《江南》;秋天诵读《静夜思》《秋浦歌》;冬天诵读《江雪》等,这些古诗简单美妙、意境悠远,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学生仿佛感受到了一幅幅清新、流动的四季的画面,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增加了诵读的兴趣。
2.童趣作品引领
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孩子诵读的兴趣,感受到了有趣,往往就理解了作品。如《咏鹅》这首古诗,是駱宾王7岁那年观鹅时随口吟唱的,语义浅显、用字自然,勾勒出儿童眼中的白鹅形象,声口天真,充满童趣,展示了一幅白鹅浮清波的画面。引导低年级的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行动去探究,用语言去模仿,展开充分想象去丰富挖掘诗歌的内在含义,使活动增添趣味。
3.教育作品升华
在选择古诗文时,我们应取其精华,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如《悯农》,让他们把感受转移到行动中,发现学生有不好的习惯时,用诗词概括行为,使他们把学过道理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了图片:“炎热的阳光下,农民伯伯正在锄草松土,汗水一滴滴地流下来,流进了禾苗下的泥土里。”同时又联系了实际生活经验,这样就形象直观感性多了,孩子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懂得平时应读爱惜粮食。又如《三字经》、《弟子规》的学习,使学生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三、多种通道,感受丰富内涵
我们在诵读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经典诵读,不能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应通过形象的多通道学习,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体验到活动的有趣、有情、有共鸣,不仅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学习兴趣和感悟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更是把每次学习的内容,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PPT或是下载了有动感的FLASH,把学生吸引到情境中,用讲故事、观看画面的形式同时与肢体动作结合,让学生理解诗歌或是三字经的意思,体现情感或是意境。
1.愉快诵读,增添情趣
诵读是学习诗歌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小学生最感愉快的事,是建立在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诵读方法有:配乐诵读、接句诵读、节奏诵读、接字诵读,多种形式的诵读大大调动了学生读的积极性,提高了节奏韵律感,增强了学习效果,进一步感受到诵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2.语言感染,融入情感
要让诗词在学生面前活起来,画面立体形象起来,就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故事是小学生百听不厌的,把一些孩子难以理解的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講述,让孩子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4.家园共读,感悟经典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小学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社会的职责。我们取得家长配合,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成为了父母愉快的行为。孩子在家庭、学校都得到了经典诗文的熏陶,在孩子点滴进步的表现中家长感受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好处,增长了知识,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培养语感,能提高人文素养,能增加学习兴趣,能培养良好美感,能提高写作能力。古典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古典诗词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之一起高高飞翔,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让孩子从小接触经典诗文,对古诗文有所感受、感悟,从而得到文化上、情感上的熏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将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