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成:六年转世记

来源 :精致时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x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了,我明明吃这行饭,因为喜欢腕表,让我入行写了腕表达十六年之久。而近十年,正是瑞士腕表制造史无前例的最兴旺时代,如果有人说中国对腕表的需求几乎养起了三分之一个瑞士,我不会太怀疑。有幸亲身经历这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间,我不只写,也买了不少腕表。只能自称中产的我,买不起甚么三问或超级陀飞轮等,现钞没剩下多少,每天就是对着自己的心爱珍藏。那份满足感的确比对着银行存折的数字兴奋和温暖。
  有留意我文章的朋友会知道,我不断提出近年腕表价格实在太高昂,一般寻常百姓,愈来愈不容易每年拿出数十万买枚计时表或甚至三针简单表,爱表的代价一年比一年惊人,于是购买名贵腕表逐渐成为少撮超级富豪的玩意。而且公开的秘密是,过往十年中国人买来的名贵腕表,大多是送礼的,价格都因为这样不合情理地上扬。不只我,我认识比我富有十倍的人,从每年会买三五枚高档腕表,到近年只会选一两枚而已。
  大概就是这六年开始,腕表市场的势头开始转变,我不认为腕表的价格能继续向上,如果品牌老板们继续倚靠超级富豪不假思索地买表。腕表市场的发展不可能健康,这些扫兴话近年我一直在说。结果全球经济发展持续不明朗,大量发钞的后遗症弄致畸型资产泡沫,再来习近平新政府上场提倡廉洁大力打贪,高官们戴名贵表变成一种罪证。腕表市场近年的急剧调整我们有目共睹,只要你亲身到过大型腕表展览现场,你便会明白那种不易察觉的疏落和萎缩,程度还未算危在旦夕,却显示童叟无欺的下滑趋势。
  另一方面我看到的曙光,是中价表愈造愈便宜愈漂亮,如Longineg如Tissot如Hamilton如Baume Mercier,她们在努力供应三万元以内的漂亮腕表。部分传统奢侈品牌例如Montblalqc,在Jerome Lambert的英明领导下,一再把腕表的价钱自然下调,同时没忘记把素质提高,去年一枚十万元的钢版万年历诚实透露瑞士腕表的真实价格,今年初的一枚钢版世界时间腕表,初步定价是四万余元。我在想,面对逆境,解决方案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具吸引力的价钱和素质,把消费者重新吸引到市场来。不妨再度重申,我们必定要做好中价档次,只有中产才是社会经济的真正支柱,只有中产才是真正腕表用家,也只有中产不流行买表送礼。作为写表业内一分子,我只会希望腕表业欣欣向荣。除了写表,我是真金白银买表的一分子,当然我会固守自己写表方针,多买实用功能又价格相宜的腕表,今年就买了中价好表,如Grand Seik。High Beat 36000的GMT,Bremont Terra Nova GMT,也买了Vulcain的Nautical Cricket响闹和Nomos的World Timer,在等待daquet Droz的大明火珐琅小三针,算是用了实际行动支持自己倡议的腕表潮流。
  截稿的三个小时收到消息,表坛的天皇大哥Patek Philippe准备减价,相信会陆续对其他墨守成规的品牌造成一定压力。
  快问快答
  Q:六年里你买了哪几块表?
  A:Patek Philippe 5131、RR Joume Qcta Calendrier,PANERAILUMINORl95010 DAYS LIMITED EDITION巴黎版本、VulcainNautical Crlcket1970、JuveniaSextant、Bremont Terra Nova、Grand Seiko GMT,还有些古董Rolex和Tudor。
  Q:如果不考虑价格,目前最想要的一枚表是什么?
  A:Patek Philippe 5970铂金版。当时储不够钱,今天很想以不太疯癫的价格买回。
  Q:六年来你认为在中国市场上成长最快的品牌是哪一个?
  A:我想该是积家或万宝龙吧。尤其万宝龙的设计在近年有很大突破。而两个品牌分别在Jerome Lambert的领导下,不管外形和价格都有很高明的手段,可说他是做生意的超高手。
  Q:六年来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腕表活动或腕表新品是?
  A:刚好六年前,Piaget带我们香港媒体到冰岛参加Limelight Pans New York新表发布。我想这生人如果不是Piaget,应该不会到冰岛吧。
  Q:期待未来的腕表实现哪些新技术或功能?
  A:希望未来机械腕表能朝着减低部件磨损和维修这个方向发展吧,但又不一定跟硅制部件拉上关系。
  Q:你心中有没有“表王”?
  A:我想,在任何时代,Rolex Daytona都会以不同形态占据着表王位置的。
  Q:你愿意成为制表师吗?
  A:不愿意,设计师是可以的。我想积累多年来接触这么多不同品牌和腕表爱好者,我会对设计一枚适合表迷的腕表有一定信心。
其他文献
动力电池存在的热安全性、热可靠性和热稳定性的问题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电池热管理技术是改善电池温度的重要手段。目前的电池热管理是以空气、液体等介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维持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快速充放时的最佳温度工作区间。本文提出了基于热管和铝板结合结构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既可以利用热管的高导热性,降低电池的表面温度,又可以利用铝板的导热性增强电池的表面温度的均匀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①电池产热模型的建立。根据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产热特性,分析
《精致时光》六周年庆,首先送上衷心祝福。对于一本以手表为主体内容的杂志来说,六年时间,2000多个日夜,每一篇文章都需要独到的观点与创意,能做到并目很好地坚持下来,难能可贵。  六年前的今天,我任职于另一本钟表杂志,每天不知疲倦在钟表的海洋汲取养分。当时对钟表唯一解毒的办法就是购买一些钟表类的书籍——相对于手表,书本显然更适合求知欲超强但购买力极弱的我。为了选题需要,我在全球知名的几大钟表网站以及
期刊
至迟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高端表市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到今年甚至蔓延中端市场,最近更是传出有好兀个大规模的钟表展示与交易会减小规模或者压缩来自中国的参会者——要知道,仅仅三年前谁也不会预料到会有如此的情况发生。  从头来说吧,本轮钟表发展的热潮起始于2009年。正当金融海啸席卷欧美,钟表以及整个奢侈品行业人心惶惶之际,中国市场突然逆势爆发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从那时起直到2012年,钟表业内的
期刊
六年,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呢?六年前,我应该是刚从大学毕业,在修读电子工程的硕士,那一年《精致时光》创刊,碰巧是我的困惑之年。那一年。因为自己应付不了工程系程度太深的数学,所以决定了退学,度过了我成为无学无业人士的半年,那半年总是受着家人的责怪,我到了老爸的公司兼职,也开始接触杂志的业务,所以《精致时光》的起点无独有偶就是我的起点。在公司做了半年,大学的传理系取录了我,于是就重新开始了学业,我读得很
期刊
六年,2000多天,本不算长,但,钟表这六年却相当不短,风云变幻跌宕起佚……  遥想六年前的2008,国人的豪迈之心正浓,已历三、数年国内市场耕耘的瑞士钟表品牌,开始了爆发性硕果收获期,渐多的国人新拥名表,顾盼自豪,羊群效应之下,是更疯狂的追捧,毕竟,手表作为曾经的梦想三大件(手表、自行车、衣车),是那么的根深蒂国,植于潜意识深处。腕上一只名表,俺有钱了、混得比从前好了、上档次了……心里面的自豪与
期刊
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提到牙痛文学(不记得是什么文章了),自此一直警惕自己,别写对其他人没意义的文章。我过去六年怎么样?大抵你都没有兴趣知道吧。倒不如提一提五六年前的杰作。  第一枚出场的是朗格的Zeitwerk,于09年推出。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近代把跳字显示做得最出色的作品。数字显示由来已久。以前的校正钟,分针在正中央。其次是秒,在12:00位置。最末是时,以转碟形式显示,在6:00位。到袋表出现
期刊
2008年金融海啸雷曼倒了,《精致时光》创刊,今天美国QE结束开始复苏,《精致时光》迎来六周年,真的不容易啊。  2008年中国经济顶住危机来个四万亿,股市房价大众商品打了鸡血的上涨,财富天上降,奢侈品那个贵那个卖得好,卖不好是因为你不够责不够炫不够骚。  这一切在2013年开始刹车,反腐一针刺破泡沫,经济不好只是多一个借口,江湖传闻某品牌销售额70%是送礼,一锤子买卖没了,品牌每天涮着火锅唱着歌
期刊
2009年,我进入了第二高档机芯创作室,带领自己的团队以高档复杂陀飞轮机芯的研发与新材料的应用等课题为主要研发方向。2010年“海鸥”迁入新建成的工业园,同年我与我的团队被调入新戚泣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我在这六年深切的感受到陀飞轮技术依托高科技尤其是新材料和新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陀飞轮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复杂款陀飞轮,如双陀飞轮,行星陀飞轮,立体旋转陀飞轮等等。我通过各种渠道不断
期刊
一个人只要愿做一餐饭菜,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家人,我都觉得他都是怀着未来的,一个怀着未来的人才能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亲手做饭这个过程,是有仪式感的,捡起一切琐碎,放下一切宏大,平心静气埋首躬身,用珍惜的态度对待平常之物,度过平常时光,最后还需要一些想象力,加之对火候的把握,调制出可口的味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何况个人的生活与修为?  现在的人们不担心没得吃,饭否、百度外卖、饿了吗……只要在手机
期刊
适逢《精致时光》杂志六周年,编辑约写共同的记忆《我的六年》。仔细想想,最近六年其实对我也很特别,关于钟表,我也有个六周年。而且到2015年2月是整整六周年。  2009年2月。我出版了准备和撰写了近两年的专著《中国与钟表》(和另一位行业好友合著)。距离2002年出版自己第一本品牌和名表著作《名品世界》系列已过去七年。自此我开始慢慢“续上”并回归自2004年末暂停了的“冲在第一线”的钟表传媒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