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大师,其不仅延续了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还勇于创新,以独特的创作理念使中国山水画拥有了崭新的艺术色彩。本文通过研究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及审美精神,以期进一步探索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推进中国艺术文化发展。
关键词:齐白石山水 艺术特征 审美精神
一 引言
国画大家齐白石不仅擅长花鸟画,在山水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齐白石还是雕花木匠时就雕刻过一些以山水为题材的家具,且随着其游历经验的增长,眼界也随之拓宽,当齐白石回到故乡,将其游历时创作的画稿整理成集,这就是《惜山图》的由来。后来齐白石好友胡廉石邀请其为自己的家乡石门进行艺术创作,齐白石以石门附近的景色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石门二十四景》。这两部以写生为基础的作品,是齐白石最具有代表的山水画作。齐白石写意山水画绘画语言都是以简约的符号化展现出来,画作中简洁明了的符号化就能使欣赏者精神振奋。匠心独具的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有着极其精湛的笔墨技和丰富的学识内涵,国画大家齐白石一生勤奋耕耘,学画卖画谋生之余,精读诗书、习书法、学篆刻;并与诗友结“龙山诗社”,谈诗论画良好的文化氛围,使齐白石最终从一个靠手工艺生存的民间木匠成为了风雅的文人画家,正是齐白石的生活经历让齐白石的山水作品富有了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
二 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
1 构成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艺术造型大胆独特,这是由于齐白石在艺术创作中以创作需求和理想状态为基础,将看上去矛盾的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画作中。而齐白石山水画最大的特点是绘画构图不会专注于真实空间的大小,而是强调绘画对象的本质特征,意在突出艺术的意境。比如其代表作《君山图》,图中只有一叶孤帆,整幅画中,其着墨面积不到画面的百分之十;同时,齐白石采用远视切角把孤帆集中在江中的一点,孤帆看上去若有若无;另外,齐白石画中的题款内容丰富,占了画面的大块面积,题款与孤帆这种相对的构图方法,使构图更为合理,并通过虚实相交的手法让其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2 笔墨美
齐白石通过不断地探索,将书法特色与山水画创作相融合,以线条的下笔力度来展现画作的情趣变化,以明朗的色彩和简单的造型营造画作磅礴的气势。齐白石常常在艺术实践中以写意手法画山石树木,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范;与此同时,其善于将运笔的刚与柔有机融合,形成画作的巧拙对比;另外,齐白石还利用墨色的浓淡变换,以展现画作的艺术效果。例如:《松林待饮》,齐白石以赭石色作为地面和山体,然后用细笔勾勒了松树树干和松针,并插入了房屋。整幅画中,地面和山体占有大面积,以其笔墨的浅淡来展现地貌特质,再加上松针如锥似沙,树干笔力劲健,进而增添了画作的气势磅礴之感。
3 意象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在艺术上主张自由,其通过独创的艺术手法,使其画作富有独特的意象美。齐白石以粗放的笔墨和夸张的形体展现其平朴的画风和雄健的气势;以精简的笔墨和简约的造型展现画作内在的生命力和意象美。例如:《春山图》,齐白石以长披麻皴为主要形式,用简约的笔墨把山涧流水汇入河流的层次和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且作品整体呈现的是一个小山角,而作品中位于画作中心有一座茅屋坐落于山顶,两座突兀的山峰拔地而起,以屋衬山,显示了山的险峻,画中没有流水,没有树林,只有即可略施淡彩的树,虽然有几分孤傲和清冷,但是也展现了几分温暖和世俗,为画作增添了些许生活气息。
4 童真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极具童真美。一方面,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结构简单,笔墨简洁,常常以寥寥数笔展现其鲜明的主题。另一方面,齐白石不断的创新实践,以独特的构图和新颖的造型,从笔力、着墨、上色等造型方面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例如:《源远流长图》中,齐白石构图由近及远,近处有巨石数块,远处有陡峭的山壁和奔泻的山泉,整幅画作截取山峰的一段,以高远为主进行绘画,显得作品气势宏伟,这种创新的构图方法就像儿童画一样,将最喜欢的景色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还拓展了作品的新意。
三 齐白石山水审美精神
1 真情流露
齐白石来自于乡间,热爱家乡,是一位有修养的乡下人,因此,其作品中表达了其浓郁的思乡之情。例如:《顺风破浪》,在画面中山峰和房屋在画的左下角,房屋依稀,且画面大部分画的是水,使画面极具烟波浩渺之感。同时,以颤笔画出弯曲的波浪线,营造了水的意境,笔墨由近及远,逐渐转淡,显示出若有似无的波光,且水面上还有帆船扬帆而至。题跋:“风流浊世旧巧匠,十日一画万里浪。君欲卧游借顺风,为君挂向高常上。”饱含深情,表达了齐白石发自肺腑的自身感受。
齐白石自小在乡间长大,其乡心与童心相伴。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多以农民闲聊时的场景作为审美对象,展现了他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以及其童真童趣的思想感情。如《忆母图》,齐白石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勾勒出一片葱郁的树林,树林中坐落着一间农舍,屋舍中儿子正在接受母亲的责罚。画作中漫无边际的水占有大量面积,虽然母教子的画面感不强,但是齐白石以题跋填补空白,不仅增强画面的气势,使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均衡,而且其题跋内容丰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对父母的无限热爱,进而将自然景观与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 两种思维
齐白石的山水画作与古人相比,虽然没有古人的高雅趣味,但其作品合乎艺术情理,还带有童贞童趣。齐白石的童心与其小时候的生活记忆有关,正是这些温馨的回忆激发了齐白石山水艺术创作的灵感,其将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山水画中展现了其纯真的情感。齐白石将这些带有清新气息的民间艺术应用于创作中,并进行改造,进而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形式自然,表达情感真切,展现风格质朴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高雅山水画作。
齐白石把山川、树木等普通艺术素材,当作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人来进行描绘,以拟人的构思方式,使其作品具有饱满的情感。且齐白石尊重生活,尊重艺术,他不愿意画没见过的东西,同时,他也勇于创新,突破生活的真实,善于把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进而以其创新的艺术构思,巧妙地創作出了极有韵味的山水画作。另外,齐白石运用浓厚瑰丽的色彩弥补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不足。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以墨着色,而中国民间艺术喜欢采用纯度高、扩张性强的色彩,以便达到鲜艳明快的艺术效果,即红要更红,绿得更绿。齐白石的山水画很少使用复色,几乎都是使用红、黄、绿、黑白等纯色,利用突出的色彩营造强烈的对比气氛,以求展现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柳塘游鸭》,齐白石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要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个画面生动形象。 3 似与不似
首先,齐白石认为画的魅力在于相似与不相似之间,太相似显得俗气,不相似又欺骗世人。在其小时候,就明确了自己的理解,认为若是死守传统,终日描摹,则其作品只具有想象力,并非源于生活,这就使画作失去了生活气息。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如果只注重模仿,不进行变通,只是单纯的搬抄,没有融入自己的理解,也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基于此,齐白石认为写生不是丝毫不差的描摹,而是把对象画得栩栩如生就可以,切忌形似而神不似。
其次,齊白石认为作品不能太具象化,但是也不能过于随性,多一笔太多,少一笔则太少,简到最精妙即可。似与不似一方面指具象与意象的有机融合,所画对象不仅要具有外形,也要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即形神具备,将意象与具象用最和谐自然的方式连为一体,使其作品简洁形象。另一方面是指移情于画,审美情趣和意志精神的表达,使情感与山水相得益彰,进而赋予画作无限生机。齐白石的作品大多以夸张为主要特征,这种夸张笔墨放纵,但是充满童趣,强烈的对比和新颖的构图展现了其画作的独特之处。
最后,实际上,齐白石认为创作是巧妙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要巧学前人的笔墨精神,但是不要太在意其外形的相似。这样不仅是对前人艺术思维的尊重,也是学习前人,超越前人的契机。“似与不似”的美学思想有力地消除了创作者单纯模仿师者的情况,使创作者摆脱传统条框,直抒胸臆,让其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进而赋予了其作品高雅的艺术价值。
4 粗笔写意
一方面,齐白石崇尚笔墨简单、表意清晰的画作,且齐白石认为最能表达绘画精神的“笔”是强劲有力的、具有金石味的“粗笔”,只有这种笔法才适合大写意画风。因此,齐白石在作画时一直采用粗笔。另一方面,齐白石认为,粗笔容易表现作品的神韵,能在短时间内刻画物象的外形;粗笔容易表现作品的意韵,能让刻画对象的神韵通过绘画者的笔墨色彩展现出来,进而使绘画者与观赏者产生共鸣。
实际上,粗笔虽然称作“粗”,但是粗中有细,粗是指作品的笔墨形态,细是指笔墨用法考究。齐白石将书法笔法与绘画相融合,以篆刻上豪放的风格促成了绘画中金石味重、笔力雄健的绘画笔法,同时,齐白石还注意落笔的疾、缓、顿、挫,进而以收放自如的笔法展现画作的气势磅礴。例如:《袖手闲行》,整幅画作以一条河与两个彼岸构图,两岸柳树用藤黄与花青着色,展现柳树的清新自然;而近处的木桥上,高士走进画面,齐白石勾画高士的笔墨不多,只不过寥寥数笔,重在突出人物袖手的动态。画面中绿色与红色形成补色对比,齐白石以红衣衬绿叶,生动气息在画作中凸显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齐白石利用粗中有细的粗笔写意,更直观地传达画作的神韵和意韵。
四 结语
我们在欣赏齐白石这些写意山水画中,既能感悟到那种沁人心底的绿野仙境,又能勾起孩童时乡野炊烟田园牧歌般的画面。欣赏者和绘画者此时的心灵是如此的共鸣和贴近,就像是绘画者和我们一起在回忆、一起走进那久别重逢的高山绿树、小溪垂柳的诗景中。欣赏齐白石的这些写意山水画作,让我们产生一种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齐白石这些写意山水画作充满着人文关怀,齐白石写意山水画寓意简洁明了给欣赏者质朴之感。齐白石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以简约宁静的山水特征和彩墨参禅的审美理想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魅力。其以构成美展现了作品的似与不似的造型特色,以笔墨美升华了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的思维融合,以意象美追求作品的意境,展现其作品的精神情感;以童真美流露出自身的乡心、童心和民心。齐白石以其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经验,进而以其独有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促进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向上。
参考文献:
[1] 马明宸:《腕底鬼神毫端造化——齐白石艺术综论》,《中国美术》,2014年第3期。
[2] 宋小晴:《求艺之道,半在修炼半在悟性——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印杰》,《黄河之声》,2014年第23期。
[3] 徐敏:《齐白石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大舞台》,2014年第11期。
[4] 王奋英:《论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及审美精神》,《艺术评论》,2014年第7期。
[5] 李云峰:《齐白石山水画的创新精神》,《艺海》,2014年第3期。
(陈俊峰,河北衡水学院助教)
关键词:齐白石山水 艺术特征 审美精神
一 引言
国画大家齐白石不仅擅长花鸟画,在山水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齐白石还是雕花木匠时就雕刻过一些以山水为题材的家具,且随着其游历经验的增长,眼界也随之拓宽,当齐白石回到故乡,将其游历时创作的画稿整理成集,这就是《惜山图》的由来。后来齐白石好友胡廉石邀请其为自己的家乡石门进行艺术创作,齐白石以石门附近的景色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石门二十四景》。这两部以写生为基础的作品,是齐白石最具有代表的山水画作。齐白石写意山水画绘画语言都是以简约的符号化展现出来,画作中简洁明了的符号化就能使欣赏者精神振奋。匠心独具的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有着极其精湛的笔墨技和丰富的学识内涵,国画大家齐白石一生勤奋耕耘,学画卖画谋生之余,精读诗书、习书法、学篆刻;并与诗友结“龙山诗社”,谈诗论画良好的文化氛围,使齐白石最终从一个靠手工艺生存的民间木匠成为了风雅的文人画家,正是齐白石的生活经历让齐白石的山水作品富有了特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
二 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
1 构成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艺术造型大胆独特,这是由于齐白石在艺术创作中以创作需求和理想状态为基础,将看上去矛盾的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画作中。而齐白石山水画最大的特点是绘画构图不会专注于真实空间的大小,而是强调绘画对象的本质特征,意在突出艺术的意境。比如其代表作《君山图》,图中只有一叶孤帆,整幅画中,其着墨面积不到画面的百分之十;同时,齐白石采用远视切角把孤帆集中在江中的一点,孤帆看上去若有若无;另外,齐白石画中的题款内容丰富,占了画面的大块面积,题款与孤帆这种相对的构图方法,使构图更为合理,并通过虚实相交的手法让其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2 笔墨美
齐白石通过不断地探索,将书法特色与山水画创作相融合,以线条的下笔力度来展现画作的情趣变化,以明朗的色彩和简单的造型营造画作磅礴的气势。齐白石常常在艺术实践中以写意手法画山石树木,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范;与此同时,其善于将运笔的刚与柔有机融合,形成画作的巧拙对比;另外,齐白石还利用墨色的浓淡变换,以展现画作的艺术效果。例如:《松林待饮》,齐白石以赭石色作为地面和山体,然后用细笔勾勒了松树树干和松针,并插入了房屋。整幅画中,地面和山体占有大面积,以其笔墨的浅淡来展现地貌特质,再加上松针如锥似沙,树干笔力劲健,进而增添了画作的气势磅礴之感。
3 意象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在艺术上主张自由,其通过独创的艺术手法,使其画作富有独特的意象美。齐白石以粗放的笔墨和夸张的形体展现其平朴的画风和雄健的气势;以精简的笔墨和简约的造型展现画作内在的生命力和意象美。例如:《春山图》,齐白石以长披麻皴为主要形式,用简约的笔墨把山涧流水汇入河流的层次和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且作品整体呈现的是一个小山角,而作品中位于画作中心有一座茅屋坐落于山顶,两座突兀的山峰拔地而起,以屋衬山,显示了山的险峻,画中没有流水,没有树林,只有即可略施淡彩的树,虽然有几分孤傲和清冷,但是也展现了几分温暖和世俗,为画作增添了些许生活气息。
4 童真美
齐白石的山水画极具童真美。一方面,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结构简单,笔墨简洁,常常以寥寥数笔展现其鲜明的主题。另一方面,齐白石不断的创新实践,以独特的构图和新颖的造型,从笔力、着墨、上色等造型方面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例如:《源远流长图》中,齐白石构图由近及远,近处有巨石数块,远处有陡峭的山壁和奔泻的山泉,整幅画作截取山峰的一段,以高远为主进行绘画,显得作品气势宏伟,这种创新的构图方法就像儿童画一样,将最喜欢的景色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还拓展了作品的新意。
三 齐白石山水审美精神
1 真情流露
齐白石来自于乡间,热爱家乡,是一位有修养的乡下人,因此,其作品中表达了其浓郁的思乡之情。例如:《顺风破浪》,在画面中山峰和房屋在画的左下角,房屋依稀,且画面大部分画的是水,使画面极具烟波浩渺之感。同时,以颤笔画出弯曲的波浪线,营造了水的意境,笔墨由近及远,逐渐转淡,显示出若有似无的波光,且水面上还有帆船扬帆而至。题跋:“风流浊世旧巧匠,十日一画万里浪。君欲卧游借顺风,为君挂向高常上。”饱含深情,表达了齐白石发自肺腑的自身感受。
齐白石自小在乡间长大,其乡心与童心相伴。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多以农民闲聊时的场景作为审美对象,展现了他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以及其童真童趣的思想感情。如《忆母图》,齐白石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勾勒出一片葱郁的树林,树林中坐落着一间农舍,屋舍中儿子正在接受母亲的责罚。画作中漫无边际的水占有大量面积,虽然母教子的画面感不强,但是齐白石以题跋填补空白,不仅增强画面的气势,使画面达到视觉上的均衡,而且其题跋内容丰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对父母的无限热爱,进而将自然景观与思想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 两种思维
齐白石的山水画作与古人相比,虽然没有古人的高雅趣味,但其作品合乎艺术情理,还带有童贞童趣。齐白石的童心与其小时候的生活记忆有关,正是这些温馨的回忆激发了齐白石山水艺术创作的灵感,其将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山水画中展现了其纯真的情感。齐白石将这些带有清新气息的民间艺术应用于创作中,并进行改造,进而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形式自然,表达情感真切,展现风格质朴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高雅山水画作。
齐白石把山川、树木等普通艺术素材,当作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人来进行描绘,以拟人的构思方式,使其作品具有饱满的情感。且齐白石尊重生活,尊重艺术,他不愿意画没见过的东西,同时,他也勇于创新,突破生活的真实,善于把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进而以其创新的艺术构思,巧妙地創作出了极有韵味的山水画作。另外,齐白石运用浓厚瑰丽的色彩弥补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不足。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以墨着色,而中国民间艺术喜欢采用纯度高、扩张性强的色彩,以便达到鲜艳明快的艺术效果,即红要更红,绿得更绿。齐白石的山水画很少使用复色,几乎都是使用红、黄、绿、黑白等纯色,利用突出的色彩营造强烈的对比气氛,以求展现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柳塘游鸭》,齐白石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要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个画面生动形象。 3 似与不似
首先,齐白石认为画的魅力在于相似与不相似之间,太相似显得俗气,不相似又欺骗世人。在其小时候,就明确了自己的理解,认为若是死守传统,终日描摹,则其作品只具有想象力,并非源于生活,这就使画作失去了生活气息。但是艺术源于生活,如果只注重模仿,不进行变通,只是单纯的搬抄,没有融入自己的理解,也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基于此,齐白石认为写生不是丝毫不差的描摹,而是把对象画得栩栩如生就可以,切忌形似而神不似。
其次,齊白石认为作品不能太具象化,但是也不能过于随性,多一笔太多,少一笔则太少,简到最精妙即可。似与不似一方面指具象与意象的有机融合,所画对象不仅要具有外形,也要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即形神具备,将意象与具象用最和谐自然的方式连为一体,使其作品简洁形象。另一方面是指移情于画,审美情趣和意志精神的表达,使情感与山水相得益彰,进而赋予画作无限生机。齐白石的作品大多以夸张为主要特征,这种夸张笔墨放纵,但是充满童趣,强烈的对比和新颖的构图展现了其画作的独特之处。
最后,实际上,齐白石认为创作是巧妙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要巧学前人的笔墨精神,但是不要太在意其外形的相似。这样不仅是对前人艺术思维的尊重,也是学习前人,超越前人的契机。“似与不似”的美学思想有力地消除了创作者单纯模仿师者的情况,使创作者摆脱传统条框,直抒胸臆,让其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进而赋予了其作品高雅的艺术价值。
4 粗笔写意
一方面,齐白石崇尚笔墨简单、表意清晰的画作,且齐白石认为最能表达绘画精神的“笔”是强劲有力的、具有金石味的“粗笔”,只有这种笔法才适合大写意画风。因此,齐白石在作画时一直采用粗笔。另一方面,齐白石认为,粗笔容易表现作品的神韵,能在短时间内刻画物象的外形;粗笔容易表现作品的意韵,能让刻画对象的神韵通过绘画者的笔墨色彩展现出来,进而使绘画者与观赏者产生共鸣。
实际上,粗笔虽然称作“粗”,但是粗中有细,粗是指作品的笔墨形态,细是指笔墨用法考究。齐白石将书法笔法与绘画相融合,以篆刻上豪放的风格促成了绘画中金石味重、笔力雄健的绘画笔法,同时,齐白石还注意落笔的疾、缓、顿、挫,进而以收放自如的笔法展现画作的气势磅礴。例如:《袖手闲行》,整幅画作以一条河与两个彼岸构图,两岸柳树用藤黄与花青着色,展现柳树的清新自然;而近处的木桥上,高士走进画面,齐白石勾画高士的笔墨不多,只不过寥寥数笔,重在突出人物袖手的动态。画面中绿色与红色形成补色对比,齐白石以红衣衬绿叶,生动气息在画作中凸显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齐白石利用粗中有细的粗笔写意,更直观地传达画作的神韵和意韵。
四 结语
我们在欣赏齐白石这些写意山水画中,既能感悟到那种沁人心底的绿野仙境,又能勾起孩童时乡野炊烟田园牧歌般的画面。欣赏者和绘画者此时的心灵是如此的共鸣和贴近,就像是绘画者和我们一起在回忆、一起走进那久别重逢的高山绿树、小溪垂柳的诗景中。欣赏齐白石的这些写意山水画作,让我们产生一种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齐白石这些写意山水画作充满着人文关怀,齐白石写意山水画寓意简洁明了给欣赏者质朴之感。齐白石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以简约宁静的山水特征和彩墨参禅的审美理想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魅力。其以构成美展现了作品的似与不似的造型特色,以笔墨美升华了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的思维融合,以意象美追求作品的意境,展现其作品的精神情感;以童真美流露出自身的乡心、童心和民心。齐白石以其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经验,进而以其独有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促进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向上。
参考文献:
[1] 马明宸:《腕底鬼神毫端造化——齐白石艺术综论》,《中国美术》,2014年第3期。
[2] 宋小晴:《求艺之道,半在修炼半在悟性——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印杰》,《黄河之声》,2014年第23期。
[3] 徐敏:《齐白石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大舞台》,2014年第11期。
[4] 王奋英:《论齐白石山水艺术特征及审美精神》,《艺术评论》,2014年第7期。
[5] 李云峰:《齐白石山水画的创新精神》,《艺海》,2014年第3期。
(陈俊峰,河北衡水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