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秉鉴 不为人知的世界首富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后人对他的评价究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先驱者还是民族败类,你都无法抹掉一个事实,他曾经问鼎世界首富。在最大程度上,是他通过海洋文明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是他让世界知道了一个东方古老国度的富庶与色彩斑斓,他直接或者间接促进了中国贸易的进程。
  他,就是伍秉鉴。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公认的千年世界上以商人身份位列最富有的中国人。
  伍秉鉴(1769-1843年),字成之,商名伍浩官,祖籍福建泉州,后世居广州。
  对外贸易成就伍秉鉴
  伍秉鉴的致富之路是通过对外贸易。早在唐代贞观年间,广州就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当时,中国与南洋及波斯湾地区有六条定期航线,都集中在广州。其中,广州——南海——印度洋——波斯湾——非洲东海岸诸国航线,途径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1686年春,清朝广东李士祯鉴于来华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凡“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当时有13家商行应征,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他们被指定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成为红顶官商。依托对外贸易,当时的十三行富可敌国,其中以潘、卢、伍、叶四族豪门获利最丰。
  1786年春节后,广东巡抚李士祯找到伍秉鉴的父亲,要求其每年向政府交付一定的白银,并以官员身份开展国际贸易。少年伍秉鉴欣喜若狂,他和父亲的生意伙伴直接代理了洋船上的生意以及代替海关向洋船征缴关税。伍秉鉴的旗下汇集了几十家有实力的行商,号称“广州十三行”,他们在特殊政策下做起了自己的合法生意。从这个时候起,少年伍秉鉴素描着自己在之后作为一个世界首富的面孔。
  1801年,伍秉鉴接替去世的父亲伍国莹任十三行怡和行行主。在他接任前,怡和行的贸易额在行商中列第三位。自清政府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来,广州港口作为仅此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每年来广州的外国商船多达40多艘,到十九世纪初,外国商船高达一二百艘,贸易量之大可想而知。洋船给伍秉鉴从大洋彼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因为所有来华外商的货物,以及外商运走中国的货物都得通过这个“广州十三行”,通过伍秉鉴。
  伍秉鉴看着外国商船进入广州港口,知道那里藏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财富秘密。买卖是他的生命,而他的使命就是将地球两端的商品需求联系在一起。当时十三行则是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外商运来的货物要由十三行转卖给其他人,中国出口的货物要由十三行出口,形成了“东南西北中,一齐到广东”的局面。国外进口的毛织品、棉花、香料等,以及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和土布,都要经过十三行之手。于是,伍秉鉴接任行主后便在海外大手笔投资。在他的经营下,伍家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与英商、美商每年的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
  伍秉鉴主要经营茶叶,他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山和巨款,而且在美国投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出口贸易产品就是茶叶,欧洲人对茶叶质量十分挑剔,但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却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都能卖出最高价。
  在当时,封建社会中基本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政府控制了所有资源,或者亲自经营,如历代的盐铁专卖,或者通过商人为自己敛财。商人要做大,必须依附政府,走官商结合之路,甚至官商一体。伍秉鉴对这个潜在的规则自然心领神会,于是花钱在衙门里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位以保平安。同时,伍秉鉴通过贿赂、捐赠等手段与官府建立密切关系。加上善于结好其他行商系,伍家在官府、商界同行、洋人之间左右逢源。至1813年,怡和行贸易额已经跃居行商之首。此后数十年,伍秉鉴一直居于行商的领导地位。
  谦恭豪迈成就伍秉鉴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大商人,无论是晋商还是徽商,都要受皇室和各级官员的盘剥。粤商也不例外,而且还有一点其他商帮所没有的苦难,那就是夹在政府与洋人之间,受这难熬的“夹板气”。伍秉鉴是这种现象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另类”,作为官商,他不仅将上至官府衙门打发的服服帖帖,下至和洋商称兄道弟,豪气冲天,以至于伍秉鉴在官府衙门洋商之间游离自如,一路春风得意,为他成为世界首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史料记载,伍秉鉴本人性格谦恭顺从,以至于有些人认为他胆小如鼠、懦弱无能。其实伍秉鉴的为人诚实、亲切、细心、慷慨,且富有同情心。他广交善缘,与许多国家的商人都建立起了私人友谊,而且彼此信赖。
  伍秉鉴被美国商人认为是一位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他的商业成功与本身的人格魅力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个时候,有一位美国波士顿商人和伍秉鉴的一家下属公司合伙做生意,但由于这个美国商人经营不善,总共欠下了伍秉鉴7.2万两白银无力偿还,因此,这个美国商人客居中国,一直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听说后,让手下立即去了解此事,还把这个美国商人请到自己的家中好生款待着。最后,伍秉鉴拿出那张写有7.2万两白银的欠条,当着这个美国商人的面撕掉欠条并对他讲:“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也是一个诚实的人,只是不走运而以。”
  伍秉鉴的为人之道给他带来了多少财富?到1834年,据伍秉鉴自己统计,他的家产价值共计约2600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4000万两白银。若按当今的价格计算,伍秉鉴创造了相当于3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身家。据考证,伍秉鉴当年的住宅是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的园林建筑,中央的大厅可摆筵席数十桌,能容纳上千个和尚诵经礼佛,其后花园还有水路直通珠江。他拥有一个家仆达500人的大家庭,还有一个种植了“万棵松”的花园。有法国报纸形容,伍家的房产比一个欧洲国王的领地还要大。
  据说,美国波士顿的一艘商船以他的商名伍浩官命名为“浩官号”。在那个时期,伍秉鉴名声远播,他的肖像还在一些和他有过生意来往的美国人建造的官邸悬挂着,美国商人以此来时刻督促自己,学习伍秉鉴的经商之道和为人之道。
  成于官也败于官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立即停止所有“大烟”交易,并在虎门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销烟大举。70岁高龄的伍秉鉴过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因为早在1817年,伍秉鉴担保的一辆美国货轮被清军查出鸦片,伍秉鉴被迫交出罚银16万两,是鸦片价值的50倍。而这一次,伍秉鉴嗅到了战争的气息日益逼近。果不其然,1840年6月的一天,英国人的战船开到了广州城外的港口,战争不期而来!
  一面是自己的国家,一面是自己曾经的贸易伙伴。伍秉鉴成了这场战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只因为他开始无暇顾及自己海外的生意,由自己垄断的贸易在英国人的炮火下也已经湮灭。
  然而,清军还是失败了。失败了的代价就是伍秉鉴为清政府签订的具有奇耻大辱的《广州和约》、《南京条约》,支付了高达210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还在英商的强迫下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从此,十三行垄断地位丧失,英国人的鸦片堂而皇之的从广州港口进入中国。在国人指责伍秉鉴“勾结洋商,走私鸦片”的臭骂声中,伍秉鉴被冠上卖国贼的称谓,在痛苦的挣扎中于1843年9月去世。
  伍秉鉴逝世后,其子伍崇曜继承家业。但由于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已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优势,许多广州行商纷纷破产。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一把大火将十三行各行栈9000多间房屋烧毁,终于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以伍秉鉴为代表的广东行商,也消失在历史云烟中。
  编辑 陈翔
  《商道》杂志QQ⑧群号:287761989
其他文献
北京骗子  如果你在北京碰到一个人,他说关系能上通中央领导人、下连基层派出所。所能办的事情大到升官发财、小到嫖娼被抓,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你可千万别激动,别以为从此碰上了福星,因为他就是骗子。  北京的骗子肯定是以某某重要领导人的亲戚或亲信的面目出现。而且办的事情都是大事,什么政府拨款、副厅要升正厅,处级不要找他,他瞧不上。专用紧俏物质的批文指标,反正是什么难弄他就有什么。而且还特牛,见面时间安排
期刊
在管理工作中,最令人感到困难的莫过于解雇员工了。  ——如果采取行动过于草率,那么会引起很多负面问题。很多情况下,管理者对此考虑甚少,他们相信不用外力的介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问题会自然消失。然而,如果管理者一味地要靠时间来解决问题的话,很多好的员工——管理者渴望留下的那些人也会开始离开,因为他们也会忍受不了。另一方面,被开掉的员工也会认为被解雇是冤枉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被接受时,领导者并没有
期刊
高俊峰计划申请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植树造林最多的人;二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植树造林挣钱最快的人!  他,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老汉,却精心地通过植树造林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已年过半百,却被多家财经杂志推荐为封面人物;他,自称农村老汉一辈子和大地打交道却被《商道》杂志社誉为最值得尊敬的农民企业家;他,从没有过过生日,却要宣布在66岁高调过寿,到时他要申报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
期刊
一组数据  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社会上打工的人占80%,创业的人占20%,因为打工的人都希望能够在创业者的大树下庇荫,过没有多大压力的生活。  一个事实  80年代的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点零用百货,总之是到处流浪。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打工。  80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
期刊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创业就是从摆摊开始的。大学毕业后,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他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是700元,而房租却有2000元之多。刚创业就面临了入不敷出的局面,使那些朋友对这份事业有了动摇和怀疑。此刻,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简。两年马云就干着这么一件有失体面的小生意,但这不起眼的摊贩竟养活了翻译社,组织起了杭州第一个
期刊
什么是宿命论呢? 宿命论是早已有之的一种世界观,最早是源自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宿命论最主要的学说,即是认为在人类诸多的神秘变化的命运现象中,存有一些定数,而这些也可称为必然法则的定数,即是组合世间诸法则的基本力量。  营销人吃的是青春饭、激情饭、行情饭、智慧饭。青春是易逝的;激情不可能永远高扬;行情也在不断地变化;智慧也有落伍于时代的一天。营销人退出职场的一天迟早要来,看似没有终点的奔跑,实际上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近10年来,有那么一种身份在崛起,靠工资能买得起房子、开得起车子、生活处于小康水平,思想意识则为个人消费的现代民众意识,这些人正成为我国中产阶层的主力军,其中的大部分被社会称之为白领。  “白领”一词是绝对的舶来品,康熙字典没有收录,敦煌壁画中没有提示,民间流行口语里更缺乏此类说法。“白领职工”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最早是在国外有这个定义,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
期刊
有一组数字:在中国的农村里,几乎每个村都有几十个老乡外出打工,95%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一年之中95%的时间在车间和租房中度过,95%的话题与生产线和一天的工作有关,经过N年后95%的人还是没有挣到钱……  有形容道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因为中国有近8亿的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57.01%,廉价的劳动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进驻中国土地,于是,一个新名词出现了“打工”。  邓小平的一次改革开放
期刊
No1:闭门造车  天天坐在电脑前发呆,却不知道去线下体验人生。以为掌握了一些网络操作技能就能搞定顾客,却不知道去现实生活中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掌握顾客的心理远要比学习技能还重要。这类人经常会问“顾客怎么总是只问不下单?”之类的傻问题。  No2:差评恐惧症  以为店铺信誉度指数真的很重要,一不小心中了一个差评,就急得团团转,好像人生有些污点就会活不下去了一样。这类人习惯于把人生想象得很完美,特别怕别
期刊
当今民营企业百舸争流,其中有些现象与三国时期颇为相似。  武将的功劳不易被忽视,他们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气吞山河,立功受奖是明摆着的事情。但是,运筹于帷幄之中的文臣们的功绩往往不是当时就被人们所知晓和承认的。一个管理干部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三顾茅庐之前的刘备和白门楼时的吕布就是他们的榜样:那时,刘备的两位兄弟关羽和张飞,不可谓不善战,但几年下来,还不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过街老鼠似的,被人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