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尺,更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便成为必然要求。因此,大学必须利用其在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战略地位,率先构建和谐完善的体系,成为社会的先导。而大学的发展战略,则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石。大学发展战略就是大学在发展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全局性胜利或者双赢的策略,是试图解决学校发展中的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影响长远的基础性问题,是着眼未来的谋划,把握未来的方向,实现宏伟的目标的途径。大学发展战略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机制、大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详尽系统的制定,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迫切性
首先,现在大学都追求卓越的全球性地位。当今人类社会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中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各大学掀起了追求卓越、创办一流大学的声浪。政府也支持建设重点大学的计划,但基本上是偏重于支持重点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这种片面倚重重点大学、倚重理工科科研的“追求卓越”风潮,致使一些大学唯世界顶级名牌大学马首是瞻,忘却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办学基础,片面追求高定位,重视自然学科建设,其他学科齐全化,轻视人文学科,因此削弱了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
其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资源紧缺。政府资金投向偏爱高层次的大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对地方性教学性和职业性院校支持力度不够,却采用统一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去评价我国几百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本科高校教学。目前,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由于基本上没有国家拨款,收费普遍高于公办研究型大学的收费,而且追求“升格”为本科院校,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矛盾。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混乱,使得一些大学的功利性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指出,为了创收,我国很多大学,甚至一些重点大学拼命的做一些大众化的事情,又是搞成人教育,又是办高职,又是搞自学考试,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减弱。
第四,对于大学自身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一些学校争先恐后追求“升格”,反而削弱了自身的文化层次性;一些学校脱离实际,办学定位高,削弱了学校文化性;一些学校追求“大”,无规划地并校,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影响了核心竞争力,一些学校追求“综合齐全”,平均用力,反而削弱了原有学科的实力,使自身失去个性和特色。
二、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基点与重点
在对当前教育有了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找准基点,合理定位
在战略选择过程中,注重大学的合理定位是大学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大学应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展望未来教育的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客观理性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战略的核心、重点以及基点。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明确指出,要根据大学的历史、办学中形成的优势、特点和不足之处,同时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在地区的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Alison F·Richard)也有同感,她说:中国的大学和体系目前正飞速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可能产生更多的一流大学。不过,不需要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大学变成一流大学。在美国,一个州有一个旗舰大学就可以,其他的大学则有自己的定位。如何把资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很重要,但更需要考虑的是战略问题,要使不同大学承担不同的职能。
在合理定位时,应注意两点:首先,在理念上避免盲目追求综合化。虽然现在很多有竞争力的大学都是综合性的;综合性大学的确有利于建设一流大学,但一流大学并不等于综合大学,许多专科大学照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有一些专业性的学校,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它们规模不大,也不是综合性的,但却享誉世界。在中国的上海浦东,有一所中国和欧联体共同办的一所学院,叫作、中欧管理学院,它连续三年排名在世界同类大学的前一百强。这启示我们,学校的定位正确至关重要。学校的定位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才能实现多元化发展。中国的大学只有以追求多样性为指导,才能把宝贵的资金用于建设优势学科。其次,积极吸取社会的正确引导。大学在制定办学理念及制度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大学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对大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大学经过合理分析,积极吸取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来促进自己的发展。2002年,香港大学对自己的作用和面向市场进行定位,与各大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借此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一所综合性的、以研究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地位的大学。这就是大学密切联系社会企业的“相互作用”的效果。
(二)确定方向,凸现特色
—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必须呈现多样性,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不同的大学必须拥有自身独特的品位,才能保证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多元性的发展。大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和功能上。
一所大学要想形成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是一所大学中相对最稳定的因素,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国内外著名的大学无不如此,或发展历程艰苦卓绝或名人主校。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大学才能形成特色。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大学不但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而且形成了激励清华人前进的清华精神。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是:“对学术的研究比较执着,对实际政治比较冷淡;它是一种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种认真奋斗,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对事,它代表谦虚自律,容忍异见,相互合作的民主素养。”中国近代史专家苏云峰指出:“一般所谓清华精神,实际上是校园自然与人为环境的产物,也是梅氏个人人格的化身。洪堡大学之所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史的里程碑,就在于她经受住历史的磨练,在于她能彻底改变中世纪传统的办学模式,率先确立了科学与民主在大学中的地位,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
大学的功能主要指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一所大学的校训、校风最能体现她自身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功能。所谓校训,就是一所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高度概括。国内外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如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中 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等。这些校训如一张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将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清晰地展示给世界。所谓校风,就是一所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良好而独特的校风能为青年学子的学习方向培养良好的氛围,进而得到社会认可。
(三)拓宽视野,面向世界
首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一直以来,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在其发展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各项其他职能都是这项智能的派生。但是随着全球化、多元化文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齐备的高素质人才。而现实是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作用。因此,现代大学要改变以往的单纯的传授专业知识的局限,应对学生实施全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吴国平学者给出过定义,就是具有以下的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清晰的沟通能力,合适明确的判断能力,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能力。全方面教育强调培育学生的真才实学,兼通科学与人文,能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能力。“才学通天人,睿智识古今。”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这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它在严格保证了人学新生的质量之外,与美国许多大学不同的是,它对于大学本科生前两年的学习是严格的,学生必须学习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经典文理课程,包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柏拉图等经典著作,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教学与研究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大多只是系统地传授灌输知识。这种方式虽然保障了知识的传授,却在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研究创新精神。许多学者认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探索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对此也非常认同,同时认为通过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不仅对研究生,对本科生也尤为重要。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是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具有培养较强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拔尖人才的传统。现在则更是强调加强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1996年开始推广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鼓励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生跨专业选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此外,还倡导和鼓励推动名师上讲台面向本科生授课。由此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性和动手能力的人才。
一、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迫切性
首先,现在大学都追求卓越的全球性地位。当今人类社会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中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各大学掀起了追求卓越、创办一流大学的声浪。政府也支持建设重点大学的计划,但基本上是偏重于支持重点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这种片面倚重重点大学、倚重理工科科研的“追求卓越”风潮,致使一些大学唯世界顶级名牌大学马首是瞻,忘却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办学基础,片面追求高定位,重视自然学科建设,其他学科齐全化,轻视人文学科,因此削弱了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
其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资源紧缺。政府资金投向偏爱高层次的大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对地方性教学性和职业性院校支持力度不够,却采用统一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去评价我国几百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本科高校教学。目前,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由于基本上没有国家拨款,收费普遍高于公办研究型大学的收费,而且追求“升格”为本科院校,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矛盾。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混乱,使得一些大学的功利性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指出,为了创收,我国很多大学,甚至一些重点大学拼命的做一些大众化的事情,又是搞成人教育,又是办高职,又是搞自学考试,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减弱。
第四,对于大学自身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一些学校争先恐后追求“升格”,反而削弱了自身的文化层次性;一些学校脱离实际,办学定位高,削弱了学校文化性;一些学校追求“大”,无规划地并校,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影响了核心竞争力,一些学校追求“综合齐全”,平均用力,反而削弱了原有学科的实力,使自身失去个性和特色。
二、制定大学发展战略的基点与重点
在对当前教育有了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找准基点,合理定位
在战略选择过程中,注重大学的合理定位是大学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大学应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展望未来教育的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客观理性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战略的核心、重点以及基点。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明确指出,要根据大学的历史、办学中形成的优势、特点和不足之处,同时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所在地区的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Alison F·Richard)也有同感,她说:中国的大学和体系目前正飞速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可能产生更多的一流大学。不过,不需要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大学变成一流大学。在美国,一个州有一个旗舰大学就可以,其他的大学则有自己的定位。如何把资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很重要,但更需要考虑的是战略问题,要使不同大学承担不同的职能。
在合理定位时,应注意两点:首先,在理念上避免盲目追求综合化。虽然现在很多有竞争力的大学都是综合性的;综合性大学的确有利于建设一流大学,但一流大学并不等于综合大学,许多专科大学照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有一些专业性的学校,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它们规模不大,也不是综合性的,但却享誉世界。在中国的上海浦东,有一所中国和欧联体共同办的一所学院,叫作、中欧管理学院,它连续三年排名在世界同类大学的前一百强。这启示我们,学校的定位正确至关重要。学校的定位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才能实现多元化发展。中国的大学只有以追求多样性为指导,才能把宝贵的资金用于建设优势学科。其次,积极吸取社会的正确引导。大学在制定办学理念及制度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大学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对大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大学经过合理分析,积极吸取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来促进自己的发展。2002年,香港大学对自己的作用和面向市场进行定位,与各大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借此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一所综合性的、以研究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地位的大学。这就是大学密切联系社会企业的“相互作用”的效果。
(二)确定方向,凸现特色
—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必须呈现多样性,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不同的大学必须拥有自身独特的品位,才能保证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多元性的发展。大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传统和功能上。
一所大学要想形成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于其他大学的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是一所大学中相对最稳定的因素,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国内外著名的大学无不如此,或发展历程艰苦卓绝或名人主校。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大学才能形成特色。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大学不但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而且形成了激励清华人前进的清华精神。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是:“对学术的研究比较执着,对实际政治比较冷淡;它是一种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种认真奋斗,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对事,它代表谦虚自律,容忍异见,相互合作的民主素养。”中国近代史专家苏云峰指出:“一般所谓清华精神,实际上是校园自然与人为环境的产物,也是梅氏个人人格的化身。洪堡大学之所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史的里程碑,就在于她经受住历史的磨练,在于她能彻底改变中世纪传统的办学模式,率先确立了科学与民主在大学中的地位,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
大学的功能主要指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一所大学的校训、校风最能体现她自身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功能。所谓校训,就是一所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高度概括。国内外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如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中 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等。这些校训如一张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将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清晰地展示给世界。所谓校风,就是一所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良好而独特的校风能为青年学子的学习方向培养良好的氛围,进而得到社会认可。
(三)拓宽视野,面向世界
首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一直以来,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在其发展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各项其他职能都是这项智能的派生。但是随着全球化、多元化文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更需要一专多能,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齐备的高素质人才。而现实是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作用。因此,现代大学要改变以往的单纯的传授专业知识的局限,应对学生实施全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吴国平学者给出过定义,就是具有以下的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清晰的沟通能力,合适明确的判断能力,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能力。全方面教育强调培育学生的真才实学,兼通科学与人文,能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能力。“才学通天人,睿智识古今。”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这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它在严格保证了人学新生的质量之外,与美国许多大学不同的是,它对于大学本科生前两年的学习是严格的,学生必须学习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经典文理课程,包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柏拉图等经典著作,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教学与研究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大多只是系统地传授灌输知识。这种方式虽然保障了知识的传授,却在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研究创新精神。许多学者认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探索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对此也非常认同,同时认为通过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不仅对研究生,对本科生也尤为重要。把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是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具有培养较强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拔尖人才的传统。现在则更是强调加强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1996年开始推广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鼓励所有非毕业班的本科生跨专业选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此外,还倡导和鼓励推动名师上讲台面向本科生授课。由此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性和动手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