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光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周光召从小就对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6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从师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1954年7月,周光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同年8月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1957年春,周光召被国家选派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陆续发表了33篇论文,其中有不少文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后又连续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17篇论文。他的一系列成就,不仅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也使他迅速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1956年,我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在原子弹总体力学的计算中,有个参数对探索原子弹的原理有着重要作用,但计算结果与理论相差很大。1961年,周光召回国,他从炸药能量利用率着手,求出炸药所做的最大功,从理论上证明了用特征线法所作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1964年10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1965年1月,周光召又和其他大部分理论研究人员投入到氢弹研究中,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在1967年6月17日清晨,天空再次升起了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成功!周光召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6年以后,周光召逐渐将他的工作重点转入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他又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7年,周光召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后,把治院方针概括为:“奉行开拓精神,在中国科学院形成民主、团结、融洽、活泼的学术气氛,为科学家们创造一个身心舒畅的工作环境。”这些思想的贯彻,为中国科学院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周光召指导、培养了许多科研人才。他坚持真理,然而从不固执己见,以一种完全尊重客观规律与求实的态度来对待科学,从不凭主观臆断办事,而是按科学的程序先作调查或可行性论证,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根据。他反对形式主义,尊重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位科学家的优良品质。
周光召现任中国科协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科学院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奖”。他现在是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的科学家。
1956年,我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在原子弹总体力学的计算中,有个参数对探索原子弹的原理有着重要作用,但计算结果与理论相差很大。1961年,周光召回国,他从炸药能量利用率着手,求出炸药所做的最大功,从理论上证明了用特征线法所作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1964年10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1965年1月,周光召又和其他大部分理论研究人员投入到氢弹研究中,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在1967年6月17日清晨,天空再次升起了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成功!周光召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6年以后,周光召逐渐将他的工作重点转入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他又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87年,周光召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后,把治院方针概括为:“奉行开拓精神,在中国科学院形成民主、团结、融洽、活泼的学术气氛,为科学家们创造一个身心舒畅的工作环境。”这些思想的贯彻,为中国科学院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周光召指导、培养了许多科研人才。他坚持真理,然而从不固执己见,以一种完全尊重客观规律与求实的态度来对待科学,从不凭主观臆断办事,而是按科学的程序先作调查或可行性论证,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根据。他反对形式主义,尊重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位科学家的优良品质。
周光召现任中国科协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科学院观测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奖”。他现在是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