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是当代中国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发展备受关注,它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成为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诚信是大学生的本质和主流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有效方法。实事求是地说,在对待大学生诚信问题上,应该继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全面地分析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把大学生的多数和少数区别开来,看清主流,抓住本质。近年来,很多文章在谈到大学生诚信问题时,更多是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对大学生诚信的积极面没有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其实,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基本都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诚信在大学生立身处世、人际交往和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的作用是重要的。据一份对大学生的诚信问卷调查显示,“99.65%的人认为诚信是重要的,其中44.83%的人认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根本,33.62%的人认为诚信是自我表现修养的基本准则,18.1%的人认为诚信是交友的基本准则。”
当代大学生也基本能够认识到诚信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多数学生能够讲诚信,他们践行诚信,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方面也发挥着他们应有的作用,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使社会舆论的矛头一度指向大学生的整个群体。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一直存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行为表现:
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一是放任逃课、敷衍学习。虽然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学风建设,但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而且不向有关老师请假,即使说明原因或向老师请假,也是编造一些理由,诸如“生病了”、“班主任找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习态度不端正,持有学而无用等观念。二是抄袭作业,剽窃文章,伪造数据。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教授知识的指引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校在教学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然而,学校的一番好意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懂得珍惜,把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用来放任自己,沉迷网络、享受清闲,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重视,抄袭他人或在网上直接拷贝:抄袭他人的,甚至把错别字一起“借”来;拷贝网络的,直接复制粘贴,连同原来文稿中的作者名一起上交老师。课堂笔记花钱复印,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剽窃或请枪手代劳。三是考试作弊。学生的作弊也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不但作弊方式、作弊手段日趋隐蔽化和高科技化,而且在对作弊的认识上,观念越来越模糊。
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一是长期恶意拖欠、逃缴学费。高校中除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及时缴纳学费外,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非困难而不交学费。有的是家庭条件可以交纳,但虚报情况不交,有的是学生个人将父母已给的学费挪作其他不合理消费,故意不按时交纳学费,甚至赖学费。二是伪造证明,假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骗取学校的各种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占用本应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源。三是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
3.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失信于他人,不遵守诺言。现在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突现的迹象。“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不守时、不守信用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越来越突出,造成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缺少信任、沟通困难,人际关系恶劣。二是突出表现在社会观念狭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4.就业、择业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夸大其词,造假简历。二是,随意毁约,不履行承诺。有的大学生不诚意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意毁约,甚至多次毁约。
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他们所处的环境分析,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养成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
1.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利益的诱惑和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等因素,社会中存在严重的不诚信现象: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职称、虚假文风等,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这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是一种诚信危机。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谈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早、最直接影响孩子思想意识的形成。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更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缺乏引导。甚至,有的家庭从小过早、过老练地向孩子灌输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孩子做人做事不要太老实,要注重利益等等。家长自身的不诚信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3.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虽然现在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学校在诚信教育上往往只注重一般的传统的思想教育,强调大而宽泛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忽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重点是要树立诚信观念,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一是需要媒体积极宣传和报道诚信典型,强化诚信观念。二是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社会诚信环境。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首先需要父母做好孩子的老师,古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进了大学,可以培养可以改变,但这并不容易。学校教育可以大有作为。首先,完善固定化诚信教育。在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一些情况:学校比较重视对待特殊学生,如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诚信教育;比较重视特殊时期如考试之前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够覆盖全体学生,不能够进行经常性的诚信教育,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诚信教育内容。少些大而宽泛的政治素质教育,多些跟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道德素质教育;少些说教,多些实践。最后,教师应加强社会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成为诚信为人、教书育诚的楷模,给学生以信心。
3.建立和完善诚信约束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目前,一些高校推行了要求学生签订《大学生诚信公约》,建立个人诚信电子档案等方式和制度,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取得一定成效,值得借鉴。近几年,一些部门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为高校完善约束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经验。此外,我们还可以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大学生诚信重建工作。
(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
一、诚信是大学生的本质和主流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有效方法。实事求是地说,在对待大学生诚信问题上,应该继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全面地分析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把大学生的多数和少数区别开来,看清主流,抓住本质。近年来,很多文章在谈到大学生诚信问题时,更多是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对大学生诚信的积极面没有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其实,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基本都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诚信在大学生立身处世、人际交往和加强自我修养等方面的作用是重要的。据一份对大学生的诚信问卷调查显示,“99.65%的人认为诚信是重要的,其中44.83%的人认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根本,33.62%的人认为诚信是自我表现修养的基本准则,18.1%的人认为诚信是交友的基本准则。”
当代大学生也基本能够认识到诚信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多数学生能够讲诚信,他们践行诚信,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方面也发挥着他们应有的作用,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和本质,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使社会舆论的矛头一度指向大学生的整个群体。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一直存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行为表现:
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一是放任逃课、敷衍学习。虽然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校的学风建设,但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而且不向有关老师请假,即使说明原因或向老师请假,也是编造一些理由,诸如“生病了”、“班主任找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习态度不端正,持有学而无用等观念。二是抄袭作业,剽窃文章,伪造数据。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教授知识的指引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校在教学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然而,学校的一番好意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懂得珍惜,把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用来放任自己,沉迷网络、享受清闲,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重视,抄袭他人或在网上直接拷贝:抄袭他人的,甚至把错别字一起“借”来;拷贝网络的,直接复制粘贴,连同原来文稿中的作者名一起上交老师。课堂笔记花钱复印,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剽窃或请枪手代劳。三是考试作弊。学生的作弊也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不但作弊方式、作弊手段日趋隐蔽化和高科技化,而且在对作弊的认识上,观念越来越模糊。
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一是长期恶意拖欠、逃缴学费。高校中除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无法及时缴纳学费外,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非困难而不交学费。有的是家庭条件可以交纳,但虚报情况不交,有的是学生个人将父母已给的学费挪作其他不合理消费,故意不按时交纳学费,甚至赖学费。二是伪造证明,假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骗取学校的各种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占用本应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源。三是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
3.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失信于他人,不遵守诺言。现在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突现的迹象。“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不守时、不守信用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越来越突出,造成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缺少信任、沟通困难,人际关系恶劣。二是突出表现在社会观念狭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4.就业、择业中的诚信缺失。一是,夸大其词,造假简历。二是,随意毁约,不履行承诺。有的大学生不诚意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意毁约,甚至多次毁约。
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他们所处的环境分析,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养成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
1.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利益的诱惑和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等因素,社会中存在严重的不诚信现象: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职称、虚假文风等,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这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是一种诚信危机。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谈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早、最直接影响孩子思想意识的形成。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更重视子女的智育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缺乏引导。甚至,有的家庭从小过早、过老练地向孩子灌输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孩子做人做事不要太老实,要注重利益等等。家长自身的不诚信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3.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虽然现在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学校在诚信教育上往往只注重一般的传统的思想教育,强调大而宽泛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忽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重点是要树立诚信观念,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一是需要媒体积极宣传和报道诚信典型,强化诚信观念。二是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社会诚信环境。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首先需要父母做好孩子的老师,古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进了大学,可以培养可以改变,但这并不容易。学校教育可以大有作为。首先,完善固定化诚信教育。在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一些情况:学校比较重视对待特殊学生,如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诚信教育;比较重视特殊时期如考试之前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够覆盖全体学生,不能够进行经常性的诚信教育,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诚信教育内容。少些大而宽泛的政治素质教育,多些跟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道德素质教育;少些说教,多些实践。最后,教师应加强社会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成为诚信为人、教书育诚的楷模,给学生以信心。
3.建立和完善诚信约束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目前,一些高校推行了要求学生签订《大学生诚信公约》,建立个人诚信电子档案等方式和制度,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取得一定成效,值得借鉴。近几年,一些部门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为高校完善约束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经验。此外,我们还可以向西方学习他们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大学生诚信重建工作。
(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