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阶段,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基础课课程衔接校企合作双师
[作者简介]范雪蕾(1978-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育;钱坤(1982-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育。(河北唐山063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73-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模式,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众多高职高专院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及“以应用为导向”和“以全面提高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以百所示范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为龙头,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现实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一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公共课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本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这一原则,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但这在另一方面引起了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存在专业课、实践教学课大幅度挤占公共基础课课时的现象,校方的种种做法往往也对学生起到一些暗示作用,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认为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而且在课程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的今天,某些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也并非十分合理,这种激进的做法,造成高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乏,而且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也不够扎实,这无疑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课程间衔接不够
许多院校进行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有其鲜明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以“实用、够用”为目的的模块教学,在课程设置、内容的选取上删减了大量的在实践中应用性不强的知识点,把知识割裂开来,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衔接过渡。在模块教学的组织中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相互协调。模块教学过程是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综合,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描述、新观点的阐述、学生创造性的独立研究活动均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目的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因此,在模块教学的设置中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相互协调。在进行模块教学的同时,要格外注意模块与模块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对待学习一个模块的知识。此外,一个专业中的各门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学好专业中的各门课程,了解学科间的联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是高职生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双师型”教师匮乏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虽然近年来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但相对于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职教师数量仍显不足,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此外,我国现有的一些“双师型”教师并非真正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人、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一是有些高职院校将“双证”持有教师首肯为“双师”。其实,有些教师持有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如持有会计师证书的教师,讲的是市场营销课。二是有些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单位花钱培训,个人突击学习书本内容,最后再通过考试获取的,缺乏实践性,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证书就不一定代表持有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过深入生产第一线的经历,而大部分专任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过程脱节。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素质培养,注意课程衔接、知识的连贯性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方面。这些基本素质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由此可见,要充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人文课。
1.要本着“必需、够用”这一原则,结合专业课课程内容,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知识的讲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面向科学专业定位。在现有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材中,极其缺乏适应课程改革的公共课教材,现有教材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压缩,内容深奥,知识点庞杂。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那么就需要任课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所保留内容要能够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保证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也为毕业生选择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要注意各门课程间的衔接、连贯性,掌握学科的连贯性也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涉及一个专业的各门课程,每门课程都针对实际应用而进行内容的选取,这就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反复的讨论研究,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知识面的宽泛性。提到课程设置的改革,有的院校闭门造车,“坐在家里”就把课程设置问题解决掉了。对于课程学科的设置、内容的选取,不比较,不对照,不参考,不考虑学科间的联系,肆意删减知识点。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在今后的实践中,也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模块的设置,不应单单是院校方面的抉择,用人单位往往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应“走出去”,多汲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培养出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
3.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职毕业生不能是一个只会在指定命令下操作的“机器人”,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要求知识面宽、素质高,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要强。开设创新、就业等课程,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在课程设置中要以“知识、素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中培养学生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高职毕业生成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提高毕业生的岗位技能
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达到“双赢”目的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推动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培养出既有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符合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职业院校就要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成长的规律,根据企业的战略调整、岗位的变动及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建立起与两者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走“订单式”培养之路。企业生存发展靠人才,职业院校生存发展靠培养出能立即顶岗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毕业生,二者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在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立足。
(三)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院校对“双师”的认定不应过于刻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从教师的职务、职称来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而不一定非是讲师(或以上)才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否则将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2.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双师”培养。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机制,通过教师亲自到现场学习、研究、调查、体验,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用到教学中来,把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融入了日常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筹措资金、联系安排任课教师轮流到企业中学习、培训,同时要鼓励、支持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建立以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需要课程研究者、课程实施者、课程管理者共同探讨研究,可谓任重而道远。要认识到这一过程的曲折性,理性地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积极应对,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使之日趋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2]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4]谭显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0(28).
[5]徐朔.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属性和课程设置问题[J].职教通讯,2005(10).
[6]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基础课课程衔接校企合作双师
[作者简介]范雪蕾(1978-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育;钱坤(1982-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育。(河北唐山063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73-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模式,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众多高职高专院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及“以应用为导向”和“以全面提高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以百所示范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为龙头,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现实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一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公共课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本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这一原则,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但这在另一方面引起了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存在专业课、实践教学课大幅度挤占公共基础课课时的现象,校方的种种做法往往也对学生起到一些暗示作用,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认为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而且在课程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的今天,某些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也并非十分合理,这种激进的做法,造成高职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不仅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乏,而且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也不够扎实,这无疑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课程间衔接不够
许多院校进行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有其鲜明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以“实用、够用”为目的的模块教学,在课程设置、内容的选取上删减了大量的在实践中应用性不强的知识点,把知识割裂开来,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衔接过渡。在模块教学的组织中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相互协调。模块教学过程是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综合,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描述、新观点的阐述、学生创造性的独立研究活动均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目的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因此,在模块教学的设置中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相互协调。在进行模块教学的同时,要格外注意模块与模块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对待学习一个模块的知识。此外,一个专业中的各门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学好专业中的各门课程,了解学科间的联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是高职生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双师型”教师匮乏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虽然近年来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但相对于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职教师数量仍显不足,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此外,我国现有的一些“双师型”教师并非真正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很多人、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一是有些高职院校将“双证”持有教师首肯为“双师”。其实,有些教师持有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如持有会计师证书的教师,讲的是市场营销课。二是有些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单位花钱培训,个人突击学习书本内容,最后再通过考试获取的,缺乏实践性,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证书就不一定代表持有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过深入生产第一线的经历,而大部分专任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过程脱节。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素质培养,注意课程衔接、知识的连贯性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方面。这些基本素质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由此可见,要充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人文课。
1.要本着“必需、够用”这一原则,结合专业课课程内容,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知识的讲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面向科学专业定位。在现有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材中,极其缺乏适应课程改革的公共课教材,现有教材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压缩,内容深奥,知识点庞杂。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那么就需要任课教师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所保留内容要能够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保证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也为毕业生选择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要注意各门课程间的衔接、连贯性,掌握学科的连贯性也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涉及一个专业的各门课程,每门课程都针对实际应用而进行内容的选取,这就需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反复的讨论研究,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知识面的宽泛性。提到课程设置的改革,有的院校闭门造车,“坐在家里”就把课程设置问题解决掉了。对于课程学科的设置、内容的选取,不比较,不对照,不参考,不考虑学科间的联系,肆意删减知识点。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在今后的实践中,也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模块的设置,不应单单是院校方面的抉择,用人单位往往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应“走出去”,多汲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培养出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
3.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职毕业生不能是一个只会在指定命令下操作的“机器人”,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要求知识面宽、素质高,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要强。开设创新、就业等课程,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在课程设置中要以“知识、素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中培养学生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高职毕业生成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提高毕业生的岗位技能
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达到“双赢”目的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推动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培养出既有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符合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职业院校就要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成长的规律,根据企业的战略调整、岗位的变动及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建立起与两者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走“订单式”培养之路。企业生存发展靠人才,职业院校生存发展靠培养出能立即顶岗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毕业生,二者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在竞争的社会中得以立足。
(三)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院校对“双师”的认定不应过于刻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从教师的职务、职称来看,只要他是合格的教育者,并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力,助教也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而不一定非是讲师(或以上)才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否则将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2.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双师”培养。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机制,通过教师亲自到现场学习、研究、调查、体验,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用到教学中来,把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融入了日常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筹措资金、联系安排任课教师轮流到企业中学习、培训,同时要鼓励、支持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建立以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需要课程研究者、课程实施者、课程管理者共同探讨研究,可谓任重而道远。要认识到这一过程的曲折性,理性地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积极应对,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使之日趋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2]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4]谭显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0(28).
[5]徐朔.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属性和课程设置问题[J].职教通讯,2005(10).
[6]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