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与人交往的恐惧?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小雨今年16岁了,学习认真,成绩一直很好,很受老师的喜爱。可是每次的班级评分,小雨的分数总是很低。同学们普遍觉得和小雨难以沟通,说不上两句话就看见小雨满脸通红然后“逃跑”。老师找小雨谈心,小雨也只是低着头,不停地搓手,说不出一句话来。看到小雨这样,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A不知同学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在台上讲演或面对陌生人时一紧张就容易脸红,其实知道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想改变自己,自如地与人交往,但就是做不到。
  有时同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心里“咯噔”一下,心跳加快,一股热血直往脸上冲,自己难堪不说,还叫别人莫名其妙,常常被别人笑话,致使与人交往时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不敢与人交往,但又渴望与人交往。身体里常常经历着两个不同自我的战争:一个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个则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
  社交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都会感觉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的场合去。有时候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会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
  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给予孩子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让孩子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其实,也大可不必为此过于烦恼,解决办法还是有的,有这方面困扰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以下方法:
  一、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首先,要接受脸红的存在,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要做的是允许它的出现,不去抗拒、掩饰。
  其次,多半容易出现脸红的人是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害怕别人的否定。因此,要做的是进行自信心的训练。
  最后,在预感有紧张的情绪来之前,强迫自己做几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便于放松,只要做到一些就给自己肯定,为自信心的训练打下基础。
  二、系统脱敏法(心理想象训练)
  第一步,要想象一下哪些场景会引起脸红,写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把这些场景按由轻到重排序。
  第二步,找到一个舒适的座位坐好,有规律的深呼吸,让全身放松;找出最轻场景的卡片,想象上面的情景,要尽量逼真、鲜明。
  第三步,如果感觉有点紧张或脸红就停下来,做深呼吸使自己放松;等完全放松后再想象刚才的场景,直到卡片上的场景不再使你感到紧张和脸红为止。
  第四步,按着同样的方法把接下来的场景进行想象。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象,都要以你在想象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脸红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顺利的帮你度过紧张、脸红的尴尬时刻,如果试过以上方法还是感到很困难,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治疗。
  (编辑 李天骄)
其他文献
清晨,我缓缓睁开眼,在从窗外吹来的轻风中醒来。窗外是一棵绿色的柳树,淡淡的阳光斜洒在它身上,在屋内投下朦胧的影子。细长的技条柔柔地垂落下来,娴静地倚在窗沿,宁静而淡雅。  它是否和我一样在想着什么呢?  一阵凉凉的晨风从窗外轻轻翻卷而来,夹杂泥土的芬芳和白绒绒的柳絮。树仍在成长,而这些美好柔软的飘絮,或许就是它成长的低语。  我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它也是在这样一个柔软的清晨,只不过少了柳絮而已。那
任何一家企业要取得持续的成功,就必须清晰判断形势,始终走在市场前头!在中国这个变化快,环境复杂的市场,尤其如此。  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在去年四季度急转直下。怎样处理危机,未来发展怎样,才能走在市场前头?经济有起有伏,面对危机压缩成本、创新出性价比更高的业务,是必须做的。但很多企业容易犯的错误是,短期所做事情,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当时我们判断,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什么成本都可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