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近6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与事件

来源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ODP1148站位1000余个浮游和底栖有孔虫样品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 首次在南海将氧同位素地层学应用到距今约3 Ma前, 并揭示了南海北部近6 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 底栖有孔虫(18O表明南海深层水在约3.1 Ma之前受温暖的太平洋中层水影响较强, 在约3.1~2.5 Ma之间显著降温, 指示了北半球冰盖的形成. 而浮游有孔虫(18O反映的早、中上新世表层水的几次降温可能与南极冰盖波动有关, 只有在约2.2~0.9 Ma之间不可逆转的阶梯状降温才可能是对北半球冰盖形成与增
其他文献
以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DLA-EIAV)感染细胞总DNA及其亲本强毒L株感染马外周血液白细胞中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分段扩增出DLA-EIAV和L株前病毒,并将各段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测序.根据国外发表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核苷酸序列,推导出DLA-EIAV和L株全基因组核普酸序列,经比较分析,DLA-EIAV株前病毒基因组全长8266个碱基,EIAV L株前病毒基因组共有8235
期刊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芦丁和槲皮素对嘌呤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的修复作用.脉冲辐照经N2饱和的含20mmol/L K2S2O8,200mmol/L t-BuOH及芦丁或槲皮素的脱氧核苷酸中性水溶液,几十个微秒内出现芦丁或槲皮素酚氧自由基的瞬态吸收谱,同时先前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的瞬态吸收谱迅速衰减,表明被试黄酮能够快速修复脱氧核苷酸阳离子自由基.对dAMP和dGMP阳离子自由基的修复反应速
期刊
对正常大鼠气管的无载荷状态和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大鼠气管内壁存在压缩残余应变,外壁存在拉伸残余应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明显大于肌肉剪开的张开角,气管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气管的肌肉部分;肌肉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基本不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呈上升趋势,气管张开角与残余应变呈正相关的定量关系.所得结果对深入认识气管零应力状态和残余应变,研究气管为适应所处力学环境产生的气管重建有帮助
期刊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外源性磷脂对兔骨骼肌ryanodine受体/钙释放通道(RyR1)结构的影响,并且测定了有外源性磷脂的RyR1在不同功能状态时高度与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有外源性磷脂的RyR1能更好地保持其完整的结构;AMP和Ca2+共同作用使其Young模量值增加,而表观高度不变.但是,当用其他激动剂或抑制剂作用时,RyR1高度和Young模量值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期刊
苴林群变质杂岩出露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云南元谋地区, 北面与康滇变质杂岩相连. 在详细岩相学观察和对石榴石生长环带细致研究的基础上, 重建了苴林群中十字石-蓝晶石带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该轨迹具如下特征: (1)逆时针方向演化;(2)在进变质初期, 增温幅度大于增压, 尔后逐渐变为增压为主, 最后温压同步达到峰值;(3)在峰期变质后为近等压降温. 其中进变质过程P-T-t轨迹与岛弧岩浆增生密切相
期刊
喜马拉雅山朗塘流域坚景和亚拉降水中δ18O的变化以及δ18O与降水量的关系分析. 在天气尺度下, δ18O随降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离散性. 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随时间而变化. 在季节尺度下, 坚景的δ18O/降水量变化率小于天气尺度下的变化率. 在雨季, 由于大气水汽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成分基本保持平衡,降水的蒸发富集作用较轻. 从而降水中平均稳定同位素的大小并不依赖于取样间隔. 降水量效应的模拟结果
期刊
对采自天目山的柳杉树轮进行交叉定年后,测得树轮的δ13C年序列.经谱分析,树轮的 δ13C变化有与厄尔尼诺事件基本一致的准4.4年的周期.将δ13C年序列去除大气 CO2的影响,利用其附近气象站资料,分析δ13C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天目山地区的树轮δ13C的高频振荡与季节的气温、降水等要素有显著相关,并有滞后效应,此外还与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有一定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重建浙江北部地区的气候
期刊
根据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3个边界层观测基地(改则、当雄。昌都)及相关的卫星、探空、地面等加密观测(IOP)资料,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揭示了高原边界层动力学特征和高原湍流运动规律;发现高原边界层低层风向、风速具有多层次变化特征,高原边界层对流混合层较为深厚,高原边界层大气密度远小于平原特征相联系的高原湍流运动“强浮力”效应。高原深厚边界层Ekman螺线
期刊
中法双方在中扬子区联合调查,于前人侧重研究碰撞造山形成作用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探讨碰撞造山的形变作用.以其形变组合顺序依次分为挤压逆冲隆升-走滑 逃逸流变-引张伸展反转3个发育阶段为依据,将该区碰撞造山的过程划分为初造山 期、主造山期和后造山期3个发育时期.对每个阶段的应力应变轴的变化、节理断裂的 转化以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就武功山、九岭山和雪峰山的实测资料进行阐述,绘出模式, 并对同构造期形成的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