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7,罗伊氏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和常规组(n=56,蒙石脱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总体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82.1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CD4+/CD8+)均高于常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正常及Ⅰ级肠道菌群患儿占比(96.49%、3.51%)均高于常规组(76.79%、1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水平的恢复.
其他文献
导引是以养生祛病为目的,以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中医特色的身形锻炼方法,并且得到了诸多医圣先贤的认可与传播.但导引相关的著作繁多,记录版本繁杂多样,本文通过厘清中医导引术的基本内涵,特别是与按摩及行气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导引术治未病及疾病治疗的临床作用,以期促进中医导引术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道地性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材的专属特征,其形成秉承遗传之变化,秉受环境之异同,体现了“性-效”关系,是产生临床疗效差异的药物属性.道地药材,是一种古代就有的质量标准体系.中药生产受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种植采摘技术,炮制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其品质差异巨大,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就形成了地域性强、疗效突出的道地药材概念.巴戟天为岭南常用中药,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也是被纳入2017年《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目录的品种之一,本研究基于文献,从巴戟天产地变迁的考证、巴戟天化学成分、药物功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