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震救灾中情感组织的作用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各类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以情感为联结的中国人,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团结、无私、敬业以及勇气让世界人民所震撼。我们党和政府的救灾方式也相应做出调整,显示出其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引导人们自觉自主的加入抗震救灾队伍,从而实现以情感组织为基础的人本化救援方式。这一方式集中体现为由单纯应急救灾转变为以情感引导为主,政策调节为辅的新形式。对此,一个新的名词--"情感组织"在社会学范畴中也应运而生。本文从情绪、情感以及其它组织方法的角度对"情感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情感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现实要求,对情感组织的未来走向做了简单预期与展望。
  关键词:情绪 情感 情感组织 灾害防控
  
  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即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北东边界,构造断裂活动剧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2010年西南五省区市干旱……2010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显示,2010年的1至6月份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件数同比增长932%,6月份尤甚,高达15倍。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如果我们对这些灾难的原因、影响以及日后的工作做出一个冷静的分析与思考,不难发现之所以中国人民在如此频繁、深重的灾难面前,依然能够乐观团结并肩战斗,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党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挑战面前,变得越发的成熟与自我完善。在面临灾害进行组织救援的过程中,我们的党进一步团结了全国人民,更加人性化的将组织的力量渗透到每一次救灾抢险的现场中去,渗透到每一层社会组织的机体中去。正如最近新闻中出现的这样一个概念-"情感组织",它总结了"情感"在灾难时刻所显示出的非凡力量,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
  然而情感作为一个抽象、零散而复杂的概念,需要经过有组织的、正确的分析与指导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情感组织正是应这一要求而生。本文在对情感和情绪的一系列相关特征、作用和发展的参考基础上,对情感组织的概念、特征以及一些其他的理论要求做了简单的探索。并针对抗震救灾中情感组织的表现总结了启示。旨在揭示情感的重要性以及情感组织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应被广大基层工作者应用起来的必要性。
  一、探索情感组织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一)情感组织概念的界定。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组织情感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态度的一种体验。它表现为好恶、爱憎、美丑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亲疏感、信疑感等。情绪、情感与情感组织三者互相联系,情绪与情感是情感组织的根基与基础,情感组织是情绪与情感作用的体现。情感组织是一种利用情感力量来组织人们行为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情感组织者通过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情感意识来调动和激发积极性,或是抑制和制止消极意识,从而支配人们的行为,达到组织目的的一种策略方法。
  情感组织运用长期积累在心中的感情以短暂的情绪表现出来,兼具情感的价值评价和情绪的外显特征,由于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情感组织也称为感情组织。
  (二)情感组织的特征。基于以上对情感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分析,特总结出情感组织的主要特征。由于情感组织是在情感与情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方法,因此,它的特征也对情绪和情感的特征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它表现在:情感组织具有暂时性;情感组织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情感组织引发行为的多样性;情感组织要求对情感唤醒的力度和强度严格把握,同时情感组织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其他组织方法。
  情感是一种潜藏力量很大的精神体验,它所产生的潜意识深不可测。在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释放的能量会超出行为者平时所表现出的水平。正如在危急时刻,正确的情感刺激会使懦夫变骁勇,然而像利益等有限的刺激,带来的力量往往也是有限的。
  (三)情绪与情感组织的作用。具体到情感组织的作用,可以说是将情绪和情感作用凝聚的过程,组织者通过某种呼吁引发一些共鸣,集中一些思想,引导人们朝向一个目标行动。也就是说情感组织本身具有集中共同情感、引导统一行为的作用,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助于情感作用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情感组织兼具了情感的各大作用,因此除了其本身特有的集中统一作用外,还具有和情绪、情感类似的作用。
  二、抗震救灾中情感组织的表现
  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西南五省市干旱灾难中,处处留有感动,人人流露真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感动中国,震惊世界,表现出的情感尤为强烈。同时,政府作为领导集团,也创新了领导方法,没有用利益吸引,没有用政策强制,而是采用情爱感染的方法,积极引导,团结民众,抗震救灾。在这种情感组织的作用下,取得了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救灾过程中是本着循序渐进的精神逐步实践与应用情感组织方法的。作为"情感组织者",通过强有力的救助措施和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情感组织救援奠定深厚基础。
  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便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2小时,温家宝总理乘飞机赶赴灾区,当日就近调用帐篷5000顶,10天后又在全国再次增调90万顶;救援水、陆、空并进,3天内,来自数万里外不同方向的,挂着北京、广州、青岛、沈阳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护车,按划定分工出现在灾区各县、各镇。无论是灾区群众还是全国人民真正体会到:"政府效率高,政府想着人民"。我们的政府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给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并且政府专门设立全国哀悼日,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向受难同胞表示集体哀悼。这一行动既以寄托哀思的方式对死者进行了慰藉,也为生者增强了斗志,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对伟大祖国及中央政府的信任,它从某种意义上坚定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溯求,并为政府运用情感组织方法对进行国家进行管理这一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情感的支持下,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既没有出现唐山大地震时的混乱,也没有产生往日"趁火打劫"的腐败与贪污,而发国难财的人们在情感监督的隐性制约下也抑制了行动。总的来说,抗震救灾工作由于"情感组织"引导积极行为,制约消极行为的作用而取得重大胜利。政府此次表现出来的高度关切,行动果敢与高效,是令人振奋的,利用媒体透明、客观、及时的宣传,是明智与恰当的,情感组织方法的成效的值得肯定的。
  三、抗震救灾中情感组织的启示
  从这些地震灾难中,我们不仅增加了有关防震、救灾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深化了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政府来说,从中也受到了这些起重要作用的情感组织方法的感悟和启发,尤其是要求方面,受到了三方面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慎重选择使用。情感组织是一种利用情感来激励工作的方法,对其使用要适当选择环境,依照具体情况,并对其使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产生的消极作用做相应的衡量,慎重的选择使用。在需要"硬手段"时坚决放弃使用情感,它的软化与见效慢的特征可能会延误时机或引发更多的副作用。
  (二)把握时机,把握尺度。情感具有暂时性与不可控的特征,情感组织的时机与情感的度要严格把握,并对其后果进行充分的预测,否则错失良机或是情感失衡都会酿成比其他手段更为严重的恶果。
  (三)情感组织者的作用与形象。一个组织中,"首席情感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形象影响着全局动态。人类的模仿本能使其向模范、领导看齐。领导与模范的行为将称为人们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对于调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情感组织方法中,情感组织者一定要有模范带头形象。首先要开拓创新,有所作为,令人们信服于他,而非被权利或地位所威慑;其次,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集体利益为重,要有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最后,尤其是中心组织者,要有虚怀若谷,民主谦和的形象,这样才能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复杂人群打成一片,便于感情的联结与组织。
  四、对情感组织未来趋势的预测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依赖与追求热情呈下降趋势;相反,对精神情感的渴望程度却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在抗震救灾中,到处留着情的影,印着爱的迹,并在情感力量的支撑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因此,曾一度被冷淡的情感研究再次被提了出来,并逐渐受到重视。作为运用情感组织行为的方法,情感组织被专门提出。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这种方法,调动人们的消极情感,煽动情绪,为那些不法组织谋利益,对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对情感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情感的有利影响,也要看到消极情感的副面作用;对于情感组织方法的使用,也要提倡用在积极的方面,坚决抵制将其用于为非作歹。
  在以情感为联结的中国,采用情感做事的事件虽然很多,可正式被应用于工作中的并不十分成熟,但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正在积极的实践与应用它,并不断完善与推进这一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应用与发展。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政府的情感组织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政府积极情感引导下,社会反响强烈,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汇聚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来,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这些表现验证了情感组织的作用、特征以及研究的意义。从现实中人们对情感的重视程度趋势来看,情感组织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新时期我们应努力研究如何更好的应用情感组织正面引导作用的工作方法,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日昌.《管理心理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版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宋雯."略论灾难报道中的情感把握".报刊之友,2000
  作者简介:郭威(1982.8-),陕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学组织部,助理工程师
其他文献
《从心启程》   [韩]金俊基著 季成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5   定价:32.80元    本书以21部跟心理创伤有关的经典电影为案例,关注最常见的失恋、离婚、亲人亡故、地震、交通事故等心理创伤,从病源开始,娓娓道来,指引你重新聆听内心的声音,完成自我疗愈。    如果我们回想起童年时光,在纯真灿烂的记忆之外,还记得有什么烦恼或者忧愁吗?面对无数的现实问题,很多人渴望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