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缘起
2007年12月,一个平白无奇的冬日早晨,我们在北京天通苑的一座宽敞的楼房中见到了沈维德。他中等个头,年届耄耋,白眉冉冉,红光满面,神采矍铄,身体柔软,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沈维德,熟知瑜伽的人对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他自63岁习练瑜伽至今已近20年。谁也未曾想过,一位退休后赋闲在家的60多岁老人,通过自己的勤习苦练,终将身体四肢练得柔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来。
1992年之前的岁月,沈老基本上是在和病魔的抗争中度过的,由于多年从事机械设计师的工作,身心倍受压力,百病缠身,他曾不幸罹患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胆结石等病,长期讲话又使他由急性咽炎、鼻炎转为慢性咽炎、鼻炎,甚至因胃出血先后五次光顾医院。正是由于身体的健康亮起了红灯,沈老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该锻炼身体了,往日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理,渐渐转化为了一种强烈的求生念头。这或许是他日后长期坚持修炼瑜伽的原动力吧。
邂逅瑜伽
每个人生命中总是有一些宿命的意味存在。“1992年”对于沈老来说,正像是一个宿命性的符号。朋友送给他一本介绍瑜伽的书,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李小青翻译的《瑜伽大全》,朋友赠给他作为治病参考,这无意之举却成全了一位“瑜伽大师”的诞生。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将会有怎样的命运遭际。或许沈老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人。他起初也练习太极拳,订阅很多养生类的杂志和刊物,后来沈老有缘邂逅瑜伽,便一心一意的练这一门功夫了。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省其一端必有所成!
每天清晨,沈老总会去上海虹口公园的河边空腹修习3小时的瑜伽,十几年如一日。
天道酬勤,仅仅修习4年的瑜伽,沈老前后就已经判若两人,脸色红润,双目有神,步履轻盈。皮肤光滑且思维敏捷,实在不像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沈老75岁时,上海中医大学为他进行了一次脉象测试,结果测出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现如今的他更是神采飞扬,健康自信!因练习瑜伽的缘故,沈老被录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英才大典》,而且多家杂志、电视台为他做过专访。他自己也出了三本和瑜伽有关的书籍,预计2008年上半年又有一本新书问世。
随后,沈老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对于瑜伽的认识。
漫谈瑜伽
笔者:瑜伽对于老年人是否适合?有的人认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很多老年人不适合练。
沈老:我在练习瑜伽之前,身体有很多病,我也是60岁才开始练的,以前我的骨头也很硬,身体并不柔软,但是通过这些年的练习,我现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两腿交叉放到脑后,然后还可以双手将整个身体腾空托起。有人不相信我的年龄有这么大,怀疑我以前一定有基础。而我并非天生柔软,多是后天勤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人任何时候练瑜伽都不晚,男女老少,有病没病的都能练。
笔者:练习瑜伽主要应注意什么?
沈老:现代人练瑜伽都是超负荷练习,为了做到标准体位,用力抻拉身体,常导致韧带、肌肉拉伤。现在讲起来,你要是真正练瑜伽的话,就必须把人体的结构做一个大致了解,身体里面是怎么一个结构必须清楚。练习瑜伽最主要是这根中脉——脊柱的练习。瑜伽讲清楚了实际上就是练一根脊柱,要求把脊柱练得非常灵活非常有弹性。看起来瑜伽姿势多得不得了,归纳起来,实际上无非五种姿势:前、后、左、右、扭转。不管怎么变化,均逃不开这五种姿势,总是在其中做一些变化。只要脊柱活动开了,其他部位也就容易多了。
笔者:面对练瑜伽时遇到的一些困难,怎么克服?
沈老:养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初期练习盘坐,有的人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更不能放下,那等于前功尽弃,总之要经历一番痛苦的考验。此外,还要讲个缘分,有缘的人找到这个好方法后,能有正确的指导,自己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最后就能够学有所成;相反有的人看到很难就望而生畏,这样肯定不成。我们练习瑜伽,实际上要有“自讨苦吃”的精神,没这样的精神,就练不好。
胯、膝、踝三大关节首先要抻开,这些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能起到活经通络的作用,尤其当活动大脚趾的时候,对老年人的脑部保健效果特别好。先打开踝、膝、胯三大关节,然后单盘。当两腿都能单盘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双盘了,就能坐上去了。坐上去之后要忍一忍,不能刚放上去觉得一点点不舒服就拿下来。
笔者:那要忍不住怎么办?
沈老:忍不住就不要练了,面对痛苦的时候要能够忍耐。有的人刚坐时,出现酸、疼、胀等现象,不要紧,这说明你那个部位有炎症。你原来不运动的关节、肌肉、韧带等,现在碰一碰它,它怎么能不疼呢?你觉得酸、疼、胀,说明它那里气血不通,你让它痛,使劲的痛,之后就慢慢不痛了。所谓“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我们想知道您对初学瑜伽的人有哪些忠告?
沈老:不要攀比,不要走入体位为主的误区,思想和心态要端正。先要明理,不能盲目的学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初学的时候,不可以眼高手低,所谓“大道至简”,真正真理的东西,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好像这个双盘坐,要求你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心要静真要做到不容易啊。
后记
“天空的高远是人的双手无法企及的,但是我们要永远保持双手向上的姿势。”沈维德老师的瑜伽人生,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辞别了沈老,走在冬日的街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力量……
责编:曹革林[email protected]
2007年12月,一个平白无奇的冬日早晨,我们在北京天通苑的一座宽敞的楼房中见到了沈维德。他中等个头,年届耄耋,白眉冉冉,红光满面,神采矍铄,身体柔软,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沈维德,熟知瑜伽的人对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他自63岁习练瑜伽至今已近20年。谁也未曾想过,一位退休后赋闲在家的60多岁老人,通过自己的勤习苦练,终将身体四肢练得柔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来。
1992年之前的岁月,沈老基本上是在和病魔的抗争中度过的,由于多年从事机械设计师的工作,身心倍受压力,百病缠身,他曾不幸罹患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胆结石等病,长期讲话又使他由急性咽炎、鼻炎转为慢性咽炎、鼻炎,甚至因胃出血先后五次光顾医院。正是由于身体的健康亮起了红灯,沈老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该锻炼身体了,往日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理,渐渐转化为了一种强烈的求生念头。这或许是他日后长期坚持修炼瑜伽的原动力吧。
邂逅瑜伽
每个人生命中总是有一些宿命的意味存在。“1992年”对于沈老来说,正像是一个宿命性的符号。朋友送给他一本介绍瑜伽的书,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李小青翻译的《瑜伽大全》,朋友赠给他作为治病参考,这无意之举却成全了一位“瑜伽大师”的诞生。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将会有怎样的命运遭际。或许沈老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人。他起初也练习太极拳,订阅很多养生类的杂志和刊物,后来沈老有缘邂逅瑜伽,便一心一意的练这一门功夫了。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省其一端必有所成!
每天清晨,沈老总会去上海虹口公园的河边空腹修习3小时的瑜伽,十几年如一日。
天道酬勤,仅仅修习4年的瑜伽,沈老前后就已经判若两人,脸色红润,双目有神,步履轻盈。皮肤光滑且思维敏捷,实在不像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沈老75岁时,上海中医大学为他进行了一次脉象测试,结果测出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现如今的他更是神采飞扬,健康自信!因练习瑜伽的缘故,沈老被录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英才大典》,而且多家杂志、电视台为他做过专访。他自己也出了三本和瑜伽有关的书籍,预计2008年上半年又有一本新书问世。
随后,沈老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对于瑜伽的认识。
漫谈瑜伽
笔者:瑜伽对于老年人是否适合?有的人认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很多老年人不适合练。
沈老:我在练习瑜伽之前,身体有很多病,我也是60岁才开始练的,以前我的骨头也很硬,身体并不柔软,但是通过这些年的练习,我现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两腿交叉放到脑后,然后还可以双手将整个身体腾空托起。有人不相信我的年龄有这么大,怀疑我以前一定有基础。而我并非天生柔软,多是后天勤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人任何时候练瑜伽都不晚,男女老少,有病没病的都能练。
笔者:练习瑜伽主要应注意什么?
沈老:现代人练瑜伽都是超负荷练习,为了做到标准体位,用力抻拉身体,常导致韧带、肌肉拉伤。现在讲起来,你要是真正练瑜伽的话,就必须把人体的结构做一个大致了解,身体里面是怎么一个结构必须清楚。练习瑜伽最主要是这根中脉——脊柱的练习。瑜伽讲清楚了实际上就是练一根脊柱,要求把脊柱练得非常灵活非常有弹性。看起来瑜伽姿势多得不得了,归纳起来,实际上无非五种姿势:前、后、左、右、扭转。不管怎么变化,均逃不开这五种姿势,总是在其中做一些变化。只要脊柱活动开了,其他部位也就容易多了。
笔者:面对练瑜伽时遇到的一些困难,怎么克服?
沈老:养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初期练习盘坐,有的人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更不能放下,那等于前功尽弃,总之要经历一番痛苦的考验。此外,还要讲个缘分,有缘的人找到这个好方法后,能有正确的指导,自己有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最后就能够学有所成;相反有的人看到很难就望而生畏,这样肯定不成。我们练习瑜伽,实际上要有“自讨苦吃”的精神,没这样的精神,就练不好。
胯、膝、踝三大关节首先要抻开,这些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能起到活经通络的作用,尤其当活动大脚趾的时候,对老年人的脑部保健效果特别好。先打开踝、膝、胯三大关节,然后单盘。当两腿都能单盘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双盘了,就能坐上去了。坐上去之后要忍一忍,不能刚放上去觉得一点点不舒服就拿下来。
笔者:那要忍不住怎么办?
沈老:忍不住就不要练了,面对痛苦的时候要能够忍耐。有的人刚坐时,出现酸、疼、胀等现象,不要紧,这说明你那个部位有炎症。你原来不运动的关节、肌肉、韧带等,现在碰一碰它,它怎么能不疼呢?你觉得酸、疼、胀,说明它那里气血不通,你让它痛,使劲的痛,之后就慢慢不痛了。所谓“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我们想知道您对初学瑜伽的人有哪些忠告?
沈老:不要攀比,不要走入体位为主的误区,思想和心态要端正。先要明理,不能盲目的学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初学的时候,不可以眼高手低,所谓“大道至简”,真正真理的东西,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好像这个双盘坐,要求你心静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心要静真要做到不容易啊。
后记
“天空的高远是人的双手无法企及的,但是我们要永远保持双手向上的姿势。”沈维德老师的瑜伽人生,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辞别了沈老,走在冬日的街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力量……
责编:曹革林[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