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被多数人误解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里,除了专业课,还要上一些公共必修课,比如近代史纲要、大学美育和军事理论等。我记得大一的时候,这几门课是同学们嗤之以鼻的。大家要么翘课,要么早早去教室占最后一排的座位,为了离老师远一点,安心做自己的事。看书、写作业、背英语、看视频、趴着睡觉……干什么的都有,就是不好好听课。受到感染的我也加入了对老师“听而不闻”的行列,怀着抵触心理,每节课都带本课外书,两个小时下来,书看完了,课讲了什么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有次上大学美育课,我出门太急忘了带书。总不能干坐着啊,索性认真听了会儿课。那节课老师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讲到西方现代艺术流派,讲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之类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还展示了很多图片,举了许多例子,我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几周的课我也认真听了,电影艺术、古典音乐、舞蹈鉴赏……一个个崭新的天地就此展开。
  奇怪,这课明明挺有趣的,可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听?我问了几个同学,他们一脸不耐烦地说:“专业课的论文你写完了?六级单词背完了?必读的书看完了?忙都忙死了,哪儿还有闲情逸致听这种课?有时间我还想多睡会儿,多玩会儿,休息一下大脑。”当时我佩服地想,他们真是太爱学习了,舍不得在这种课上浪费时间。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一位老师无奈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啊,小升初、中考、高考,一路撑下来太累了,所以上了大学就不爱学习了,能翘课就翘课,公共课质量再高也没用。”这时我才意识到,他们不是太爱学习,而是打心底里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功利性地应付考试和毕业而已。爱学习的人,会有一颗好奇、开放、活力四射的心,怎会死气沉沉地将新鲜事物拒之门外,把自己封闭在狭窄贫瘠的空间呢?
  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凉:应试教育,不是耗光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是从根本上毁坏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以为学习就是背书做题这样无聊、艰难、苦涩的事。
  《论语》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吧。上初中时,我只是死板地背下了字词的翻译,没有深入思考。上本科时,我有幸又一次学到这句话。老师说,“学”即“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觉醒、觉悟;“习”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数飞也”,即小鸟频频振翅试飞,日有所进。“习”的繁体字和小篆更加形象生动,如同一只鸟在拍打翅膀,振翅欲飞。“说”通“悦”,愉悦的意思。学到新东西,内心有所醒悟,反复练习,按时温习,不是一件愉悦的事吗?小鸟扑扇翅膀,一次次尝试,最终飞上天空,那一刻的喜悦和满足岂是言辞可以形容?不舍昼夜地思索,不知疲倦地练习,不厌其烦地温习,最终恍然大悟的时刻,那种兴奋、通透、欣慰、充实,才是孔子所说的愉悦啊。
  可是,让现在的中学生体会那种愉悦,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们享受着无比便捷而丰富的资源,有着大把大把的学习时间,却对学习这件事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在考试压力下,“学习”早已被简化为“做题”和“背书”。那是被动的、机械的、应付的、抽象的学习,不是自发的、能动的、感兴趣的、实践的学习,与孔子所指的“学而时习之”相去甚远,自然难以达到“不亦说乎”的境界。


  不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成人也一样。有的人为了更高的文凭、更多的资格证、更好的工作待遇,报班参加各种培训,即便自己觉得索然无味。焦虑地、功利地、应付式地学习,自外向内地填塞,就像胃口全无还拼命往嘴里塞东西的暴食症患者,怎么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味和飽足的愉悦?而那些在兴趣推动下学习的人,则能从这一过程中消除困惑,获得内心的舒适和富足感,自内向外地散发光芒。
  卢梭曾说过,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知识,而是对其的好奇和兴趣,以及追求和探索的方法。我们的教育好像本末倒置了。在高考前拼命读书,上大学后却不探索新知识的人,不是爱学习的人。在他们心里,现在读书是为了以后不必再读书。这不是很傻吗?
  现在的学生,大多对学习有误解吧。我想说的是,学习当然是件愉悦的事:吸收知识,练习技能,使之化为内在的东西,使自己变得智慧而充实。
其他文献
翻宋詞,看到一个词牌名——闲中好。这三个字刚一入眼,就有惊艳的感觉。多久没有闲下来了呢?对于都市里的现代人,闲不啻于奢侈品。每日晨光熹微、暮色深重时,急吼吼地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像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搡着我们。所以,闲才愈发难得。就好像广袤的原始森林中最深处的银杉,因其稀有,更见宝贵。  我认识一个老师,在北方知名大学任教,四十出头的年纪已是系主任。讲课、开会、学术研讨、行政事务,在别人看
期刊
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我走进世俗,也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我远离尘嚣。岁月蹉跎,人事更迭,你问我什么是永恒,我会告诉你,不是爱,也非恨,而是读书。  在书面前,我觉得我还是个孩童。而阅读仿佛是被那书带着看风景,一会带我去看看唐朝的诗会,一会带我去看看宋朝的灯会。我紧紧攥着它的衣角,害怕万一走丢在岁月里。  我好像没有挪一个步子,却也如同奔波了千万里:去惠州看一看苏东坡,去江南看一看白居易;去唐朝,喝一
期刊
成年人的孤单,是一夜长大,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被保护,更不能肆无忌惮地发泄情绪。世界站在你面前拍拍你的肩膀,然后一屁股坐在你的肩上,不管你扛不扛得住。  以前看《如晴天,似雨天》,感觉里面的埃莲诺的脸一直臭臭的,好像老大的不乐意,笑一笑也是强颜欢笑。这样子的女生怎么可以做女主呢?可是,当童年走了之后,我亦一样,再也没真心笑过。如今的我,脸也臭臭的,我的笑掺杂了苦尽甘来的心酸和苦尽甘不来的无奈。笑总是和
期刊
我从桥上路过,只看了你一眼。  秋天的红枫落尽了,堆积成了天边的霞。向晚的風不再暖,讲故事的老奶奶和下棋的老爷爷穿上了花棉袄,黄河也以澎湃的激情迎接我这个沉默的客人。  黄河,我的母亲!  在这里,我们曾牵手而唱,浴阳而耕,促膝而谈,伴月而睡。  白天,母亲领我们下地,她扶长犁,我们捡草根;我们吃白馍馍,她啃冻苹果。夜凉如水,母亲会拥我们入睡,我们做甜梦儿,她看北斗星。有一天收完了麦,我们如果不想
期刊
人这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有些人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缘分,有些人却会长长久久地陪伴你许多年。  我们一路走着,一路回首、一路感叹着,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有一些人经不住时间、利益和权力的诱惑,渐渐地与你背离,越走越远。而也有一些人,他们怀揣着阳光与温暖,只是因为喜欢你的真与善,喜欢你的简单与质朴,而与你越靠越近。这样的人,因为简单无欲而让人心变得单纯,让友情变得洁净。 
期刊
马达加斯加这座离非洲大陆不太远的世界第四大岛,早在大约1亿年前就与非洲大陆分开了,在约8800万年前和印度次大陆分离之后,它就在印度洋上“漂泊”,不再跟任何大陆连接上。它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大岛。漫长的时光中,这里成了天然的岛屿生物实验场,岛上原生的、不同时间各种意外迁徙而来的动植物,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这也使得马达加斯加岛上将近90%的动植物,都是这座岛的特有物种。  坐在车上,我的眼睛
期刊
读者说  虽然我还没弄清楚到底什么事情才可以向你们“打听”,但我还是决定……嗯,决定试一试。是这样的,我在《中学生百科》2020年第12期读到了衡水中学学霸张锡锋的演讲《此刻,世界只有我》,真是让人心潮澎湃。小声地说,我对这个鼎鼎大名的“高考工厂”真是充满了无限好奇呢。想象中,那里的每个学生都身怀绝技,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气息……怎么说呢?感觉衡水中学就是一个高手如云的江湖,我等普通人只
期刊
读者说  我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很羡慕那些会写故事的作者。遗憾的是,我在农村长大,在乡镇上中学,身边完全没有这样的人,对这个圈子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写出那些精彩纷呈的故事的。他们笔下的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有时候,我和同桌也会为这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有些情节,我觉得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而她却坚定地认为是作者拍脑袋虚构出来的。她还固执地说,不能相信故事里的事
期刊
我是韩璐璐,一个普通的女生,但在我们班甚至全校很多同学眼里,我并不仅仅是我,我更是市重点一高优秀语文教师李梅的女儿。我有着教师妈妈得天独厚的资源,我家就和学校一墙之隔,即使需要绕到学校正门口才能进入校园,也不过五分钟路程。  我被同学们归到看起来“轻易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一栏中,就像他们认为将军的儿子还应该是将军、跃龙门的鲤鱼的孩子就是锦鲤那样理所当然。但是,很可惜,我的成绩并不优秀,爸爸妈妈甚至
期刊
[知趣]  问:我很懒,觉得嗑瓜子很麻烦,便常常吃瓜子仁,但老一辈都说,瓜子仁是老奶奶嗑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答:不是吧,这怎么可能?我记得瓜子仁是犯人嗑出来的,怎么会是老奶奶呢?从小到大,我听到的版本都是这样的:犯人一般比较无聊,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以及打发时间,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嗑瓜子仁,每天还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不过也有这样的传言:坚果是松鼠嗑出来的。在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这个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