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锋的消亡,规则的倾斜,商业目的左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速度一代的崛起,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NBA赛场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有观赏性。
赛季之初,NBA新颁了旨:全明星投票时,不必拘泥二后卫+二前锋+一中锋的投票法儿,尽可以把二前锋+一中锋,归纳成三个前场。这事的直接后果:2013年全明星第三次返回票数,东部前场票数领先者为:勒布朗、甜瓜、KG和波什。除非发生意外,2013年东部首发中锋,不是KG就是波什了——这俩人可都是仙风道骨,射程达到三分线,混过小前锋的主儿。
NBA此举,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此前,饶是全联盟都嚷嚷中锋日益式微,外围抢尽风头,但联盟官方至少在全明星,年度阵容这些场合,都还给中锋们留足面子,摆个席位。但2012年东西部决赛,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马刺首发内线是鲍里斯·迪奥和蒂姆·邓肯,凯尔特人首发内线是布兰顿·巴斯和KG,热火总决赛三大内线是克里斯·波什、勒布朗·詹姆斯和肖恩·巴蒂尔——全都没有个纯中锋,只把邓肯,KG(一辈子都在抵制打中锋)和波什塞在5号位站个场子。噫!事已如此,何须客气?
如是,本季我们看到了以下情景:
迈阿密热火的首发前场是巴蒂尔,勒布朗和波什·勒布朗以小前锋之身客串4号位,波什大前锋串5号位。纽约尼克斯首发中锋仍是泰森·钱德勒,但首发大前锋是甜瓜赶来客串。实际上,他们还摆着双控卫后场:基德+雷蒙德·费尔顿。老鹰首发前场天下皆知:大前锋出身的埃尔·霍福德项中锋,小前锋出身的约什·史密斯站大前锋。而后场则千变万化,近来甚至也摆了路易斯·威廉姆斯和杰夫·蒂格这双小后场。而以上三队,占了至今东部常规赛前四席里的三位。
凯尔特人的内线依然是2.03米的巴斯搭档KG,后场则是1.88米的布拉德利和朗多。雄鹿的前场三人组里,卢克·穆巴姆特小前锋,厄尔山·伊亚索瓦是三四号位摇摆,拉里·桑德斯是地道大前锋——就这么摆了出去,没个正经中锋。费城那边,2.03公分的撒迪厄斯·扬从小前锋改打大前锋也有三四年,习惯了;大前锋出身的拉沃伊·阿伦站中锋位也半季了。魔术出了名的一大四小,全队三分,不必细表。西部方面,马刺过去两季都摆着邓肯和德胡安·布莱尔,迪奥首发,近来才把蒂亚戈·斯普利特拔起来,换回正常阵容,开拓者以拉马库斯·奥尔德里奇和J.J.希克森的双大前锋撑内线也小一年了……
实际上,还不止于此。许多球队对待小球阵容,像是个偷娶的姬妾:软玉温香让人神驰骨酥,但诚恐带出去失了体面。所以出去时还常摆着正经首发,一到家就宠了小妾。比方说吧,火箭还是把钱德勒·帕森斯、帕特里克·帕特森和奥米尔·阿西克搁首发里,但真打起来,常爱用帕森斯、莫里斯、阿西克,这是典型的双射手与单中锋列阵。又比如,勇士那里安德鲁·博古特伤势未愈,于是常用新人费斯图斯·埃泽利做首发中锋。但真打起来,就时常列贾莱特·杰克、史蒂芬·库里、克莱·汤普森、大卫·李、兰德里,这是个双控卫配射手和双大前锋的阵势。快艇的克里斯·保罗、贾马尔·克劳福德、马特·巴恩斯、布雷克·格里芬、拉马尔·奥多姆,亦是第二三节常用套路。雷霆打着打着,放出拉塞尔·韦斯布鲁克、凯文·马丁、凯文·杜兰特、塞尔日·伊巴卡的阵容实在也是常事。每逢这时候,球队都是一副下班回家、摘去重负、身心皆陕、见着小情人的模样:之前端着的滞重架子,都扔九霄云外去了。
小球阵容快活的理由,一个现成例子:2006年,老尼尔森重回勇士,一上任,就把著名口头禅抛出来了:“不要犹豫!重要的是你们打得自由,而且把能力都发挥出来!”
几位快球大师,都有些固定套子。比如说,麦克·丹特尼在太阳时,常年让肖恩·马里昂一个2.01米能远射、能空切的游骑兵担当大前锋。比如说,老尼尔森在勇士,经常让埃尔·哈林顿这么个射手型大前锋去打中锋,让斯蒂芬·杰克逊打大前锋去。提速的秘诀在于小球。乔治·卡尔在雄鹿和丹佛,向来以极速奔袭著称,所以大前锋也常是蒂姆·托马斯这类射手又或是肯扬·马丁和肯尼斯·弗雷德这样的灵活型干才。小球阵容的好处很易觅得:空间广阔、多点进攻、高速往返,加上人人都爱跑快攻得分、厌堆半场防守的心理鼓舞作用。坏处也明显得很:小球阵容防不住内线,控制不住篮板,能攻不能守。比如,太阳当年屡次被马刺干掉,就是碰上了马刺这能快能慢、有内有外的队伍,让太阳这能快不能慢的吃了大亏。
但是,时代终究是会慢慢演变。与小球时代相辅相成的就是中锋时代的渐次凋零。
中锋可能是历史上,最受联盟迫害的位置之一。乔治·麦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统治联盟时,NBA为了限制他,把三秒区从6英尺(1.88米)扩大到12英尺(3.65米),并在1954年设置了24秒进攻限时。1960-64赛季,威尔特·张伯伦连续打出场均38分、50分、44分之类的可怕赛季,于是1965年,NBA再次扩大三秒区,从12英尺到16英尺(4.87米),从此张伯伦单季场均得分再未上过35分。1979年,NBA设立三分线,射手们的地位大大提升。上世纪九十年代,NBA为了限制查尔斯·巴克利等人的背身单打,规定背身靠打不得超过5秒。2001年,NBA允许了联防规则。
这一过程,你可以这么理解:中锋犹如篮球里的恐龙。庞大、威猛,但在许多普通球迷眼里,他们破坏了篮球的美感。在许多观众眼里,篮球比赛是舞蹈、戏剧或是体操,而忽视了这是一种计分运动。所以,对中锋的种种限制,就像给恐龙安上镣铐。
电视传媒时代,对中锋的限制日益加重。中锋和恐龙最大的一点不同是,恐龙没耐住自然规律,惨遭灭绝。而中锋则过于适应自然和运动规律,在运动场上过于得意,而触犯了周围人的审美习惯,触犯了商业利益。斯特恩很明白,观众不喜欢看恐龙踩死人,而喜欢看人类干掉恐龙。所以,中锋们被不断套枷锁,拔掉牙齿,割掉爪子、蒙上眼睛:这是一种运动朝戏剧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反派过于强大,就得被不断修改,直到被万年不死的主角踩在脚下。 传媒时代的另一个细节是:真正讨论篮球技战术的日益减少,而数据成为时代的根本。大概从21世纪初,鲨鱼统治的时代开始,“中锋完蛋论”就出现了。理由很简单:电视集锦永远在反复播放阿伦·艾弗森、科比·布莱恩特、特雷西·麦格雷迪、文思·卡特、勒布朗、德韦恩·韦德们的故事,而观众们总是通过网络、高潮镜头与数据去了解球员。在21世纪,场均20分的后卫比场均12分8篮板的中锋有名得多。中锋们能掩护、卡位保护后场篮板,填满禁区\用威慑力和封盖保护篮筐、延阻以加强外围防守——这些东西统统是强队必不可少的,但是没一样会体现在数据上。所以,嘿,谁在乎呢?事实是,中锋在NBA,是个可以被牺牲的群体。他们太庞大,太不美观,太卖不出球票。实际上,自迈克尔·乔丹退役以来,NBA的冠军未必是“攻击篮下最强的球队”,但必然是“保护禁区最好的球队”。历数一下好了:鲨鱼、邓肯各四枚戒指;其他2004年双华莱士的活塞、2008年KG和帕金斯领衔的凯尔特人、2009年和2010年三大内线镇守的湖人、2011年拥有钱德勒的小牛,皆此类也——但是,谁在乎呢?
与之相对应,在中锋消亡中,是外围攻击手的崛起。
2005年,NBA规定了著名的“No-handcheck”规则,简直是公开袒护突破手——如你所知,就在此规则颁布后的2005-06赛季,科比、艾弗森和勒布朗这些外线突破手,分别打出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得分。而那年,史蒂夫·纳什依靠一手天下无解的挡拆,让一支以迪奥和马里昂撑内线的太阳完成54胜,自己蝉联了常规赛MVP。
自那以后,发生了什么?
2006年总决赛,韦德六场罚了97个球成为总决赛MVP。2007年,二年级的德隆带领爵士杀到西部决赛,小球之王勇士黑八了小牛,马刺夺冠但焦点不是邓肯,倒是帕克靠一手突破成了史上首位欧洲总决赛MVP。2007-09赛季保罗引领联盟。2008年罗斯成为状元——实际上,在此之前近三十年,只有1996年艾弗森这个控卫状元。而罗斯之后,2008-2011的四年里,倒有罗斯,约翰·沃尔和凯里·欧文三个控卫状元。
2008年和2010年的那两位年度新人——罗斯和埃文斯——尤其明显,他俩加上约翰·沃尔,大学里都师从卡利帕里。卡老师当年在孟菲斯大学打那著名的DDM战术,主打突破的动态,说穿了就是指望组织后卫们单刀突破。2008-09赛季,篮网也玩这套,让之前在小牛当配角的德文·哈里斯也风光了一回。
按组织技巧,罗斯的大局观和指挥技还不能说达到了纳什与基德的境界。埃文斯有粘球习惯,又长了副得分后卫身段。约翰·沃尔视野和传球比两位师兄宽广但处理球爱失误,而且,这三位的远射都不算好。但他们在新秀季各自所向无敌,靠的是以下资质:怪物级的身体、闪电速度、超级一对一突破。当然,你还能算上与罗斯同届而来的韦斯布鲁克。
而把这一切做到极致的,乃是2012年总冠军热火。
2011-12赛季夺冠时的热火,就是这么支颠覆性的球队:他们没有一个靠谱的中锋,但他们有勒布朗和韦德这两个持球单打、突破、分球、单防、协防、篮板全能的怪物;他们有在季后赛历程防过四个位置的巴蒂尔;波什有接近小前锋的灵活性和中锋的身高,热火依靠着这套小阵容,外加三分群拿到了冠军。勒布朗给每个对手提出了对位难题,尤其是总决赛:他可内可外,于是雷霆对他背身单打和转移三分竟无破解之策。
实际上如前所述:小球打法,考验的不是进攻端。2004-07的太阳也摆过小球阵,马里昂摇摆去打大前锋,阿马里·斯塔德迈尔去撑中锋,对手防守叫苦不迭,但这阵势的防守不免吃亏。这是真正的问题症结:上世纪八十年代,湖人打得再快,首发位置也得给天勾留一席之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凯尔特人个个能攻善守,但内线总得站着比尔·拉塞尔。而热火是这么解决问题的:进攻端,他们让勒布朗去担当了低位核心。他的大量内线背身分球,串起了球队的进攻线,而防守端则有些像2010年世锦赛美国队,或者1996-98赛季的公牛。
如你所知,在NBA的漫长历史上,冠军队总有个伟大内线拱卫禁区。1996-1998年的公牛是真正第一个打破这一教条的:他们靠卢克·朗利这面肉盾做缓冲,靠丹尼斯·罗德曼、斯科蒂·皮蓬、乔丹迅速的移动和锋利的手来包夹、轮转,破坏对手进攻。2010年世锦赛,美国队也是这思路:奥多姆撑中锋当一当缓冲,靠杜兰特、安德烈·伊戈达拉、鲁迪·盖伊、韦斯布鲁克们七手八脚的包夹,让对手无法在内线得手。热火也是这么打的:波什站内线摆个样子,勒布朗和巴蒂尔各自能单防一些内线;如果对手有强力内线,那就靠速度和灵活性,完成包夹轮转。如是,球队发挥出了快速全面的优势,不为了保护内线而牺牲灵活性,依靠射手拉开空间。事实上,摒弃中锋更进一步就是摒弃静态的,一板一眼的套路,而进入高速、流动、随心所欲,心领神会的境界——实际上,大多数小球队伍都是这样的心思。
实际上,2013年的NBA,哪怕球队不打小球,也在竭力要求内线们拉得出去、能跳投。比如,步行者的大卫·韦斯特可能是联盟最好的中距离跳投手;比如,雷霆的伊巴卡篮下步伐始终没练出来,跳投倒精纯无比;比如,格里芬也在不断修炼他那姿势难看但颇为准确的中投……反而是埃尔·杰佛森、卡洛斯·布泽这些内线,本身都有不逊干前辈的背身技巧,但在这年代实为屠龙之技。如今,全世界都在找能跑能跳能投篮的中锋,能跟着后卫下快攻,能策应,能拉开中投,别碍着后卫的突破空间,例如乔基姆·诺阿,例如埃尔·霍福德,例如改打中锋的邓肯和KG。
最后,这个过程疑似是不可逆的:这个时代,球员正在日益变快,篮球场正日益狭窄。再强大的猛兽,都可能被对方围猎。所以攻击点越多越分散,空间便越广阔。连老K这么学院派的主教练,都在2012年奥运会美国国家队阵容里,摆出甜瓜、勒布朗的首发锋线,何况是要靠突破手卖球票、卖球鞋、卖游戏、卖周边产品的NBA呢?
赛季之初,NBA新颁了旨:全明星投票时,不必拘泥二后卫+二前锋+一中锋的投票法儿,尽可以把二前锋+一中锋,归纳成三个前场。这事的直接后果:2013年全明星第三次返回票数,东部前场票数领先者为:勒布朗、甜瓜、KG和波什。除非发生意外,2013年东部首发中锋,不是KG就是波什了——这俩人可都是仙风道骨,射程达到三分线,混过小前锋的主儿。
NBA此举,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此前,饶是全联盟都嚷嚷中锋日益式微,外围抢尽风头,但联盟官方至少在全明星,年度阵容这些场合,都还给中锋们留足面子,摆个席位。但2012年东西部决赛,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马刺首发内线是鲍里斯·迪奥和蒂姆·邓肯,凯尔特人首发内线是布兰顿·巴斯和KG,热火总决赛三大内线是克里斯·波什、勒布朗·詹姆斯和肖恩·巴蒂尔——全都没有个纯中锋,只把邓肯,KG(一辈子都在抵制打中锋)和波什塞在5号位站个场子。噫!事已如此,何须客气?
如是,本季我们看到了以下情景:
迈阿密热火的首发前场是巴蒂尔,勒布朗和波什·勒布朗以小前锋之身客串4号位,波什大前锋串5号位。纽约尼克斯首发中锋仍是泰森·钱德勒,但首发大前锋是甜瓜赶来客串。实际上,他们还摆着双控卫后场:基德+雷蒙德·费尔顿。老鹰首发前场天下皆知:大前锋出身的埃尔·霍福德项中锋,小前锋出身的约什·史密斯站大前锋。而后场则千变万化,近来甚至也摆了路易斯·威廉姆斯和杰夫·蒂格这双小后场。而以上三队,占了至今东部常规赛前四席里的三位。
凯尔特人的内线依然是2.03米的巴斯搭档KG,后场则是1.88米的布拉德利和朗多。雄鹿的前场三人组里,卢克·穆巴姆特小前锋,厄尔山·伊亚索瓦是三四号位摇摆,拉里·桑德斯是地道大前锋——就这么摆了出去,没个正经中锋。费城那边,2.03公分的撒迪厄斯·扬从小前锋改打大前锋也有三四年,习惯了;大前锋出身的拉沃伊·阿伦站中锋位也半季了。魔术出了名的一大四小,全队三分,不必细表。西部方面,马刺过去两季都摆着邓肯和德胡安·布莱尔,迪奥首发,近来才把蒂亚戈·斯普利特拔起来,换回正常阵容,开拓者以拉马库斯·奥尔德里奇和J.J.希克森的双大前锋撑内线也小一年了……
实际上,还不止于此。许多球队对待小球阵容,像是个偷娶的姬妾:软玉温香让人神驰骨酥,但诚恐带出去失了体面。所以出去时还常摆着正经首发,一到家就宠了小妾。比方说吧,火箭还是把钱德勒·帕森斯、帕特里克·帕特森和奥米尔·阿西克搁首发里,但真打起来,常爱用帕森斯、莫里斯、阿西克,这是典型的双射手与单中锋列阵。又比如,勇士那里安德鲁·博古特伤势未愈,于是常用新人费斯图斯·埃泽利做首发中锋。但真打起来,就时常列贾莱特·杰克、史蒂芬·库里、克莱·汤普森、大卫·李、兰德里,这是个双控卫配射手和双大前锋的阵势。快艇的克里斯·保罗、贾马尔·克劳福德、马特·巴恩斯、布雷克·格里芬、拉马尔·奥多姆,亦是第二三节常用套路。雷霆打着打着,放出拉塞尔·韦斯布鲁克、凯文·马丁、凯文·杜兰特、塞尔日·伊巴卡的阵容实在也是常事。每逢这时候,球队都是一副下班回家、摘去重负、身心皆陕、见着小情人的模样:之前端着的滞重架子,都扔九霄云外去了。
小球阵容快活的理由,一个现成例子:2006年,老尼尔森重回勇士,一上任,就把著名口头禅抛出来了:“不要犹豫!重要的是你们打得自由,而且把能力都发挥出来!”
几位快球大师,都有些固定套子。比如说,麦克·丹特尼在太阳时,常年让肖恩·马里昂一个2.01米能远射、能空切的游骑兵担当大前锋。比如说,老尼尔森在勇士,经常让埃尔·哈林顿这么个射手型大前锋去打中锋,让斯蒂芬·杰克逊打大前锋去。提速的秘诀在于小球。乔治·卡尔在雄鹿和丹佛,向来以极速奔袭著称,所以大前锋也常是蒂姆·托马斯这类射手又或是肯扬·马丁和肯尼斯·弗雷德这样的灵活型干才。小球阵容的好处很易觅得:空间广阔、多点进攻、高速往返,加上人人都爱跑快攻得分、厌堆半场防守的心理鼓舞作用。坏处也明显得很:小球阵容防不住内线,控制不住篮板,能攻不能守。比如,太阳当年屡次被马刺干掉,就是碰上了马刺这能快能慢、有内有外的队伍,让太阳这能快不能慢的吃了大亏。
但是,时代终究是会慢慢演变。与小球时代相辅相成的就是中锋时代的渐次凋零。
中锋可能是历史上,最受联盟迫害的位置之一。乔治·麦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统治联盟时,NBA为了限制他,把三秒区从6英尺(1.88米)扩大到12英尺(3.65米),并在1954年设置了24秒进攻限时。1960-64赛季,威尔特·张伯伦连续打出场均38分、50分、44分之类的可怕赛季,于是1965年,NBA再次扩大三秒区,从12英尺到16英尺(4.87米),从此张伯伦单季场均得分再未上过35分。1979年,NBA设立三分线,射手们的地位大大提升。上世纪九十年代,NBA为了限制查尔斯·巴克利等人的背身单打,规定背身靠打不得超过5秒。2001年,NBA允许了联防规则。
这一过程,你可以这么理解:中锋犹如篮球里的恐龙。庞大、威猛,但在许多普通球迷眼里,他们破坏了篮球的美感。在许多观众眼里,篮球比赛是舞蹈、戏剧或是体操,而忽视了这是一种计分运动。所以,对中锋的种种限制,就像给恐龙安上镣铐。
电视传媒时代,对中锋的限制日益加重。中锋和恐龙最大的一点不同是,恐龙没耐住自然规律,惨遭灭绝。而中锋则过于适应自然和运动规律,在运动场上过于得意,而触犯了周围人的审美习惯,触犯了商业利益。斯特恩很明白,观众不喜欢看恐龙踩死人,而喜欢看人类干掉恐龙。所以,中锋们被不断套枷锁,拔掉牙齿,割掉爪子、蒙上眼睛:这是一种运动朝戏剧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反派过于强大,就得被不断修改,直到被万年不死的主角踩在脚下。 传媒时代的另一个细节是:真正讨论篮球技战术的日益减少,而数据成为时代的根本。大概从21世纪初,鲨鱼统治的时代开始,“中锋完蛋论”就出现了。理由很简单:电视集锦永远在反复播放阿伦·艾弗森、科比·布莱恩特、特雷西·麦格雷迪、文思·卡特、勒布朗、德韦恩·韦德们的故事,而观众们总是通过网络、高潮镜头与数据去了解球员。在21世纪,场均20分的后卫比场均12分8篮板的中锋有名得多。中锋们能掩护、卡位保护后场篮板,填满禁区\用威慑力和封盖保护篮筐、延阻以加强外围防守——这些东西统统是强队必不可少的,但是没一样会体现在数据上。所以,嘿,谁在乎呢?事实是,中锋在NBA,是个可以被牺牲的群体。他们太庞大,太不美观,太卖不出球票。实际上,自迈克尔·乔丹退役以来,NBA的冠军未必是“攻击篮下最强的球队”,但必然是“保护禁区最好的球队”。历数一下好了:鲨鱼、邓肯各四枚戒指;其他2004年双华莱士的活塞、2008年KG和帕金斯领衔的凯尔特人、2009年和2010年三大内线镇守的湖人、2011年拥有钱德勒的小牛,皆此类也——但是,谁在乎呢?
与之相对应,在中锋消亡中,是外围攻击手的崛起。
2005年,NBA规定了著名的“No-handcheck”规则,简直是公开袒护突破手——如你所知,就在此规则颁布后的2005-06赛季,科比、艾弗森和勒布朗这些外线突破手,分别打出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得分。而那年,史蒂夫·纳什依靠一手天下无解的挡拆,让一支以迪奥和马里昂撑内线的太阳完成54胜,自己蝉联了常规赛MVP。
自那以后,发生了什么?
2006年总决赛,韦德六场罚了97个球成为总决赛MVP。2007年,二年级的德隆带领爵士杀到西部决赛,小球之王勇士黑八了小牛,马刺夺冠但焦点不是邓肯,倒是帕克靠一手突破成了史上首位欧洲总决赛MVP。2007-09赛季保罗引领联盟。2008年罗斯成为状元——实际上,在此之前近三十年,只有1996年艾弗森这个控卫状元。而罗斯之后,2008-2011的四年里,倒有罗斯,约翰·沃尔和凯里·欧文三个控卫状元。
2008年和2010年的那两位年度新人——罗斯和埃文斯——尤其明显,他俩加上约翰·沃尔,大学里都师从卡利帕里。卡老师当年在孟菲斯大学打那著名的DDM战术,主打突破的动态,说穿了就是指望组织后卫们单刀突破。2008-09赛季,篮网也玩这套,让之前在小牛当配角的德文·哈里斯也风光了一回。
按组织技巧,罗斯的大局观和指挥技还不能说达到了纳什与基德的境界。埃文斯有粘球习惯,又长了副得分后卫身段。约翰·沃尔视野和传球比两位师兄宽广但处理球爱失误,而且,这三位的远射都不算好。但他们在新秀季各自所向无敌,靠的是以下资质:怪物级的身体、闪电速度、超级一对一突破。当然,你还能算上与罗斯同届而来的韦斯布鲁克。
而把这一切做到极致的,乃是2012年总冠军热火。
2011-12赛季夺冠时的热火,就是这么支颠覆性的球队:他们没有一个靠谱的中锋,但他们有勒布朗和韦德这两个持球单打、突破、分球、单防、协防、篮板全能的怪物;他们有在季后赛历程防过四个位置的巴蒂尔;波什有接近小前锋的灵活性和中锋的身高,热火依靠着这套小阵容,外加三分群拿到了冠军。勒布朗给每个对手提出了对位难题,尤其是总决赛:他可内可外,于是雷霆对他背身单打和转移三分竟无破解之策。
实际上如前所述:小球打法,考验的不是进攻端。2004-07的太阳也摆过小球阵,马里昂摇摆去打大前锋,阿马里·斯塔德迈尔去撑中锋,对手防守叫苦不迭,但这阵势的防守不免吃亏。这是真正的问题症结:上世纪八十年代,湖人打得再快,首发位置也得给天勾留一席之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凯尔特人个个能攻善守,但内线总得站着比尔·拉塞尔。而热火是这么解决问题的:进攻端,他们让勒布朗去担当了低位核心。他的大量内线背身分球,串起了球队的进攻线,而防守端则有些像2010年世锦赛美国队,或者1996-98赛季的公牛。
如你所知,在NBA的漫长历史上,冠军队总有个伟大内线拱卫禁区。1996-1998年的公牛是真正第一个打破这一教条的:他们靠卢克·朗利这面肉盾做缓冲,靠丹尼斯·罗德曼、斯科蒂·皮蓬、乔丹迅速的移动和锋利的手来包夹、轮转,破坏对手进攻。2010年世锦赛,美国队也是这思路:奥多姆撑中锋当一当缓冲,靠杜兰特、安德烈·伊戈达拉、鲁迪·盖伊、韦斯布鲁克们七手八脚的包夹,让对手无法在内线得手。热火也是这么打的:波什站内线摆个样子,勒布朗和巴蒂尔各自能单防一些内线;如果对手有强力内线,那就靠速度和灵活性,完成包夹轮转。如是,球队发挥出了快速全面的优势,不为了保护内线而牺牲灵活性,依靠射手拉开空间。事实上,摒弃中锋更进一步就是摒弃静态的,一板一眼的套路,而进入高速、流动、随心所欲,心领神会的境界——实际上,大多数小球队伍都是这样的心思。
实际上,2013年的NBA,哪怕球队不打小球,也在竭力要求内线们拉得出去、能跳投。比如,步行者的大卫·韦斯特可能是联盟最好的中距离跳投手;比如,雷霆的伊巴卡篮下步伐始终没练出来,跳投倒精纯无比;比如,格里芬也在不断修炼他那姿势难看但颇为准确的中投……反而是埃尔·杰佛森、卡洛斯·布泽这些内线,本身都有不逊干前辈的背身技巧,但在这年代实为屠龙之技。如今,全世界都在找能跑能跳能投篮的中锋,能跟着后卫下快攻,能策应,能拉开中投,别碍着后卫的突破空间,例如乔基姆·诺阿,例如埃尔·霍福德,例如改打中锋的邓肯和KG。
最后,这个过程疑似是不可逆的:这个时代,球员正在日益变快,篮球场正日益狭窄。再强大的猛兽,都可能被对方围猎。所以攻击点越多越分散,空间便越广阔。连老K这么学院派的主教练,都在2012年奥运会美国国家队阵容里,摆出甜瓜、勒布朗的首发锋线,何况是要靠突破手卖球票、卖球鞋、卖游戏、卖周边产品的NBA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