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与分析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除接受常规治疗以外,还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每次0.08 mg/kg,平均(8 h/次)每8小时一次,持续应用3~5 d),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9,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3,P<0.05);在纳洛酮的早期治疗中可有效减少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络酮具有半衰期短、代谢速度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在治疗轻、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及一般临床症状;在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时,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纳络酮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NBNA评分.因此纳络酮可用于治疗不同程度的患儿,是十分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酸异山梨醇组(观察组)和硝酸甘油组(对照组)各60例,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
目的 观察部分拔甲术联合刮匙方法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甲沟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部分拔甲术联合刮匙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甲法治疗,评价两组的干燥时间及痊愈率.结果 治疗组干燥时间为(9.0±2.1)d,对照组为(17.0±3.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8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差异无统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刀(ultrasonic activated shears,UAS)技术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操作和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某院收治并完成甲状腺手术的9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50例运用超声刀技术对甲状腺腺体及血管进行切割、止血,为超声刀组.其余45例接受传统结扎、缝合等甲状腺手术,为传统方法的对照组.结果 传统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14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利尿钠肽和C反应蛋白在心脏术后对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同仁医院心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共有224例进入该研究,在术前1d,在手术结束当刻和术后6、12、120 h采集患者血样,进行检查.术后对其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严重的心脏意外事件主要包括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再次行心肌血管重建术意外心源性死亡.应用回归曲
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TDP)穴位照射在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抗感染对症支持以及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DP穴位(大椎穴、左右定喘穴)照射.两组疗程均为5~10 d.观察两组的疗效、症状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在胫骨远段关节外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骨折端远端及近端小切口,间接闭合复位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关节骨折.结果 40例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8个月(10 ~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根据Johner-Wruhs评分的标准,优23例,良14例,中2例,差
目的:探讨使用小儿止哮胶囊结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采用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表和肺功能仪测量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3个月前后的生命质量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
目的 研究与探讨阿奇霉素(希舒美)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7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给予口服希舒美治疗,对照组68例给给予口服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判定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
目的 对比分析软通道微创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方法 统计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21例,其中软通道微创75例(A组)、小骨窗开颅46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A组再出血率为6.6% (5/75),B组为10.86% (5/46),A组再出血率低于B组,两组间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通道微创与小骨窗开颅术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
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脑脊液中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