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加强培养及培训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使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和思维处理,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
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英语口语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口语,其场合严肃,语言精练,结构紧凑;另一种是非正式口语,其特点是即席讲话,边思考,边说话,或不加思考,脱口而出,中间就免不了重复、修改、停顿等等。由于我们的口语教材致力于培养中国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在基础阶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其目标即是清晰、流畅、达意。培养学生用简单而基本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思绪的清晰性、表达的逻辑性,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提高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从而激发表达思想的强烈愿望。
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会话必须是思想信息感情的有意义的口头交流。会话绝不是对单词、语汇、短语、句子的一种简单的重复或组合游戏,正如句型操练并不是会话一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话课有时完全被老师所控制,对话内容多是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学生不很熟悉的东西。教师需要对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方能理解。学生的任务是跟读和背诵,或者是模仿对话的内容自己编对话。在这种课上,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思想信息和感情上的有意义的交流。这种课更象是口语操练课,而不是会话课。普瑞特(Prator)曾经这样描述会话课:“真正的会话不包含任何外界的控制”。他建议课堂教学可以从控制性的练习逐渐过渡到自由会话。在会话课上,一种活动是教师主宰一切,学生从课本或录音中吸收语言或进行操练。另一种活动则是由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思想,在教室里与他人自由地进行会话。如何上好会话课呢?
(一)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口语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会话课上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斯蒂维克(Stevick)说过:“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从老师的角度看教学)之前。”
(二)布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可能做出不同的安排,但要想上好一堂会话课,教室内桌椅的安排直接影响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坐或站在讲桌后,面对着全班学生,或者每当学生要发言,就举手起立面对教师回答问题。这种上课模式会给人以正式而冷漠的感觉。而会话课应该在轻松、愉快和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最好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是班级的一员,和学生坐在一起,并且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的活跃气氛。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是会话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因素。当然它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有时却是一堂会话课成败的关键。每个学生各有长短,有的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有的知识面宽、理解力强,但不乐于开口表达;有的善于动脑,见解较多,但胆小爱面子,怕犯错误;有的性格活泼,勇于发言,但课前准备不足……凡此种种,教师应该十分敏感,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给每个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提供其发挥长处和优势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表现欲。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削减自己的信心。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还要善于诱导。对学生要多些鼓励,多些承认和肯定,对他们每一次细小的进步表现出由衷的祝贺和高兴。教师若以这种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报答教师。而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会话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要艺术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杜雷(Dulay)和贝特(Burt)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从而指出了从错误中学会语言的重要性。而在会话课上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对会话课的收效尤为重要。
什么错误是严重的,必须纠正的呢?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同一种错误出现的频率愈大,错误的性质愈严重。斯特恩格拉斯(Sternglass)认为“使人不能理解的话语则是需要纠正的。……违背评议规则的严重程度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贝特(Burt)和凯巴斯基(Kiparsky)曾强调说:“全局性的错误,即第二语言习得者普遍犯的,并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该予以重视。”他们还强调,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这就告诉我们:局部的未对交际造成重大干扰的错误是不必严正以待、斤斤计较的,当然那些全局性的,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是整个句子结构不对,妨碍交际规则的错误是必须指出并纠正的。
什么时候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最佳时机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教师在会话课上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挑错和纠错”,并认为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其实,会话课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应是帮助、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口语活动,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开口训练,从而达到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在进行机械或半机械练习时,学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但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尤其在学生说话中间不应打断其思路,因为此时交流是首要的,若不断纠正学生错误,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壞其语流,还会创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要知道,很少开口或不敢说话,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最大错误。不纠正这个大错,而抓住说话过程中的小错则是本末倒置。
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以错误多少为尺度,而要看学生的全部口语表现,其中即包括语言也包括内容,因为表达内容的丰富与否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只会运用一些套语,或是话虽多,但言之无物,都不能算是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当然,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有的语言学家举例说,倘若一个学生能在连续说话两分钟以后,概括出自己所犯的基本语言错误,那么这个学生就具备了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错误的识别能力。随着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错误也将会逐渐消失的。
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而会话课正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和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多做引导和鼓励工作,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加强培养及培训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使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和思维处理,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
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英语口语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口语,其场合严肃,语言精练,结构紧凑;另一种是非正式口语,其特点是即席讲话,边思考,边说话,或不加思考,脱口而出,中间就免不了重复、修改、停顿等等。由于我们的口语教材致力于培养中国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在基础阶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其目标即是清晰、流畅、达意。培养学生用简单而基本正确的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思绪的清晰性、表达的逻辑性,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提高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从而激发表达思想的强烈愿望。
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会话必须是思想信息感情的有意义的口头交流。会话绝不是对单词、语汇、短语、句子的一种简单的重复或组合游戏,正如句型操练并不是会话一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话课有时完全被老师所控制,对话内容多是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学生不很熟悉的东西。教师需要对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方能理解。学生的任务是跟读和背诵,或者是模仿对话的内容自己编对话。在这种课上,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思想信息和感情上的有意义的交流。这种课更象是口语操练课,而不是会话课。普瑞特(Prator)曾经这样描述会话课:“真正的会话不包含任何外界的控制”。他建议课堂教学可以从控制性的练习逐渐过渡到自由会话。在会话课上,一种活动是教师主宰一切,学生从课本或录音中吸收语言或进行操练。另一种活动则是由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思想,在教室里与他人自由地进行会话。如何上好会话课呢?
(一)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口语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会话课上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斯蒂维克(Stevick)说过:“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从老师的角度看教学)之前。”
(二)布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可能做出不同的安排,但要想上好一堂会话课,教室内桌椅的安排直接影响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坐或站在讲桌后,面对着全班学生,或者每当学生要发言,就举手起立面对教师回答问题。这种上课模式会给人以正式而冷漠的感觉。而会话课应该在轻松、愉快和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最好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是班级的一员,和学生坐在一起,并且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的活跃气氛。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是会话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因素。当然它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有时却是一堂会话课成败的关键。每个学生各有长短,有的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有的知识面宽、理解力强,但不乐于开口表达;有的善于动脑,见解较多,但胆小爱面子,怕犯错误;有的性格活泼,勇于发言,但课前准备不足……凡此种种,教师应该十分敏感,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给每个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提供其发挥长处和优势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表现欲。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削减自己的信心。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还要善于诱导。对学生要多些鼓励,多些承认和肯定,对他们每一次细小的进步表现出由衷的祝贺和高兴。教师若以这种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报答教师。而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会话课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要艺术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杜雷(Dulay)和贝特(Burt)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从而指出了从错误中学会语言的重要性。而在会话课上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对会话课的收效尤为重要。
什么错误是严重的,必须纠正的呢?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同一种错误出现的频率愈大,错误的性质愈严重。斯特恩格拉斯(Sternglass)认为“使人不能理解的话语则是需要纠正的。……违背评议规则的严重程度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贝特(Burt)和凯巴斯基(Kiparsky)曾强调说:“全局性的错误,即第二语言习得者普遍犯的,并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该予以重视。”他们还强调,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这就告诉我们:局部的未对交际造成重大干扰的错误是不必严正以待、斤斤计较的,当然那些全局性的,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是整个句子结构不对,妨碍交际规则的错误是必须指出并纠正的。
什么时候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最佳时机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教师在会话课上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挑错和纠错”,并认为这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表现。其实,会话课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应是帮助、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口语活动,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开口训练,从而达到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在进行机械或半机械练习时,学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但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尤其在学生说话中间不应打断其思路,因为此时交流是首要的,若不断纠正学生错误,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壞其语流,还会创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要知道,很少开口或不敢说话,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最大错误。不纠正这个大错,而抓住说话过程中的小错则是本末倒置。
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不能以错误多少为尺度,而要看学生的全部口语表现,其中即包括语言也包括内容,因为表达内容的丰富与否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只会运用一些套语,或是话虽多,但言之无物,都不能算是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当然,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错误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有的语言学家举例说,倘若一个学生能在连续说话两分钟以后,概括出自己所犯的基本语言错误,那么这个学生就具备了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错误的识别能力。随着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错误也将会逐渐消失的。
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而会话课正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和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多做引导和鼓励工作,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