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均面临着新的突破,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跨境旅游合作为引擎,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带来的机遇,运用资料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解读跨境旅游圈的含义,分析中缅旅游圈的发展障碍,提出主动融入、打造“民俗文化”血脉相连品牌、推进全域旅游等合作策略,以推动云南省跨境旅游圈的建设。
一、引言
(一)“一带一路”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结构性矛盾和新一轮产能过剩形成了新的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通过对贸易结构的调整及规则的重塑,试图从多方面限制中国的发展。
(二)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四条,分别是经云贵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经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沙漠丝绸之路”,经蒙古和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经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
二、对跨境旅游合作的解读
(一)跨境旅游合作区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相邻两国或多国在边境双方或多方划定一定国土面积,由双边或多边共同规划管理的以旅游产业为主导,通过促进旅游者和旅游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形成的旅游要素规模聚集的区域。
(二)旅游圈
旅游圈(Destination Circle,简称DC),有时也被称为旅游经济圈,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和产物,也是一种经济地理结构。提出了旅游圈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协调性和效益性等5个基本特征。
(三)跨境旅游圈
跨境旅游圈兼具了跨境旅游合作区和旅游圈的双重功能,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跨境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组成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该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周边国家共同建立跨境旅游圈。
三、云南省开展跨境旅游的条件
(一)先天的跨境地缘优势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
(二)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呈现
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就经过云南境内。近年来,云南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新形势下,以及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动下,努力构建云南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与各邻近国家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云南将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四、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现状
(一)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的前期基礎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努力由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变”这一中心任务,大力推进“两区”建设工作,深化红色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云南省正在推进中老、中缅、中越3个方向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
(二)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的推进
与缅甸毗邻的德宏州瑞丽市是中国较早同意开设边境游的口岸,也是云南与缅甸边境旅游兴起的地方。
五、以构造中缅旅游圈为例
(一)中缅旅游圈概述
中缅旅游圈,是指基于目前中国与缅甸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构建以两国主要景区为核心,以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活动为引线,寻求旅游发展的相互协调和区域联动,促进中缅两国旅游合作良性发展的辐射圈。
(二)中缅旅游合作脉络回溯
中缅民间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发现了从印度输入大夏的四川蜀布及竹杖,从那时起,我国古代商人已经开始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开始经贸交往了。
(三)中缅旅游合作的资源禀赋
中缅两国边界线长2186公里,中国的西藏、云南与缅甸北部、东北部接壤。中缅旅游合作区位条件优越,云南在中缅旅游圈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中缅双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旅游局、缅甸饭店与旅游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云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缅旅游合作论坛”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旅游合作——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动力”,是中缅旅游史上举办的首个旅游论坛,也是中方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近年来举办的首个专题性论坛。地方层面,从2003年9月至今,云南省多地已签订合作协议推进跨境合作。
(五)中缅国家层面的旅游合作
缅甸酒店与旅游部长吴翁貌指出,缅中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互利共赢,也将造福整个地区。缅甸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愿同中国等域内国家深度拓展旅游合作。
(六)中缅旅游圈发展存在的障碍
5.6.1旅游安全是构建中缅旅游圈的首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存在十几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与缅甸中央政府对抗,武装冲突时断时续,至今未得到平息。
5.6.2旅游交通成为中缅旅游圈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缅甸国内旅游文化资源贯穿南北,但是缅甸国内航班航线少,国内仅有仰光机场、曼德勒机场、内比都三个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47机型;近年来,中缅不断合作推进陆路交通建设,但交通运输的滞后依然导致到缅甸旅行的时间长,价格贵,旅游成本高。 5.6.3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缅甸经济维持快速增长态势,过去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8%,但缅甸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国内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46%的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一是受制于历史因素,缅甸的能源部门面临巨大的资金和技术缺口,能源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电力资源短缺。二是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匮乏,通关口岸手续复杂。
5.6.4旅游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缅甸旅游业发展迅速,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旅游行业的缺口不断扩大。一是国际语言旅游人才缺乏。二是高素质导游缺乏。三是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星级酒店急缺的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表现在“量”上,更突出地体现在“质”的差距上。四是旅游技能人才,尤其是中西餐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日韩料理厨师、前厅礼仪接待等人才需求量大,但是供不应求。
六、构造中缅旅游圈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开展旅游区域合作是未来打造中缅旅游圈的发展方向。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我省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战略要求,抓住重大历史性机遇,順应发展、乘势追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的国际化水平。
(二)创新思路、开阔视野,扩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传播影响力。
更加主动地适应旅游需求的新变化,立足优势和特色,积极创新旅游宣传的方式和方法。一是开辟网络营销思路,积极与知名旅游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二是与知名旅游社加强旅游合作,开辟旅游精品线路。
(三)进一步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一步完善跨境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标识(国际语言)、宾馆酒店、免费无线网络建设、电力通信、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招商引进高端品牌酒店和高端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四是服务中缅两国关系大局,构建务实高效的旅游合作机制。争取中缅双方政府支持,推进通关便利化和旅游护照通关便捷化服务;积极申报开通中缅边境旅游线路、中缅跨境旅游线路,共同推进中缅区域旅游通道建设,打造“金三角探秘”、“佤邦探秘”等旅游新名片,积极构建中缅旅游圈。(作者单位为1.云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2.云南省社科院)
一、引言
(一)“一带一路”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结构性矛盾和新一轮产能过剩形成了新的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通过对贸易结构的调整及规则的重塑,试图从多方面限制中国的发展。
(二)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四条,分别是经云贵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经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沙漠丝绸之路”,经蒙古和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经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
二、对跨境旅游合作的解读
(一)跨境旅游合作区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相邻两国或多国在边境双方或多方划定一定国土面积,由双边或多边共同规划管理的以旅游产业为主导,通过促进旅游者和旅游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形成的旅游要素规模聚集的区域。
(二)旅游圈
旅游圈(Destination Circle,简称DC),有时也被称为旅游经济圈,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和产物,也是一种经济地理结构。提出了旅游圈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协调性和效益性等5个基本特征。
(三)跨境旅游圈
跨境旅游圈兼具了跨境旅游合作区和旅游圈的双重功能,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跨境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组成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该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周边国家共同建立跨境旅游圈。
三、云南省开展跨境旅游的条件
(一)先天的跨境地缘优势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
(二)交通区位优势逐步呈现
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就经过云南境内。近年来,云南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新形势下,以及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动下,努力构建云南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与各邻近国家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云南将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四、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现状
(一)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的前期基礎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努力由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变”这一中心任务,大力推进“两区”建设工作,深化红色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云南省正在推进中老、中缅、中越3个方向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
(二)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的推进
与缅甸毗邻的德宏州瑞丽市是中国较早同意开设边境游的口岸,也是云南与缅甸边境旅游兴起的地方。
五、以构造中缅旅游圈为例
(一)中缅旅游圈概述
中缅旅游圈,是指基于目前中国与缅甸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构建以两国主要景区为核心,以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活动为引线,寻求旅游发展的相互协调和区域联动,促进中缅两国旅游合作良性发展的辐射圈。
(二)中缅旅游合作脉络回溯
中缅民间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发现了从印度输入大夏的四川蜀布及竹杖,从那时起,我国古代商人已经开始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开始经贸交往了。
(三)中缅旅游合作的资源禀赋
中缅两国边界线长2186公里,中国的西藏、云南与缅甸北部、东北部接壤。中缅旅游合作区位条件优越,云南在中缅旅游圈构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中缅双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旅游局、缅甸饭店与旅游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云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缅旅游合作论坛”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旅游合作——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动力”,是中缅旅游史上举办的首个旅游论坛,也是中方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近年来举办的首个专题性论坛。地方层面,从2003年9月至今,云南省多地已签订合作协议推进跨境合作。
(五)中缅国家层面的旅游合作
缅甸酒店与旅游部长吴翁貌指出,缅中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互利共赢,也将造福整个地区。缅甸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愿同中国等域内国家深度拓展旅游合作。
(六)中缅旅游圈发展存在的障碍
5.6.1旅游安全是构建中缅旅游圈的首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存在十几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与缅甸中央政府对抗,武装冲突时断时续,至今未得到平息。
5.6.2旅游交通成为中缅旅游圈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缅甸国内旅游文化资源贯穿南北,但是缅甸国内航班航线少,国内仅有仰光机场、曼德勒机场、内比都三个机场可以起降波音747机型;近年来,中缅不断合作推进陆路交通建设,但交通运输的滞后依然导致到缅甸旅行的时间长,价格贵,旅游成本高。 5.6.3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缅甸经济维持快速增长态势,过去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8%,但缅甸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国内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46%的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一是受制于历史因素,缅甸的能源部门面临巨大的资金和技术缺口,能源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电力资源短缺。二是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匮乏,通关口岸手续复杂。
5.6.4旅游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缅甸旅游业发展迅速,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旅游行业的缺口不断扩大。一是国际语言旅游人才缺乏。二是高素质导游缺乏。三是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星级酒店急缺的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表现在“量”上,更突出地体现在“质”的差距上。四是旅游技能人才,尤其是中西餐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日韩料理厨师、前厅礼仪接待等人才需求量大,但是供不应求。
六、构造中缅旅游圈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开展旅游区域合作是未来打造中缅旅游圈的发展方向。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我省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战略要求,抓住重大历史性机遇,順应发展、乘势追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的国际化水平。
(二)创新思路、开阔视野,扩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传播影响力。
更加主动地适应旅游需求的新变化,立足优势和特色,积极创新旅游宣传的方式和方法。一是开辟网络营销思路,积极与知名旅游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二是与知名旅游社加强旅游合作,开辟旅游精品线路。
(三)进一步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一步完善跨境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标识(国际语言)、宾馆酒店、免费无线网络建设、电力通信、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招商引进高端品牌酒店和高端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四是服务中缅两国关系大局,构建务实高效的旅游合作机制。争取中缅双方政府支持,推进通关便利化和旅游护照通关便捷化服务;积极申报开通中缅边境旅游线路、中缅跨境旅游线路,共同推进中缅区域旅游通道建设,打造“金三角探秘”、“佤邦探秘”等旅游新名片,积极构建中缅旅游圈。(作者单位为1.云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2.云南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