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课堂教学,学生在校的生活已经与社会生活出现明显的代沟,现行高中作文教学一般是从写作知识出发,介绍一系列已经成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全面接受并运用。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阐释了社会生活的内涵,社会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密切性。
【关键词】社会生活 作文教学 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5-01
高中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脱离实际生活较严重,许多教学都把重心放在如何写,如何运用句式段落,而不是让学生取材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脱节严重。作文本来是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程度,需要注重对生活的反映状况,而不是只写出优美的句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作为支撑。这一教学模式,即为了考试而写作文的教育现状,大大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得很多学生被迫编造故事,甚至去背诵作文模版,只是把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强加到作文中,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更谈不上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了。因此,高中作文教学需要社会生活作为支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视角和能力,创作出真实美好的作文。
1.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原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工作,学生需要更加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也需要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而以往的作文教学存在很多矛盾和弊端,首先是作文考试的不适应。高考作文改革仍在进行,以往的作文写作模式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而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提倡学生有创新独到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的套用很多早已脱离这个时代的名人事例,这些小学生都能知晓的故事已经不能很好的反映作文要表达的观点。要想在众多考生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必须给作文注入新鲜生动的事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把生活中的故事凝练成事例进行引用,让作文“接地气”,摆脱套用作文格式模版的老旧方法。其次是作文内容的不适应。作文内容是作文观点的支撑,内容不够充实,哪怕有了“凤头”、“豹尾”,没有好的内容去论证,最后的文章也只是泛泛而谈,打动不了读者。而以往的作文教学只注重八股式的灌输教育,让学生按照模版,固定句式去填充作文,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严重不足,也造成了很多学生不重视作文写作,只是应付考试而已。最后是作文教学的导向不能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很多理论和思想,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一遍遍的套用老旧的故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比如现阶段的“中国梦”,很多教学只是泛泛而谈中国梦的内容,难以举出很多鲜活生动的例子去支撑,表面上是与时俱进,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牵强附会[1]。因此,以往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是改革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作文教学势必也要进行改革,重视社会生活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密切关联性刻不容缓。
2.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生活并不是狭义的,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认为学校就是个小社会,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自然也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只有将学校的思想与感情融入到生活中,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故事。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主体方面。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大部分生活出现的故事也来自于学生,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作文的素材,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教育即生活的思维模式[2]。因此,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作文写作也不能脱离生活,生活跟教育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取材,在作文中体现生活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一味的堆砌华丽的辞藻,钻研古怪的文体格式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内容上创新,在内容上充实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作文改革的目的。
社会生活融入高中作文教学另一个深刻内涵是知行的统一,思想理论的创新固然可喜,但是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将新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样地,在实践中又会产生很多思想,这些思想和生活阅历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学生还需要向教师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彻底摆脱书本上理论的束缚,将理论生活化,活学活用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作文写作变的更加生动化和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通过举行辩论赛、戏剧表演和研讨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对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3],同时也对很多观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对于推动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作文教学工作,本文从上述两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一命题。首先认识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对症下药,系统阐述了社会生活的校园内涵,社会生活对于推动作文教学的重大意义,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海, 潘庆玉. 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J]. 课程· 教材·教法. 2012.
[2]李曼泓. 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社会生活 作文教学 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5-01
高中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脱离实际生活较严重,许多教学都把重心放在如何写,如何运用句式段落,而不是让学生取材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脱节严重。作文本来是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程度,需要注重对生活的反映状况,而不是只写出优美的句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作为支撑。这一教学模式,即为了考试而写作文的教育现状,大大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得很多学生被迫编造故事,甚至去背诵作文模版,只是把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强加到作文中,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更谈不上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了。因此,高中作文教学需要社会生活作为支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视角和能力,创作出真实美好的作文。
1.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原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工作,学生需要更加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也需要更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而以往的作文教学存在很多矛盾和弊端,首先是作文考试的不适应。高考作文改革仍在进行,以往的作文写作模式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而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提倡学生有创新独到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的套用很多早已脱离这个时代的名人事例,这些小学生都能知晓的故事已经不能很好的反映作文要表达的观点。要想在众多考生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必须给作文注入新鲜生动的事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把生活中的故事凝练成事例进行引用,让作文“接地气”,摆脱套用作文格式模版的老旧方法。其次是作文内容的不适应。作文内容是作文观点的支撑,内容不够充实,哪怕有了“凤头”、“豹尾”,没有好的内容去论证,最后的文章也只是泛泛而谈,打动不了读者。而以往的作文教学只注重八股式的灌输教育,让学生按照模版,固定句式去填充作文,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严重不足,也造成了很多学生不重视作文写作,只是应付考试而已。最后是作文教学的导向不能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很多理论和思想,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一遍遍的套用老旧的故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比如现阶段的“中国梦”,很多教学只是泛泛而谈中国梦的内容,难以举出很多鲜活生动的例子去支撑,表面上是与时俱进,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牵强附会[1]。因此,以往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是改革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作文教学势必也要进行改革,重视社会生活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密切关联性刻不容缓。
2.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生活并不是狭义的,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认为学校就是个小社会,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自然也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只有将学校的思想与感情融入到生活中,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故事。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主体方面。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大部分生活出现的故事也来自于学生,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作文的素材,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教育即生活的思维模式[2]。因此,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作文写作也不能脱离生活,生活跟教育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取材,在作文中体现生活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一味的堆砌华丽的辞藻,钻研古怪的文体格式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内容上创新,在内容上充实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作文改革的目的。
社会生活融入高中作文教学另一个深刻内涵是知行的统一,思想理论的创新固然可喜,但是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将新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样地,在实践中又会产生很多思想,这些思想和生活阅历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学生还需要向教师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彻底摆脱书本上理论的束缚,将理论生活化,活学活用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作文写作变的更加生动化和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通过举行辩论赛、戏剧表演和研讨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对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3],同时也对很多观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对于推动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社会生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作文教学工作,本文从上述两个大方面阐述了这一命题。首先认识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对症下药,系统阐述了社会生活的校园内涵,社会生活对于推动作文教学的重大意义,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海, 潘庆玉. 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J]. 课程· 教材·教法. 2012.
[2]李曼泓. 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