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必须体现出本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传统的师生观念仍束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以为只有拉大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树立教师威信与地位的思想普遍存在,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加、下面学生鸦雀无声的局面。教师与学生明显缺乏沟通,学生不会对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质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被限制,以至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磨炼意志,积极投身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渐成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教师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看问题,怀“童心”想问题,以“童趣”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自主学习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发挥学生间的互补合作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三、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应试图强调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社会评、教师评。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时代在创新中进步,课改在创新中发展。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持己见,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特的人格,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有了创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学生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传统的师生观念仍束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以为只有拉大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树立教师威信与地位的思想普遍存在,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加、下面学生鸦雀无声的局面。教师与学生明显缺乏沟通,学生不会对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质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被限制,以至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磨炼意志,积极投身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渐成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教师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看问题,怀“童心”想问题,以“童趣”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自主学习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发挥学生间的互补合作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三、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应试图强调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社会评、教师评。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时代在创新中进步,课改在创新中发展。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敢持己见,大胆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批判性,以此来支持他们独特的人格,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有了创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学生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