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红的五月,走进云霄县,满眼是动人的绿,扑面而来的是清爽之风。在县城或乡村,处处呈现“城在林中、村在林中、房在林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绿色景象;远山绿树连绵起伏,漳江口红树林宛如海底森林……一切尽显生态和谐之美。
近年来,云霄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强县”的目标,深入实施“打造中国电光源之都”的发展战略,以生态县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环保专项行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多年努力,云霄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份将生态建设贯穿于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坚持,引领着云霄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规划先行,坚持生态立县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云霄的根本。云霄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水青山视为云霄的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建设作为事关科学发展、民生改善和县域竞争力提升的重大问题来抓,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同时,生态规划先行,以创建生态村、乡镇、县为载体,夯实生态建设基础,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2007年,云霄启动国家生态县建设工作,同年10月编制完成了《云霄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年12月,经云霄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农业、林业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水土保持以及污染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建设“健康、光明、幸福”云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生态建设统一部署、统一安排,以打战役的状态、思维、举措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场)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形成“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合力。
云霄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并借鉴其他地区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实施生态工程、加快绿色崛起”的工作思路和“建设绿色光都、打造生态云霄”的工作目标,探索走一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绿色崛起”道路。
绿色增长,突出生态经济
云霄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围绕“建设绿色光都、打造生态云霄”的目标定位,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集约化发展生态工业。按照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光电产业,目前光电产业园区已形成福建光电产业的重要密集区,初步形成了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封装到应用、市场的LED整个完整产业链,已入围光电企业100多家,实现产值35亿元,该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云霄建立项目落地联审机制,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光电主导产业,着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节能降耗激励机制,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先后关闭“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达68家,“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关停率达100%,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十一五”期间,云霄县每年均能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依法完成结构减排关停项目有6个。
绿色化发展生态农业。云霄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广集产业、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集约农业新模式,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和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发展“畜牧养殖——沼气——农作物”种养模式和生态果茶菜园等,促进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全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得到推广,涌现出漳江实业有限公司、金山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等30多家生态龙头企业。目前云霄拥有东厦镇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马铺淮山万亩种植示范区、下河乡四季杨桃种植示范区、万亩早熟优质枇杷基地等标准化农业基地。云霄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其枇杷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村美城靓,打造生态人居
每当夜幕降临时,LED灯照亮了绿化的陈岱镇竹港村村道和农民公园,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公园散步,竹港村一派现代生活气息。
村民们很惬意,不停赞叹说:“变了,这里变美了,和城里一样了。”竹港村过去是环境重点整治村,今天已跻身国家级生态村。
这是云霄创建生态县的一个缩影。云霄县把乡村生态建设与新村建设、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集镇建设造福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乡镇建成区主干道、公园、公厕等公共服务配套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镇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乡镇面貌明显改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县90%的乡镇达到全国生态乡镇考核标准要求。云陵镇去年率先获得“全国生态乡镇”称号;陈岱镇、莆美镇、列屿镇、火田镇、下河乡、马铺乡、和平乡也先后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验收。
云霄生态乡村建设以农村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重点,落实好村容整洁总体规划,从治脏、治乱入手,清垃圾、清淤泥、拆旧厕、拆违建、铺道路、建公厕。全县127个整治村共组织村民投工投劳6.5万多人次,清运垃圾2万多吨,清理路障6306处,拆除违章搭盖2.2万多平方米,清理排水沟261公里,清运淤泥1.9万多吨;拆除旧茅厕6016个,改圈4058座。同时,云霄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5.4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210公里;投入2600万元,改造危桥26座;投资4069万元,完成农村饮水项目73个,乡镇、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开展国家生态县创建以来,云霄的水更绿了,山更青了,天更蓝了,云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云霄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强县”的目标,深入实施“打造中国电光源之都”的发展战略,以生态县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环保专项行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多年努力,云霄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份将生态建设贯穿于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坚持,引领着云霄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规划先行,坚持生态立县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云霄的根本。云霄县委、县政府一直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水青山视为云霄的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生态建设作为事关科学发展、民生改善和县域竞争力提升的重大问题来抓,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同时,生态规划先行,以创建生态村、乡镇、县为载体,夯实生态建设基础,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2007年,云霄启动国家生态县建设工作,同年10月编制完成了《云霄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年12月,经云霄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批准实施。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农业、林业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水土保持以及污染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建设“健康、光明、幸福”云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生态建设统一部署、统一安排,以打战役的状态、思维、举措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场)按照创建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形成“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合力。
云霄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并借鉴其他地区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实施生态工程、加快绿色崛起”的工作思路和“建设绿色光都、打造生态云霄”的工作目标,探索走一条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绿色崛起”道路。
绿色增长,突出生态经济
云霄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围绕“建设绿色光都、打造生态云霄”的目标定位,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集约化发展生态工业。按照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光电产业,目前光电产业园区已形成福建光电产业的重要密集区,初步形成了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封装到应用、市场的LED整个完整产业链,已入围光电企业100多家,实现产值35亿元,该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云霄建立项目落地联审机制,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光电主导产业,着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节能降耗激励机制,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先后关闭“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达68家,“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关停率达100%,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十一五”期间,云霄县每年均能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依法完成结构减排关停项目有6个。
绿色化发展生态农业。云霄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广集产业、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集约农业新模式,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和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发展“畜牧养殖——沼气——农作物”种养模式和生态果茶菜园等,促进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全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得到推广,涌现出漳江实业有限公司、金山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等30多家生态龙头企业。目前云霄拥有东厦镇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马铺淮山万亩种植示范区、下河乡四季杨桃种植示范区、万亩早熟优质枇杷基地等标准化农业基地。云霄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其枇杷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村美城靓,打造生态人居
每当夜幕降临时,LED灯照亮了绿化的陈岱镇竹港村村道和农民公园,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在公园散步,竹港村一派现代生活气息。
村民们很惬意,不停赞叹说:“变了,这里变美了,和城里一样了。”竹港村过去是环境重点整治村,今天已跻身国家级生态村。
这是云霄创建生态县的一个缩影。云霄县把乡村生态建设与新村建设、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集镇建设造福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乡镇建成区主干道、公园、公厕等公共服务配套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镇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乡镇面貌明显改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县90%的乡镇达到全国生态乡镇考核标准要求。云陵镇去年率先获得“全国生态乡镇”称号;陈岱镇、莆美镇、列屿镇、火田镇、下河乡、马铺乡、和平乡也先后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验收。
云霄生态乡村建设以农村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重点,落实好村容整洁总体规划,从治脏、治乱入手,清垃圾、清淤泥、拆旧厕、拆违建、铺道路、建公厕。全县127个整治村共组织村民投工投劳6.5万多人次,清运垃圾2万多吨,清理路障6306处,拆除违章搭盖2.2万多平方米,清理排水沟261公里,清运淤泥1.9万多吨;拆除旧茅厕6016个,改圈4058座。同时,云霄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5.4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210公里;投入2600万元,改造危桥26座;投资4069万元,完成农村饮水项目73个,乡镇、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开展国家生态县创建以来,云霄的水更绿了,山更青了,天更蓝了,云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