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并令人头痛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老师通常被迫上演独角戏。我们常听一些教师反映,教师备课很仔细、很深刻,上课前满怀希望、慷慨激昂、激情四射,可是,一进教室上起课来,尽管自我感觉语言生动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学生却死气沉沉,课上不愿回答问题,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老师的心情也随之像霜打的茄子。学生上课不配合现象严重,这是为什么?
一、 学生课堂不配合的原因
1.教材难度和初中生接受能力的反差
毋庸置疑,目前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外语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贴进生活,兼顾听、说、读、写、练五大环节的安排,又着力于课文色彩、图片、录音等感性配置。但是对相当一部分缺乏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基础又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出现大量的英语单词、交际主题、语法知识,使得他们在英语课上根本不能进入角色,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不会读,不会记忆单词,不会理解文句结构,听不懂,看不明白。每天又不断更新内容,旧知识没巩固,新知识更是雾里看花。于是,外语课堂中,学生不是不想配合,而是配合不了,时间久了,使得很多学生只好疲于奔命,根本不用说在课堂上开口交流。开口需要勇气,交流需要丰富的知识底蕴。
2.教学手段和最终效果的矛盾性
在多媒体的频繁使用受到质疑的同时,新的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然而为了适应考试,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必须落到实处,抓单词,抓听力,抓写作,抓阅读,犹如几股力量,此消彼长,学生埋头苦读苦写,开口的可能性相对减小,不配合现象自然不可避免。
3.繁重的教学任务引起不彻底的课堂改革
课堂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有形无形的指挥棒在前台挥舞,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最终没有很彻底。统一的大纲考试,固定的教材,相同的课时,班级规模大,教学任务繁重,老师在经过频频革新教学手段而效果不佳的尝试后,大都又不得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语言讲解为主。师生的交流往往还是单向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厢情愿,学生不能在参与过程中享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和成功感。而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一味地讲课, 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感受,从而使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偏离了其终极目的,交际的理念在理想的口号与现状间存在着不可忽视和难以解决的矛盾。
4.外语学习的自我形象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会尽力维护自我形象,因而形成了一道看不见但具有保护性能的心理屏障。学习者对自己外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我们不妨称之为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一位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不佳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学外语要求学习者开口练习,自我形象问题尤其突出。发音不好,特别是在课堂上练习口语,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导致学习者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严重者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阻止外语输入。
二、改变初中英语课堂学生不配合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1.丰富考试形式,降低教材难度,因材施教
单一的考试模式势必要求相同的教学任务,当前的教材极易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应该率先革新英语考试的方法和手段。考试应将面试、口试、笔试结合起来,重说用,重倾听,重应对,重表达能力的考查,以实用为主线,教、学、考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形成。如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情景应对、面试答辩等,考试要求降低,教材难度相应进行调整,学生能懂,自然会产生兴趣。因材施教,乃是当务之急。
2.英语教学班级等级化,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效用
根据基础的好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的学生则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对起点低的学生则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抓住兴奋点,集中学生注意力。可采用以下方法:激知——以温故导入知新;激趣——以各种契因,如图片、音乐、歌曲、故事、典故、教具等激发其兴趣;激疑——以设问激起其好奇心,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
3.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相结合
交际教学法是在批判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当交际教学法被广泛采用的时候,却出现了在课堂上不敢传授语言知识的现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和使用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知识的学习要有利于提高语言技能的质量,而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又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
4.赋予英语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先是教材必须与生活接轨。教学活动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内容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日常礼仪、日常用语、口语交际、阅读材料必须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学习者的民族习惯,学生会对此乐此不疲、耳熟能详。其次是教学必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情境的创设。
5.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宽松,从心理学上讲,可以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容忍学生犯错误,发挥教师本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6.完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无疑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后患,从而为其能说会道树立信心。不少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因发不准四十八个音标,拼读音标遇到自己不能自行解决的困难时而导致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其实预防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教师能计划好,集中一段时间学练,学生们就可拥有一把打开英语王国大门的钥匙,无师自通。
如何营造活泼而不松散、严肃而不沉闷、紧张而不压抑、轻松而不懈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只做了些粗略的讨论,希望能抛砖引玉,使其能得到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 学生课堂不配合的原因
1.教材难度和初中生接受能力的反差
毋庸置疑,目前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外语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贴进生活,兼顾听、说、读、写、练五大环节的安排,又着力于课文色彩、图片、录音等感性配置。但是对相当一部分缺乏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基础又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出现大量的英语单词、交际主题、语法知识,使得他们在英语课上根本不能进入角色,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不会读,不会记忆单词,不会理解文句结构,听不懂,看不明白。每天又不断更新内容,旧知识没巩固,新知识更是雾里看花。于是,外语课堂中,学生不是不想配合,而是配合不了,时间久了,使得很多学生只好疲于奔命,根本不用说在课堂上开口交流。开口需要勇气,交流需要丰富的知识底蕴。
2.教学手段和最终效果的矛盾性
在多媒体的频繁使用受到质疑的同时,新的教学手段也层出不穷。然而为了适应考试,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必须落到实处,抓单词,抓听力,抓写作,抓阅读,犹如几股力量,此消彼长,学生埋头苦读苦写,开口的可能性相对减小,不配合现象自然不可避免。
3.繁重的教学任务引起不彻底的课堂改革
课堂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有形无形的指挥棒在前台挥舞,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最终没有很彻底。统一的大纲考试,固定的教材,相同的课时,班级规模大,教学任务繁重,老师在经过频频革新教学手段而效果不佳的尝试后,大都又不得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语言讲解为主。师生的交流往往还是单向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厢情愿,学生不能在参与过程中享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和成功感。而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一味地讲课, 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感受,从而使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偏离了其终极目的,交际的理念在理想的口号与现状间存在着不可忽视和难以解决的矛盾。
4.外语学习的自我形象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会尽力维护自我形象,因而形成了一道看不见但具有保护性能的心理屏障。学习者对自己外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我们不妨称之为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一位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不佳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和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学外语要求学习者开口练习,自我形象问题尤其突出。发音不好,特别是在课堂上练习口语,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导致学习者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严重者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阻止外语输入。
二、改变初中英语课堂学生不配合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1.丰富考试形式,降低教材难度,因材施教
单一的考试模式势必要求相同的教学任务,当前的教材极易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应该率先革新英语考试的方法和手段。考试应将面试、口试、笔试结合起来,重说用,重倾听,重应对,重表达能力的考查,以实用为主线,教、学、考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形成。如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情景应对、面试答辩等,考试要求降低,教材难度相应进行调整,学生能懂,自然会产生兴趣。因材施教,乃是当务之急。
2.英语教学班级等级化,充分实现教学手段的效用
根据基础的好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的学生则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对起点低的学生则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抓住兴奋点,集中学生注意力。可采用以下方法:激知——以温故导入知新;激趣——以各种契因,如图片、音乐、歌曲、故事、典故、教具等激发其兴趣;激疑——以设问激起其好奇心,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
3.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相结合
交际教学法是在批判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当交际教学法被广泛采用的时候,却出现了在课堂上不敢传授语言知识的现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和使用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知识的学习要有利于提高语言技能的质量,而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又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
4.赋予英语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先是教材必须与生活接轨。教学活动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内容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日常礼仪、日常用语、口语交际、阅读材料必须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学习者的民族习惯,学生会对此乐此不疲、耳熟能详。其次是教学必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情境的创设。
5.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宽松,从心理学上讲,可以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容忍学生犯错误,发挥教师本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6.完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自我形象,无疑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后患,从而为其能说会道树立信心。不少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因发不准四十八个音标,拼读音标遇到自己不能自行解决的困难时而导致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其实预防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教师能计划好,集中一段时间学练,学生们就可拥有一把打开英语王国大门的钥匙,无师自通。
如何营造活泼而不松散、严肃而不沉闷、紧张而不压抑、轻松而不懈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只做了些粗略的讨论,希望能抛砖引玉,使其能得到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