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而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山区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抓主体,培养爱家思乡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激情,一切都可能。作文教学也同样,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当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把平时的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②争取家长及村、组的配合,通过电视或多媒体播放农村风貌的电视节目,组织学生观看,同时从报刊上剪辑反映本地农业生产生活迅猛发展状况的新闻、图片,让学生饱览。③请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到学校作专题报告。④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浏览当地有名的景点,参观新农村示范村以及新兴的种植养殖业。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抓活动,充实写作素材
农村或山区小学生由于长年累月生活在偏远地区,对周围一切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利用农村的优势和条件,让学生就地取材。农村的自然风光便是天然公园。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人新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好材料。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中,整个生活都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淙淙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出来。”领会叶老的教诲,笔者平时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还让学生搞些小制作,如用树叶制作剪贴画,用树根做根雕的造型,捕捉昆虫做实物标本等,这些活动会唤起学生的灵感。“生活处处皆学问”,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学生有了作文的材料,教师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把活动过程写下来,一篇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乡土佳作由此诞生。
三、抓实践,丰富生活积累
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实践。因此,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走进生活,熟悉生活,参加生活实践,从实践中获取丰富的积累。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养殖业,学习农技知识。新兴的养殖业使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也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学习本领的机会。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养殖工作,并从中获取作文素材。如在养黄鳝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到了知识:“……黄鳝在不超过20厘米长的时候,是雌雄同体的,它不经过交配就会生出小黄鳝,黄鳝体细长,前圆而后侧扁,尾部尖细呈现蛇形。体表呈褐色或青褐色,多有不规则黑斑,光滑无鳞,多黏液。那些黑色的鳝长得慢,而黄色的鳝长得快。养鳝还得讲究选择良种哩!……”因为学生参与了,所以表达得清楚、明白。学生生活越充实,对生活感受越深刻,作文基础也就越扎实,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感人。
在学生身旁看来是极为平常的日常生活,都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实践、去感受,逐步养成观察、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四、抓指导,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作文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这是因为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的结果。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其中阅读和摘记就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先说阅读。作文兴趣和水平的提高,是有可遵循的普遍性规律的。这规律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效,那就是学会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了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朱光潜先生也说:“诵读也是一种模仿,诵读之久,痕迹加深,作文时,词句自然会从口中溢出。”为此,笔者在班上成立了“读书迷”俱乐部,学生把自己所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为班上学生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构风格,接触大量优美的语言。长期的朗读,可以使优秀作品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在阅读借鉴的过程中,情感会被佳作一一点燃,学生就会在习作中表达出类似作家或异于作家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习惯会慢慢形成,写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从而写出好作品。
再说摘记。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学会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到读抄结合,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语言。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分类摘抄,如:写人、写事、写活动、写景、写物以及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在摘抄时要求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这样学生就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渐渐自悟。同时,还让学生定期把自己摘抄的优美句段轮流登载在学习专栏上。因为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通过动手,能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作文时,这些优美词句就可以信手拈来,为习作锦上添花。
此外,民间故事、地方掌故、趣闻逸事、民俗风情等,都是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素材,值得广大农村教师不断尝试和探索。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茶沟小学(273503)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王村小学(273503)
一、抓主体,培养爱家思乡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激情,一切都可能。作文教学也同样,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当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把平时的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②争取家长及村、组的配合,通过电视或多媒体播放农村风貌的电视节目,组织学生观看,同时从报刊上剪辑反映本地农业生产生活迅猛发展状况的新闻、图片,让学生饱览。③请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到学校作专题报告。④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浏览当地有名的景点,参观新农村示范村以及新兴的种植养殖业。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抓活动,充实写作素材
农村或山区小学生由于长年累月生活在偏远地区,对周围一切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利用农村的优势和条件,让学生就地取材。农村的自然风光便是天然公园。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人新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好材料。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中,整个生活都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淙淙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出来。”领会叶老的教诲,笔者平时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还让学生搞些小制作,如用树叶制作剪贴画,用树根做根雕的造型,捕捉昆虫做实物标本等,这些活动会唤起学生的灵感。“生活处处皆学问”,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学生有了作文的材料,教师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把活动过程写下来,一篇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乡土佳作由此诞生。
三、抓实践,丰富生活积累
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实践。因此,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走进生活,熟悉生活,参加生活实践,从实践中获取丰富的积累。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养殖业,学习农技知识。新兴的养殖业使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也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学习本领的机会。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养殖工作,并从中获取作文素材。如在养黄鳝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到了知识:“……黄鳝在不超过20厘米长的时候,是雌雄同体的,它不经过交配就会生出小黄鳝,黄鳝体细长,前圆而后侧扁,尾部尖细呈现蛇形。体表呈褐色或青褐色,多有不规则黑斑,光滑无鳞,多黏液。那些黑色的鳝长得慢,而黄色的鳝长得快。养鳝还得讲究选择良种哩!……”因为学生参与了,所以表达得清楚、明白。学生生活越充实,对生活感受越深刻,作文基础也就越扎实,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感人。
在学生身旁看来是极为平常的日常生活,都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实践、去感受,逐步养成观察、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四、抓指导,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作文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这是因为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的结果。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其中阅读和摘记就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先说阅读。作文兴趣和水平的提高,是有可遵循的普遍性规律的。这规律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效,那就是学会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了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朱光潜先生也说:“诵读也是一种模仿,诵读之久,痕迹加深,作文时,词句自然会从口中溢出。”为此,笔者在班上成立了“读书迷”俱乐部,学生把自己所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成为班上学生的公共读物,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构风格,接触大量优美的语言。长期的朗读,可以使优秀作品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在阅读借鉴的过程中,情感会被佳作一一点燃,学生就会在习作中表达出类似作家或异于作家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习惯会慢慢形成,写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从而写出好作品。
再说摘记。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学会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到读抄结合,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语言。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分类摘抄,如:写人、写事、写活动、写景、写物以及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在摘抄时要求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这样学生就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渐渐自悟。同时,还让学生定期把自己摘抄的优美句段轮流登载在学习专栏上。因为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通过动手,能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作文时,这些优美词句就可以信手拈来,为习作锦上添花。
此外,民间故事、地方掌故、趣闻逸事、民俗风情等,都是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素材,值得广大农村教师不断尝试和探索。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茶沟小学(273503)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王村小学(27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