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史学观是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观点,是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美学观和史学观的统一。美学的观点即审美价值标准,是人们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史学观点要求评价事物时,不能根据今天的现状来确定价值标准,而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楚了解历史过程中各个时代的背景、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阶级的要求等历史性的因素。以《雷雨》为例,重点说明作品中存在的美学和史学观。所有作品都应是美学和史学观的统一,缺一不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观;史学观;《雷雨》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74-2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提出了此观点,同时亦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观点即审美价值标准,是人们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美学观点可以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和经验等。史学观点要求评价事物时,不能根据今天的现状来确定价值标准,而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楚了解历史过程中各个时代的背景、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阶级的要求等历史性的因素。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是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美学和史学观点对于指导文艺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话剧中的结构、内容、形式等所有因素,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和史学观点。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现代话剧的面貌,使艺术性与欣赏性、文学性和舞台性得到高度统一,而且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完善和成熟。被茅盾先生赞叹为“当年海上惊雷雨”。这部有着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即美学和史学相结合的观点。
一、 《雷雨》中的美学观
可从作品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两方面来看《雷雨》的美学特征。
1. 结构
思维严谨,线索分明,矛盾冲突激烈是作品的结构特色。这是一部四幕悲剧,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使作品的矛盾冲突更加鲜明。结构完全遵循“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后来由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推崇和确定,被他们称为不可违反的规定,在之后欧洲戏剧的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三一律”要求一部戏剧讲述的故事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故事发生的地点只能在一个地方,故事的主题必须是唯一的,不能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别的主题。
《雷雨》讲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体现了作者对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声讨和讽刺,作品的主题触及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阶级关系,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黑暗。
个人觉得,“三一律”中对于地点一致性的要求是最难做到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同一个地点很难满足所有剧情的需要,对于情节的限制性比较大。在《雷雨》中,作者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周家客厅,把它作为演绎大家族崩溃的唯一窗口,精妙的情节设置使剧情更加紧凑。
《雷雨》是四幕悲剧,故事情节以周朴园为中心,所有的人物都与周朴园产生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激化揭示出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所有的矛盾在“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氛围下激化,整个情节慢慢走向高潮,最后所有矛盾爆发出来,直到这个大家庭的全面崩溃。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时间以早晨到傍晚再到深夜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2. 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着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同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经典与否,也可以成为判断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文艺作品中的人应该是真实的,人物性格应该是复杂的,越是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越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曹禺先生这样评价繁漪:“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的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也许人们认为,繁漪是个反时代的角色,在那个女性不受重视的年代里,繁漪冲破现实,做出了一般女性想都不会想的事情,她打破世俗的束缚,勇敢的遵循内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剧中人物的内心是恩怨情仇无限的交织着,只是繁漪把这种爱恨的交织演绎的最为淋漓精致,她心中的爱情和欲望,都代表着“五四”后女性的个性解放。作者对于繁漪的性格和行为是赞美的,虽然她的生命充满着最残忍的爱和最痛心的恨,但是这种爱和恨却代表着勇敢,是一种别样的美。
周朴园是《雷雨》中另一个成功的人物,他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他集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于一身。他冷血、残酷、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的出来”。表面上的他可能让人们无法与伪善联系到一起,可是他的内心却是如此地黑暗邪恶,年轻时的他玩弄善良的侍萍,最后与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侍萍。当他娶了第三位太太繁漪时,玩弄过后的他同样感到了厌烦,他说繁漪有病,并每天逼着她喝药。当再次遇到了侍萍,他为了维持自己道貌岸然的形象,竟然想用支票买走侍萍这些年所受的苦。他残酷冷血,为了赚取更多地不义之财,他在哈尔滨包修工桥时,故意让江堤出事故,淹死了2200名小工,就是为了榨取每个人身上的300块。如果作者笔下的周朴园仅仅是这样的坏到极致的话,可能会给受众一种虚构的感觉,上文也说过,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即使是坏人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当他再次看到侍萍的时候,心里是有一些恐惧的,他害怕侍萍戳穿他的真面目,害怕自己一直费尽心机维护的形象倒塌。但同时,他又开始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两年,他一直保留着侍萍离开时房间的样子,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一点变化,这一细节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细腻柔软的部分。正如曹禺先生所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地步了。
二、 《雷雨》中的史学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史学的观点认为,对于所有文艺作品的评价必须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能以当下的判断标准进行论断。
首先,剧中人物应该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不同阶级的代表,是不同思想的代表,他们的行为动机,他们的矛盾冲突,也代表着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雷雨》中,曹禺先生借剧中设置的不同人物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周朴园是某煤矿公司的董事长,是资本家,代表着资产阶级。鲁大海是典型的工人阶级的代表,是被剥削的对象,抛开他们彼此未知的父子关系,抛开周朴园在30年前对大海妈妈侍萍的抛弃,单看他们分别所处的阶级和地位,就注定了他们之间深刻的矛盾。
第二,剧中的矛盾冲突必须体现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雷雨》中的矛盾从上一辈人之间开始,随着剧情的推进,造成了下一辈人的冲突。曹禺先生曾说过:“在雷雨里,宇宙就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这就肯定了《雷雨》中悲剧矛盾的社会性。社会底层的侍萍被抛弃,繁漪个性被压抑的悲剧,不同阶级的周萍、四凤不可能继续的爱情,以及代表工人阶级的鲁大海对周朴园的无力反抗,这些矛盾从曹禺先生所要表现的现实来看,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二者激烈的斗争中,所以他们只能作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有价值的牺牲品,但作品还是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和史学观点被恩格斯成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任何一部作品都体现着美学和史学观点,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它制约着作品评判中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对每一部作品的具体批评,不能不顾它的美学属性,同时要认识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还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要求和美学观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2]布瓦洛.诗的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0.
[3]曹禺.雷雨[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4]曹禺.雷雨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观;史学观;《雷雨》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74-2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提出了此观点,同时亦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观点即审美价值标准,是人们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美学观点可以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和经验等。史学观点要求评价事物时,不能根据今天的现状来确定价值标准,而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楚了解历史过程中各个时代的背景、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阶级的要求等历史性的因素。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是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美学和史学观点对于指导文艺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话剧中的结构、内容、形式等所有因素,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和史学观点。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现代话剧的面貌,使艺术性与欣赏性、文学性和舞台性得到高度统一,而且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完善和成熟。被茅盾先生赞叹为“当年海上惊雷雨”。这部有着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即美学和史学相结合的观点。
一、 《雷雨》中的美学观
可从作品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两方面来看《雷雨》的美学特征。
1. 结构
思维严谨,线索分明,矛盾冲突激烈是作品的结构特色。这是一部四幕悲剧,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使作品的矛盾冲突更加鲜明。结构完全遵循“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后来由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推崇和确定,被他们称为不可违反的规定,在之后欧洲戏剧的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三一律”要求一部戏剧讲述的故事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故事发生的地点只能在一个地方,故事的主题必须是唯一的,不能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别的主题。
《雷雨》讲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间复杂的纠葛,体现了作者对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声讨和讽刺,作品的主题触及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阶级关系,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黑暗。
个人觉得,“三一律”中对于地点一致性的要求是最难做到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同一个地点很难满足所有剧情的需要,对于情节的限制性比较大。在《雷雨》中,作者把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周家客厅,把它作为演绎大家族崩溃的唯一窗口,精妙的情节设置使剧情更加紧凑。
《雷雨》是四幕悲剧,故事情节以周朴园为中心,所有的人物都与周朴园产生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激化揭示出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所有的矛盾在“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氛围下激化,整个情节慢慢走向高潮,最后所有矛盾爆发出来,直到这个大家庭的全面崩溃。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时间以早晨到傍晚再到深夜的不断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2. 人物形象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着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同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经典与否,也可以成为判断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文艺作品中的人应该是真实的,人物性格应该是复杂的,越是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越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曹禺先生这样评价繁漪:“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的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也许人们认为,繁漪是个反时代的角色,在那个女性不受重视的年代里,繁漪冲破现实,做出了一般女性想都不会想的事情,她打破世俗的束缚,勇敢的遵循内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剧中人物的内心是恩怨情仇无限的交织着,只是繁漪把这种爱恨的交织演绎的最为淋漓精致,她心中的爱情和欲望,都代表着“五四”后女性的个性解放。作者对于繁漪的性格和行为是赞美的,虽然她的生命充满着最残忍的爱和最痛心的恨,但是这种爱和恨却代表着勇敢,是一种别样的美。
周朴园是《雷雨》中另一个成功的人物,他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他集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于一身。他冷血、残酷、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的出来”。表面上的他可能让人们无法与伪善联系到一起,可是他的内心却是如此地黑暗邪恶,年轻时的他玩弄善良的侍萍,最后与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侍萍。当他娶了第三位太太繁漪时,玩弄过后的他同样感到了厌烦,他说繁漪有病,并每天逼着她喝药。当再次遇到了侍萍,他为了维持自己道貌岸然的形象,竟然想用支票买走侍萍这些年所受的苦。他残酷冷血,为了赚取更多地不义之财,他在哈尔滨包修工桥时,故意让江堤出事故,淹死了2200名小工,就是为了榨取每个人身上的300块。如果作者笔下的周朴园仅仅是这样的坏到极致的话,可能会给受众一种虚构的感觉,上文也说过,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即使是坏人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当他再次看到侍萍的时候,心里是有一些恐惧的,他害怕侍萍戳穿他的真面目,害怕自己一直费尽心机维护的形象倒塌。但同时,他又开始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两年,他一直保留着侍萍离开时房间的样子,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一点变化,这一细节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细腻柔软的部分。正如曹禺先生所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地步了。
二、 《雷雨》中的史学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史学的观点认为,对于所有文艺作品的评价必须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不能以当下的判断标准进行论断。
首先,剧中人物应该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不同阶级的代表,是不同思想的代表,他们的行为动机,他们的矛盾冲突,也代表着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雷雨》中,曹禺先生借剧中设置的不同人物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周朴园是某煤矿公司的董事长,是资本家,代表着资产阶级。鲁大海是典型的工人阶级的代表,是被剥削的对象,抛开他们彼此未知的父子关系,抛开周朴园在30年前对大海妈妈侍萍的抛弃,单看他们分别所处的阶级和地位,就注定了他们之间深刻的矛盾。
第二,剧中的矛盾冲突必须体现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雷雨》中的矛盾从上一辈人之间开始,随着剧情的推进,造成了下一辈人的冲突。曹禺先生曾说过:“在雷雨里,宇宙就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这就肯定了《雷雨》中悲剧矛盾的社会性。社会底层的侍萍被抛弃,繁漪个性被压抑的悲剧,不同阶级的周萍、四凤不可能继续的爱情,以及代表工人阶级的鲁大海对周朴园的无力反抗,这些矛盾从曹禺先生所要表现的现实来看,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二者激烈的斗争中,所以他们只能作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有价值的牺牲品,但作品还是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和史学观点被恩格斯成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任何一部作品都体现着美学和史学观点,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它制约着作品评判中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对每一部作品的具体批评,不能不顾它的美学属性,同时要认识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还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要求和美学观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2]布瓦洛.诗的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0.
[3]曹禺.雷雨[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4]曹禺.雷雨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