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大理烟草种植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是一个“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乐土以居,佳山水以游”的地方,被人们誉之为“奥区奇甸”。它是人类理想的劳动生息之地: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美丽、丰富、神奇的大理,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清代大理文人马恩溥在其《大理形势说》中赞道:“五金皆出,五谷皆熟,鱼盐蔬果足于供,牛羊鸡犬易于畜。”大理,真可谓是“物华天宝。”正因有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因而成就了大理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
  烟草,属茄科植物,原产地为美洲,如今亚洲则已成了烟草的大本营。烟草非中国乡土植物,传人中国之后,先后被称为淡巴菰、烟草、烟酒、金丝醺、相思草等名。就烟草来说,古人云:“神农未品,仲景失笺。”这说明最具权威性的《神农本草经》和汉代名医张仲景,都不知烟草为何物。而且吸烟习俗,唐宋间骚人墨客何以不纳入诗文?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何以不载?也让人不解。但由此观之,不难得出:明代以前我国尚无吸烟习俗。服食烟草的历史,在中国并不太久。因此清代诗人潘奕隽才在其《菩萨蛮·咏烟草》中发出:“何人种出相思草?依人欲化情丝袅。赋到淡巴菰,翻书故事无”的感叹。福建莆田人姚旅,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所著的《露书》一书,为现存的中国第一本记载烟草之书,书中载:“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日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烟草传人中国的时间,目前较为统一的看法认为是在明万历年间。万历年间为公元1573年至1620年,其间共计48年,因此烟草传入的具体时间较难确定。
  大理烟草种植始于何时,众说不一,至今亦尚无定论。近年,在大理州巍山坝子东山、西山地区,先后发现一批元、明时期的火葬墓群。在巍宝山乡大楼坊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随葬品据称为青釉瓷烟嘴。如若这一出土文物确系烟嘴,并且年代准确无误,那么中国烟草的历史当得重写。然而,这一出土文物是否为烟嘴,尚不能断定。即使确定为烟嘴,那也还不能据此确定早在元明时期大理就有烟草种植。因为有吸食,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种植。吸食与种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何况这只是一孤证罢了,还需有史料为之佐证才行。此外,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介宾(公元1563年-1640年),号景岳,在其成书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景岳全书》中对烟草的医疗价值有一段记载:烟草“用以治表,善逐一切阴邪寒毒,山岚瘴气风湿,邪闭腠理,筋骨疼痛。诚顷刻取效之神剂;用以治里,善壮胃气,进饮食,祛寒滞阴浊,消膨胀宿食,止呕吐霍乱,除积诸虫,解郁结,止疼痛……金丝烟者,力强气胜为优。求其服食之始,则闻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故,则众皆服烟。由是遍传,而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近年,则有人据此认为“大理州应属服食烟草的发祥地之一。”(见云南民族出版社《大理州烟草志》)笔者认为这一论点,亦值得商榷。
  《景岳全书》中的这段记述,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是从烟草的药用价值方面来说的,并非记载历史。因而,在这段文字中有些地方应加以明确。首先,“求其服食之始,则闻以征滇之役”一句。查明代“征滇之役”有二:一是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对云南出兵进讨。十二月,三十万自湖南而人,下普定,克普安,于曲靖白石江,一举击败梁王,俘主帅达里麻。乘胜进军入昆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初,分兵向临安、大理,平定云南大部分。二是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任法,“欲尽复其父故地,称兵扰边”,侵夺孟养、南甸等土司地,又破缅甸,侵及孟定、干崖、腾冲、保山、孟连、湾甸、景东等地。于是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王朝派王骥“三征麓川”,遏制了思任法、思机法的势力,思氏后裔退据孟养,勒石于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畔,上刻“石烂江枯,尔乃得渡”,不准其越江东进,与其他土司争扰。由于《景岳全书》是医书,并非史书,书上所载,其时间、地点均不明确,因而以之作为大理地区服食烟草的历史依据,是不足为据的。“三征麓川”之后百余年,张介宾才著此书,而其仅据传闻以证烟有避瘴之功效罢了。传闻不能当作信史,这是普通常识。若依此说,大理有诸葛亮以烟草避瘴的传说,那么远在诸葛亮南征时,大理即有烟草了。其次,“由是遍传,而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从中更可看出,大理并非烟草之原产地。如若明代烟草已传人大理地区,“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那么,大理古代方志之中定有所载。那又为何遍查现存的明代大理方志,如: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李元阳纂修的《大理府志》,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庄诚纂修的《万历赵州志》,成书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艾自修纂修的《重修邓川州志》等志书,均无所载。更何况古代的“西南”,并非就仅指大理而言。关于烟草的烟路历程,其实张介宾在其《景岳全书》之中,早已说得清楚明白:“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然总不若闽中者。”
  明代大理是否有烟草种植,虽说至今尚无文字资料可考,但明代大理就有烟草种植那也是极有可能的。据明万历《云南通志·兵食志》载,明军平定云南后,先后在大理设置大理卫、洱海卫(今祥云)、蒙化卫(今巍山)、大罗卫(今宾川)、鹤庆御(隶大理卫)、永平御(隶永昌卫),实行卫所屯田制,汉族官兵的大量进入大理,除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外,同时也会将烟草的种植技术带人大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相关的史料。
  至于大理何时种植烟草,仅凭目前的资料尚难断定。但烟草是外来物种,这是可以说明的。
  大凡土生土长的任何事物,都会有本民族语言的称谓。大理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如“酒”,白语读音为“资”。“茶”,白语读音为“早”。对一些外来物品或新生事物,白族往往以原称谓称之,只不过稍作白语音变而已。从白语称“烟草”为“烟”来看,大理地区的烟草,当为引进的外来物种无疑。正如清人吴大勋在《滇南见闻录》中所载:“蔫亦作菸,俗作烟,本名淡巴菰。夷地草也。初植于闽,今则遍天下尚之,滇省各郡无处不植蔫。”
  目前所见有关于大理烟草的文字资料记载最早者,当为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蒙化府同知蒋旭所纂的《康熙蒙化府志》一书。   《蒙化志稿》载:“蒙化,南诏发祥故墟。”巍山,古称“邪龙”,又名“蒙化”。在《康熙蒙化府志》一书“物产·食货”一项中,已载有“烟叶”之名目。由此观之,大理至迟在清康熙三十七年即有烟草种植,并已形成市场。巍山有着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除地方志所载之外,巍山县巍宝山文昌宫(俗称龙潭殿)文龙亭壁上绘制的清代《松下踏歌图》壁画,也有力地印证了蒋旭《康熙蒙化府志》中关于“烟叶”的记载。
  巍宝山位于巍山古城东南面约10公里处,主峰海拔2569米,东连五道河,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北望点苍山。山势挺峻,古树葱茏,地涌青霞,花放异彩,人谓山有宝气.故名巍宝山。巍宝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巍宝山文昌宫,俗称龙潭殿,位于巍宝山前山,是前山的中心殿宇。始建于汉代,初为当地土著民族祭龙的龙王庙,清初成为道观。龙潭殿是一个清幽、宁静的地方,以“龙池秋月”的景色和《松下踏歌图》而闻名。殿的天井中有一碧波粼粼,清可见底的“龙池”,池中耸立着一个叫“文龙亭”的六角亭阁。亭的四壁之上绘有八幅壁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松下踏歌图》。这幅宽约100厘米,长约120厘米的“踏歌图”,画中共画有30余人,人物有官有民,男女相杂,形态各异,动作形象,线条清晰。用黄、黑、赭、蓝、绿、白等多种色彩绘制而成。难得的是画图中透出了与大理地区种植烟草相关的信息。画图中除画有一男子口含长烟杆边吸烟边踏歌的动人舞姿外,还有一男一女用长烟杆正在借火的情景。这一清代文物表明,至迟在清代用长烟杆吸草烟已成为大理地区民间的一种时尚,而且烟草已成为热烈欢快的打歌场上的助兴之物。此幅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距今200余年的民俗壁画,恰好是清人蒋旭在《康熙蒙化府志》中关于“烟叶”记载的生动说明。
  如今,这幅“踏歌图”成为研究清代巍山民俗、少数民族壁画艺术、传统歌舞踏歌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反映大理地区烟文化的难得资料。该壁画摹本曾于1983年参加云南少数民族壁画在京展出,获得极高的评价。
  从现有的资料看,大理地方史料中与烟草相关的资料记载还较多。如: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编的《剑川县志》中,“食货”一项亦有“烟草”的记载。
  在宾川曾家庄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的古墓中,出土了“铜烟锅”一支。
  弥渡县文化馆馆藏文物中,有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琥珀、玛瑙、刻瓷鼻烟壶九个。
  据弥渡天目山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的张氏墓碑和《云南县志》所载,弥渡县城南有个村庄。则以栽种晾晒烟而得名,曰:“烟园村”。
  这些文史资料表明:大理地区种植和吸食烟草的历史悠久,有着极为深厚的烟文化积淀。
  大理本地种植的烟草,为晾晒烟,俗称“土烟”。大理不仅有着悠久的烟草种植史,而且所产烟草亦负盛名。其中较著名者有:大理产的南门烟、云龙产的天登烟、巍山产的南门外烟、南涧产的阿朵乐烟、剑川产的朵格烟、永平产的马板河烟等。
  烤烟,是后来因调制方法的不同,从晾晒烟中派生出来的又一个品类。因烤烟为1869年美国佛吉尼亚洲人所发明,所以又称为“美烟”、“佛吉尼亚烟”。由于晾晒烟不宜作卷烟之用,而烤烟则色泽香味具佳,宜作卷烟之用,故烤烟得以迅速推广。1931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应南华烟草公司经理毕近斗之请求,以《云南省政府第十八号令》责令试验种植,大理州的弥渡、宾川两县即在其中。开初之时.烤烟在大理州种植面积较少。1942年后,云南大力发展烤烟,大理地区的烤烟种植县大有所增,种植面积亦有所扩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烤烟生产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烤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云南烤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大理州成为云南省烤烟主产区之一,并荣获“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地区”称号。
  大理,烟资源非常丰富,烟文化历史悠久。
其他文献
书店对我来说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里边有我怎么也看不完的风景,书店的每一个角落,每个角落里的每一本书都能吸引我的目光,都能让我驻足。  书店像一个有着许多新老朋友的聊天室。只要我愿意,每一个朋友都不会拒绝和我聊天,我于静默中倾听着他们的娓娓讲述:有人生、有艺术、有哲学、有自然科学……有的朋友能让我共鸣,共鸣中我和他们热烈地交流,有的朋友我不以为然,但是他们依旧友好。  在书店短暂的时光里我能看到许多巨
期刊
2008年5月19日14:28分  历史,将永远铭记——  那面曾被无数英烈鲜血染红 的五星红旗  那面曾在海内外华人泪眼中  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  那面曾在昨天今天和明天  都团结着中国人托举着中国 人的信心和勇气  引领着中国人不畏任何艰难 险阻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五星红 旗  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 的三天  将在天安门广场和中国驻外 使馆等地  向中国四川汶川“5.12”特大 地
期刊
汶川 映秀 北川 绵阳  对于多数的中国人来说  在2008年5月12日14点 28分8.0级大地震之前  是平淡而又平常的地名  平淡如茫茫人海中  那些普普通通的面庞  平常如中国辽阔版图上  那些安然若素的河山  因为八级地震  所有人的目光  立刻聚焦巴蜀大地——四川 汶川  关注灾情,关注同胞  关注那里兄弟姐妹的生死存亡    房屋倒塌  道路阻塞  水电损毁  通讯中断  人,血肉之
期刊
站起来吧,站起来  再痛也别轻易说放弃  再苦也得咬紧牙关  我们和你们  是千百万人中的一个父亲或 母亲  我们和你们  是千百万个家庭中的一个家庭  我们都是同饮长江水的同胞  中华民族是我们光荣的称号  在祖国血脉相连的土地上  有一种爱是感天动地的力量  从废墟上站起来  大地震怎能压垮中国人的脊梁     熟悉或陌生的人们  你们曾经居住在汶川  当大地露出狰狞  一所又一所学校夷为平地
期刊
哦,  你归来了  你可听到清晨小鸟儿啁啁的 歌声  湛蓝的天空中点缀朵朵白云  你可看到西山少女仰卧天际  秀发飘逸海埂之滨  你可听到苍山十八溪  欢快的鸣唱  极目叶榆泽的风帆水影  你可感受到天籁中清  妙的心灵之弦和音  抑或是崇圣寺的钟鼓齐鸣,  哦!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放飞你的好心情吧,  给你思想的野马插上翅膀,  任由它在时光中翱翔升华,  再升华,  直至涅槃。  
期刊
曾经孕育了中国红色革命成功的农村,曾经支援了现在仍支援着广大城市的农村,农业的现状,农民的现状,时刻牵动着共和国敏感的神经。于是,2003-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的1号文件,所关注的都是“三农”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1号文件,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党中央、国务院寤寐以求的,是怎样尽快地让农民富起来,过上幸福生活。其关键是:惠农。国家免征特产税,免征农业税,莫不
期刊
我是妈妈用生命孵化的春蕾  我的脸庞绽放着妈妈甜甜的 笑靥  我的瓣上生长着妈妈缤纷的 梦幻  我要用这片漫山的芬芳  饮醉妈妈梦中的花园     我是老师用智慧点燃的火炬  我的胸腔搏动着老师激越的 心跳  我的肩头担负着老师凝重的 嘱托  我要用这把熊熊的烈焰  融化喜马拉雅千年的雪峰     我是兵哥哥从暗夜里掘出的 星辰  我的脉搏奔涌着志愿者沸腾 的热血  我的手中攥着一个民族积淀 的深
期刊
海东开发,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或许,文化还是开发之魂。为了魂魄附体,建议守住海东的山水优势,守住海东的文化遗存。“保护”,过多强调了人的主动和能动。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面对可供凭吊先祖先民的文化遗存,宁可多一点敬畏和谦卑,少一点骄纵和专横。  守住海东的山水优势  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苍山洱海,是大自然在云南西部和中国西部的一卷山水巨画杰作。海东与苍山洱海面对面的地理位置,是观赏和纵览这幅长卷
期刊
徐霞客一生有重友谊的高尚品德。他不仅醉心于山水,而且广交四方名流。他的朋友黄道周说他“游满天下,所交多一时贤豪长者”。母亲王孺人从小就教导他:“男子生而射四方,远游得异书,见异人,正复不恶。”意思是,男子汉就要游走四方,因为走得远才能见到奇书,遇见奇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母亲的教导,使他自小就养成“好奇人”,“有相向慕者,即草履叩扉,袖中出半刺投之,一揖登堂,便相倾倒”的性格。即知道有仰慕的奇人
期刊
题记:如果说生命是一只蝶,蛹只有勇敢地冲破它的茧,才能绽放出它的美丽,在我的期冀里,大理音乐就应该像蝶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享受破茧那一刻的美丽。    时间:2009年12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  主持人:《大理文化》编辑左家琦   话 题:大理音乐的现状、困扰和解决机制。  谈话人:杨红斌,大理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大理州音乐家协会主席。  张 涛,大理学院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