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诺·赛格尔访谈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k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RTTIME:你画画吗?
  TS:不。
  ARTTIME:你从不画吗?
  TS:不。其实我在学校的时候艺术成绩是很差的,有一次几乎要重新修那门课,我画不出来那种有比例和有透视的作品,当然这让我很受挫。
  ARTTIME:我知道你学过经济学,我很想多了解一下。
  TS:我的履历是直线型的,我原来对政治很感兴趣,后来我便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并开始把这当做我的专业,直到现在我还是跟这个领域有关联,我对理论实践很感兴趣,比如经济学。
  ARTTIME: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做舞蹈作品?
  TS:像视觉艺术这种类型的艺术旨在从自然资源中提取物质材料并将之进行转换,最终我们从中获得一件产品。而像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是将动作进行转换并从中得到一种产品或者艺术品——这个产品或艺术品将生产和复制再生在同一时间进行,所以它不会产生任何实物。它只是创造出意义和一些“东西”,比如一种“关系”(relation)。
  ARTTIME:我很想知道你第一件作品是什么样的?
  TS:我最想讨论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一个二十世纪的舞蹈作品,这不是我真正的第一件作品,但却是我最想谈论的第一件作品。我只对那种能够与人类关系和物品这两者之间有关联的视觉艺术感兴趣,但是我怎么能把它搬到剧场里呢?我想做一件没有特定意义和形式感的作品,我只想展示这个媒介或者说这个载体(指舞蹈),我不愿意把它弄成像装置一样,那样的话就又变得很有形,很有指向性了。我的这件作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字,虽然他一直被正式命名为“无题”,但每次表演时我都随口起一个名字,在瑞典我叫它“永恒收藏”。
  ARTTIME:你是一个反拜物教的人吗?
  TS:不,我不是,但是我要说如果他们想要去物质化一件物品是不太可能的,他无论如何还是一个物品。尽管我一直试图把物品去物质化,消除它的物质属性,以这种方式来证明它不是一个物品,这使我变成了一个公证员。
  ARTTIME:你是如何看待乌托邦的?
  TS:我对乌托邦到底感兴趣吗?我不能确定。一方面我认为乌托邦是现实社会的有趣工具,因为能够付诸实践,另—方面人们可能被乌托邦的异域情调所影响了,我并不觉得这个词汇很性感。我对乌托邦的第一个反应是,它很危险。有人曾说过,社会主义一直在寻找去天堂的方法结果他们却找到了去地狱的直通车。之所以我们没有选择乌托邦式的践行方式或者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它不会朝着你想象的那个方向走,所以乌托邦是危险的。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常常对自己缺乏足够的创作冲动感到羞愧。一方面,我对所见的绝大多数展览深感失望,对于绝大多数可能的展览案子兴味索然;其次,我对于自己的懒惰也深感困惑。我甚至懒得去解释,为什么我会对这些展览,对艺术的现状如此失望。懒惰就是拒绝工作。在我出生的前一年,法国人居伊·德波在墙上用大字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语:永不工作(ne travaillez jamais!)!德波确实没工作过,甚至不屑进入大
期刊
“让人们去全面观察事物,去体验去观察而不要过多的关注事件情节上的安排或者关心别人的生活故事。作为我作品的观众不可能发现普通意义上的‘我就是想看个电影放松一下’的感觉。如果你觉得困惑,我想那就是能够触碰到你自己的感觉的时刻了。”  最近参与性艺术事件在各大展览频繁出现,比如卡塞尔文献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和柏林双年展等。近二十年来一直专注“群体与合作”事件创作的约翰娜·贝琳,在音乐、政治性、群体参与、
期刊
作为今天的艺术策划,展览、批评、推广已经成为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资本主义景观,这也是资本在艺术领域的普遍性征兆,艺术先前所倡导的怀疑与反抗的独立自治精神正在被资本全面悄然颠覆。资本主义正在以普遍性的抽象形态统治并侵占艺术及所有的社会生活。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艺术政治时代,“很政治”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一扇大门正在为我们开启,一场革命即将来临。如何策划一场革命,成为我们孕育梦想,扩散自由的政治主题。 
期刊
“华茂一楼”是一群有着共同艺术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创建的艺术实验场所。在这里,只要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想法都可以拿来实践,但同时,它又不仅仅作为实体的场地存在,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由于有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追求,“华茂一楼”所做的活动始终显示出强有力的团队力量。本文的三个部分即是由其成员iRRi ART、高雷与彭涛分别撰写,其对艺术的理解与阐释既有共同的价值趋向,又有着认知角度和认知范畴的差异性。 
期刊
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被一群有钱收藏家的私人口味玩弄着的艺术市场,把公共展览实践也弄得乌烟瘴气了。当然,某种意义上这是真的。但是那个被大家认为支配着展览实践的、比私人趣味要更优越的、不堕落的、纯洁的公共趣味,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它是否是一种大众趣味、一种广大观众的事实趣味,从而代表着我们当代文明的特征?  艺术与金钱间的关系至少能按以下两种方式来理解。其一,艺术可以被理解为在艺术市场上流动的作
期刊
上海双年展(以下简称上双)特别项目“明园·中山公园计划之《回声》展”的启动,似乎又把已经结束的上双再次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也许我们可以不断重新被这样那样在其名下的艺术事件带回到上双的语境中,让上双“永久”地延续下去;且这个进程将一边沿着既定的日程轨迹运转,一边又似乎持续迎合着邱志杰的制图术用心——从市郊的主题馆,到市中心的城市馆,或者充当空间纽结的机场,当代艺术在上海的显形与展开似乎实现了某种其对
期刊
二战后,由于欧洲战场受到了严重的战争破坏,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战后迅速崛起,同时也在逃离欧洲战场的许多艺术家们的推波助澜下,现代艺术发展的中心和主力由欧洲法国转到了美国。美国1970年代初期是极简主义、观念艺术和超级写实主义三足鼎立的时期,1970年代中后期是多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同时并存的多元化时期,美国新绘画艺术复兴于这一时期,它没有占主导地位的画派或艺术家群体,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涂鸦艺术是
期刊
2013年1月4日8时30分许,河南兰考县一弃婴收养场所发生火灾,7名孤儿死亡。2013年2月16日到19日,刘伟伟在兰考县火灾现场附近街上搭建了一个“无辜者旅馆”。
期刊
提诺·赛格尔从不制作任何可见的物品,从不向人们奉送作品的宣传卡片,他也不允许作品被拍摄。作为观众,唯一能够见证他作品的方法就是亲自到场,去体验他对语言、时间、人际关系和仪式感独特的处理方式。赛格尔的作品被称为“情境建构”,当在机构体制内发生时,作品试图打破艺术机构与观众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努力营造一种将话语权交给个人/观众的情境。观众不再是作品的旁观者,观众是作品的构成与创造者,这就是赛格尔的狡
期刊
艺术时代=ARTTIME  盛剑峰=盛  “华茂一楼”是盛剑峰与高雷、卞卡、彭涛、陈洁、iRRi Art(德国组合:莉莉&马蒂尔斯),于2012年在南京发起成立的一个艺术机构。该机构在人员构成以及活动实践上注重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试图以更适合年轻人的方式在已然僵化的主流艺术之外寻得一种有效的发声方式,借以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固有的文化思维和思考模式。通过“艺术概论”等一系列艺术项目的实施,一种尚未普及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