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损伤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治疗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证明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材料和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造成Wistar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应用神经学功能评分法、定量酶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和电镜技术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

(1)治疗组神经学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损伤后不同时间治疗组前角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于损伤后2周其活性基本恢复正常;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于损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损伤后1周治疗组前角细胞尼氏体含量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脊髓白质一定面积内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4)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组神经组织损伤及出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

结论: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不仅表现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方面,而且在组织形态学上也有体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对BMP诱导成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牛松质骨制备成不同抗原性载体,并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植入小鼠股部肌袋,于术后5、10和20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定位定性检测植骨局部TNF-α和IL-6mRNA表达。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组织成骨量图像分析,确定BM
目的:评估自1994年起行两侧椎板后移和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的疗效。方法:通过术前、术后CT、MRI检查,比较脊髓后移和减压的程度。结果:根据殷华符评分标准,优13例,良好8例,可3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对绝大多数病例是有效和安全的,对少数病例需同时施行脊髓前外侧减压术。
期刊
目的:检测可降解多孔β-TCP/rhBMP-2人工骨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自制可降解多孔β-TCP与rhBMP-2复合后植入45只小鼠股后肌袋作为实验组,单纯β-TCP植入对侧作对照。术后24、72小时、1、2、4、8周分别取材做组织学检查;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扫描电镜观察;1、2、4周取材的部分标本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实验组有大量新生软骨和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成量逐渐
目的:为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效果,作者总结了1988年7月~1997年10月用G-K钉治疗的80例股骨干骨折。材料与方法:男60例,女20例,左侧股骨41个,右侧股骨40个,平均年龄33岁(15~79岁)。结果:随访半年以上60例,骨折全部愈合。适应证选择不当造成内固定失败1例,术中再骨折2例,近端锁钉未穿过锁钉孔2例,远端锁钉放置失败3例。术后肢体延长2例,膝外翻2例,伤口深部感染1例,迟发性
为克服组合式防旋髓内钉(CAIN)的缺陷,设计出一种新型、实心、细直径的髓内钉。包括动、静态两种类型,命名为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生物力学试验表明,该钉与Russell-Taylor钉的抗扭及抗弯刚度相近,其静态有很强的抗短缩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力学分析。其主要优点是:(1)不需扩髓,术中不需X线定位;(2)抗疲劳极限高;(3)无明显应力集中等。文章最后对髓内钉设计的生物力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在异种植骨局部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材料与方法:将经过一定化学处理的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于术后3、5、10、20和30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植骨局部TNF-α和IL-6mRNA的细胞定位表达并分析其表达规律。结果:术后3天植骨局部出现TNF-αmRNA阳性表达,术后5天出现IL-6mRNA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