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准聘—长聘”制度的缘起、困境与走向

来源 :现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聘—长聘”制度起源于美国,对于我国高校人事改革和绩效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准聘—长聘”制度的产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同样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矛盾所造成的合法性困境.就高校实行“准聘—长聘”制度而言,基于学术逻辑的制度环境旨在保护学术自由,而基于市场逻辑的技术环境则追求效率最大化,目标与追求的不同难免会使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完善和科学改进“准聘—长聘”制度,可以从制度构成的三大基础要素即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出发进行考量,建议加强立法指导,确保权责双方有法可依;改进工作方式,确保任职评聘工作科学有序;规范科学认知,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也绽放光彩,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是当今探讨最多的话题,对小学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赋予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应把握五对“守正”与“创新”的逻辑关系:守立德树人之正,创教学机制之新;守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