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教育理论渗透科学课教学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一般应用于小学的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将科学作为一项答疑解惑的科目,并且在其中渗透政治思想、德育素材、科学逻辑等内涵。要想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就要渗透思想教育。利用GRACE教育理论,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思想和科学思考的逻辑,健全学生人格。本文通过对GRACE教育理论和科学教学的双重分析,共同探讨可行方案的实施。
  一、GRACE 教育理论概述
  什么是GRACE教育理论?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坚毅(Grit)、担当(Responsibility)、自信(Assuredness)、好奇心(Curiosity)、进取心(Enterprise)这五种人格。而GRACE教育就是五种良性人格的首字母拼写。将这些标准作为教育理念,能促进学生目标、思想、原则、途径、人格的综合性发展,为未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性格基础。
  GRACE教育理论归根究底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立足于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及素质要求,新时代的教育理论,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优秀人格,回归学生性格本源,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正因为GRACE教育是一个深化的过程,并不是单纯地回到原点,所以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秉持以学生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两个基本思想。一方面要多元化地培养学生,以学生的个体感受为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科学的发展。因此,GRACE教育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并不是纯粹的感性产物。除此之外,在GRACE教育中,要配合体验与实践,通过自身感触来渗透知识,这需要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方配合,学生在课堂和家庭中得到不同的GRACE教育培养,对学生的认知及主观意识影响作用也不同。改善传统环境,激发求知欲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价值导向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动力,这就是GRACE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二、科学教学的本质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客观地对待世界,包括人、物、自然,以及知识、情感这些抽象范畴。通常教师在实践科学教学时总会启发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按照认知流程循序渐进地认识新知识;按照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看法,秉持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学习。教师积极地渗透科学教学,对学生來说不仅仅是渗透先进思想的教育,也是培养科学态度、把握知识的举一反三的过程。
  科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其重点在于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态度的范畴,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主动利用理性认识知识本身就是科学态度。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惯性思维是直观地理解题目,特别是对待新知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学生本身会通过直观认知产生即时印象。把这种直观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在学习中优化意志品质,就是科学教学的目的。中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很难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因此,教师将课程依托于实验教学,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结合起来,也是科学教学的应用方式。
  三、GRACE 教育理论渗透科学课教学的方法
  (一)设置问题环节,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思维
  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之一,就是问题环节。课堂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如何设置问题,是值得我们讨论和分析的策略。根据GRACE教育理论与科学教学的结合,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创造一个循序渐进的解答过程,而不要抛出一个简单易懂的问题;要提出具有混淆性的问题,或者是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事物的问题,这样,能养成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也能培养学生逻辑探究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课堂问答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编制题目,在学习“认识自我”时,“以触摸人体与观察人体,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通过口语化的问题提问,且内容也是开放性的、可以让学生大胆设想的,学生就会产生代入性和不同的想法,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二)开展小组合作,辩证地交流各方观点
  科学是需要辩证的活动。在集体教学中,学生因为学习程度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很难掌握所有学生的进程,如果利用GRACE教育和科学教学,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比方说将学生进行分组,组员相互交流所得答案,先进行首次辩论,解决一部分难题,再将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与老师沟通。这样既提高教学效率,也可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课堂氛围也能对学生起到带动学习的作用。如果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答案,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把控和谐氛围,也把控问题探究合理正确地发展。
  (三)创设情境,科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创设情境生动有趣,能起到玩中学的作用,不少学生都乐于参与,也是最好的展示自我的方式。从GRACE教育理论看,创设情境也是培养五种人格的最佳时机,学生通过对行为的模拟与展示,树立良好的品质和观念,这也是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利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得出自我认知,只有自我主动发现知识的内核,才能将知识进行正转换。
  GRACE教育实际上与科学教学思维是息息相关的,要运用GRACE教育理论健全学生人格,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没有GRACE教育作为导向的科学教学同样是无聊的,甚至会曲解初衷。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之成为新型人才。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STEM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STEM152)】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向,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带来重要助力。小学科学作为以科学知识启蒙为核心目标的学科,其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认知兴趣,以及吃透素质教育目标要
本文以“科—工整合”的思路来搭建教学框架,对《设计电路》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从整合设计思路、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汇报方式的选择、实验器材的改进、拓展环节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试教时的一些思考。  一、教材课程分析  《设计电路》是湘科版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3课。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知道了闭合电路的基本概念,本课将引领学生在此基础上根
在科学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并不于在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于概念的挖掘和思维的呈现。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隐形的思维可视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深入、透彻、系统理解科学知识,从而进入有效学与教的良性循环。如何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本文从“看”“画”“说”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思维可视是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局限性而提出的认知策略。它是指通过图画或者分析表等形式,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卓越的内涵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熟练运用教学技能,提升教研、科研的能力。  卓越的小学科学教师就是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科研、科技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超出一般的科学教师。要在小学教学中彰显科学教师的卓越品质,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太看
预习导学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利用多元化预习导学方式,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导学,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使科学课堂实现高效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义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创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订计划、自行实践探究,实现任务的自主完成。“设计教学法”跳出了教科书的框架,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凸显了多学科融合,实现了手脑联动、知行统一。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具有探究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适合“设计教学法”的实施。我在近几
小学科学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是课堂中外显的明线活动,培养学生内敛性的科学思维主要是通过探究性的问题链进行引导,真实有效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真正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这样的科学课堂才能促进学生成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苏教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常见的力”中《浮力》这一课为例,设计出能提高其思维水平的问题链,从而培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以实验教学为依托,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运用适宜方式、基于设计编排等方式,逐步增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发挥实验的真正效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探索,这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提供了途径,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了路径。但目前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中仍存在课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不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从而优化科学实验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验的直观性以及探究能力三方面,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观察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实践性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课前提前安排好实验,学生会提前得知实验步骤,按要求完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效。本文将对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数字化教学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数字化的高精度观察及工具测量的方式,在具有完善交流体系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有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信息化与数字化资源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