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轴理论视角下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环纳木错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依托点轴理论,从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乡土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科学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等措施来完善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点轴理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纳木错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要素总是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积聚形成“经济点”,从区域旅游的角度来看,即是指区域內的景点、城镇等区域经济增长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区域的“经济点”在不断增加,而且“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交换而连接在一起,如交通路线、水源供应线和通信干线等,形成“轴”,“轴”是连接经济“点”的“基础设施束”,轴线上的人员、产品、信息等与附近区域的生产要素相结合能够产生新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本文称之为“发展轴”。
  2019年,西藏旅游总收入559.28亿元,占西藏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总量的33%,旅游产业已然在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纳木错国家公园2012年成立,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其旅游资源丰富,是进藏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但是,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在经济“点”和“轴”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诸多不足,不仅给游客在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带来很多不便,而且也会影响游客在旅游中的感官体验,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一、环纳木错地区概况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位于拉萨市的当雄县和那曲市的班戈县之间,其中湖面的40%在当雄县,60%在班戈县,环纳木错的主要乡镇有宁中乡、纳木湖乡、尼玛乡、青龙乡、保吉乡、德庆镇。纳木错湖的东侧是常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侧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西侧是广阔的湖滨,北侧是和缓的高原丘陵,纳木错湖被四周的山脉、草原、丘陵环抱其中,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藏北草原上。环纳木错地区是天然的牧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见表1),包括藏野驴、獐子、狗熊、旱獭、藏狐狸、岩羊、狼、黑颈鹤、斑头雁等野生动物70余种,其中哺乳动物20余种、鸟类40余种、有蹄类和啮齿类均为5~7种。另外,纳木错拥有多种类型的湿地生态资源,包括沙质湖岸、湖岸湿草甸、湖边沼泽等。同时,纳木错作为西藏的圣湖之一,也是佛教圣地,多加寺、恰多寺、古琼寺和扎西半岛上的扎西寺环绕纳木错,可以说环纳木错地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二、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环纳木错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体现在饮食、住宿、交通等方面,软件设施具体体现在文化、管理、服务等方面。对于游客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让游客满意的服务,不仅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感官体验,而且也会影响环纳木错旅游的口碑。
  (一)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经济点”和“发展轴”的配套设施不足,开发程度低
  环纳木错湖旅游的规模虽然比较大,但是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首先,景点和居民聚居区的乡镇配套设施不足、开发程度较低,在景区和乡镇缺少游客接待设施,未构建起完整的水电供应网,通信工程建设相对较差,缺少吃、住、购、娱等基本条件,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纳木错湖远离都市,距离拉萨市240 km,虽然已经修建了环纳木错湖的公路,但是因为当地地形比较复杂,环湖公路的交通环境依然较差,未构建起完善的交通网络,相应的交通标识也不够明确,甚至有缺失。另外,由于在每个居民聚居区以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缺少必要的交通指示和连接,使得游客只能通过手机导航和下车询问的方式到达目的地,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2]。再次,在住宿方面,由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环纳木错湖地区的民宿和酒店未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加上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民宿和酒店的住宿条件较差。另外,因为环纳木错湖旅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旅游淡季会出现住宿设施的更换时间较长和卫生状况不佳的问题,很难给游客带来优质的旅游体验。最后,在饮食方面,环纳木错湖地区的餐馆较少,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餐饮的提供者主要是当地的牧民和川菜馆,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由于卫生环境和价位太高使得游客难以享受到良好的餐饮服务。
  2.“经济点”和“发展轴”配套的软件设施现状
  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是景区发展的源泉。而且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发展不仅要给游客带来感官上的直接享受,而且也应该把地域性的特色文化传达给游客,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实自己的心灵,这也应是景区的生命力所在[3]。首先,在环纳木错湖区域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管理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这些行业鱼龙混杂,标准不一,出现欺客、宰客现象。例如,购买纪念品,当地还没有专门的销售纪念品的场所,很多游客只能在景点门口的小商贩购买当地的特产和纪念品,而有些纪念品不仅质量一般而且很难体现出当地的特色,从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很多餐饮和住宿行业是当地牧民自发经营和管理的,由于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又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多是提供家庭式的服务,在很多方面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最后,环纳木错湖的景区和景点给游客带来的仅仅是处于“原始”阶段的感官上的享受,未把相应的人文历史融入游客的体验过程中,很多游客到纳木错湖旅游只知道天很蓝、水很绿,关于念青唐古拉山的传说和保吉山的传说却未曾听说过。   (二)环纳木错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仅会影响纳木错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会限制环纳木错地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一是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有序性和可进入性。一方面,环纳木错湖路线上和景区里设置的停车场较少,很多旅游车辆是临时停在路边,有的甚至开往湖边,无序的停车在旅游旺季时不仅会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会给游客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另一方面,环纳木错旅游的游客一般通过乘坐旅游大巴和自驾游的方式进行旅游目的地,由于当前交通网络不健全,虽然环纳木错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大巴一般把车停在路边或者景点之外,很难深入景区内部,游客也只能通过“远观”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二是很难给游客带来高质量的旅游体验,限制当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很多游客到纳木错旅游不仅为了感受美好的生态风光,而且身体和心灵可以得到放松,但是当前环纳木错湖地区的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条件都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未得到良好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会限制当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思路和实施路径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环纳木错旅游长效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游客的旅游体验,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思路,不断完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才能够提升环纳木错湖旅游的品位,打造西藏旅游的“金字招牌”[5],进而促进环纳木错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一)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原则
  1.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环纳木错各地区的地形复杂,风景各异,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感官享受,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在人口聚居区进行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场所要有统一的营业标准,使这些地方成为满足游客需求的经济“点”。同时,要在各关键交通路段和人口密集的景点区域进行分散式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在路途中和目的地都能获得较好的服务。环纳木错地区的保吉乡、德庆镇、青龙乡、尼玛乡、纳木错乡可以打造成“第一经济点”,而分散在“第一经济点”之间的景点,如纳木错村、噶雄村、雄前、多恰寺、古琼寺、扎西半岛打造成“第二经济点”(见表2);同时,在各经济“点”之间的路线上要设置分散服务基础设施,如观景台和停车场,从而保证游客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2.乡土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环纳木错各地区和景点要根据自身的旅游发展资源和文化特点,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藏北草原特色,体现其乡土性、艺术性[6]。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挖掘当地具有特色的风俗和文化,把藏北的草原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和装饰等能够体现当地的乡土符号的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例如,民宿和餐馆设计成以当地节日或者风俗为主题的风格,装饰品可以采用当地劳动工具和日常用品,此种设计能够让游客在享受自然景观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另外,在景观的打造和建筑设计上要按照均衡和韻律的基本原则体现其艺术性,把纳木错的故事、念青唐古拉山的传说等诗歌和故事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美感。
  3.科学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为了给游客提供便利,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以让游客在最佳的观景位置欣赏美景,所以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和生态性的统一。基础设施建设之前要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以及样式规格都要有严格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的景点和风俗进行开发、建设,不仅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而且要防止出现重复性开发的现象,从而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使得游客出现审美疲劳。另外,生态保护要放在首位,在规划和设计旅游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纳木错的承载能力,即不能破坏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又不能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统一。
  (二)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
  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它的便利功能和服务功能,构建满足游客基本要求和高质量需求的功能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明确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按照确定的计划进行落实。第一,确定“第一经济点”“第二经济点”,并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环纳木错地区“经济点”具有分散性和乡土性等特点,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能满足游客在不同时期(高峰期、低峰期)的需求,而且要考虑本地居民的现实需求,以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经济点”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虑供电、排水、环卫、网络覆盖等多个方面。第二,对于“发展轴”的规划和建设。“发展轴”是连接各“经济点”的基本路线,首先在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进入和居民的外出,在主干道建设的同时也可以用当地的碎石进行支干道和次要道路的建设,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观光道路。其次,在交通干线上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公共交通站建设,并且配备一定的氧气罐、雨衣和医疗用品等,随时随刻可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满足其需要。最后,在“发展轴”上要设置相应的卫生设备,每隔1.5 km左右设置一个公共卫生间,在200 m左右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箱,以此保证交通路线上的清洁和卫生。第三,满足游客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首先,关于住宿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符合当地的环保卫生要求和服务规范;另一方面,要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构建以酒店、客栈、民宿、宾馆为主导的多种住宿体验服务体系,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体验。其次,在餐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环纳木错旅游餐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度注重品质,突出多样性,体现特色性,在菜肴方面不仅要注重品相,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饮食习惯,构建老少皆宜的菜肴体系,而且要把当地藏餐和特色菜与草原文化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餐厅。最后,在购物和娱乐方面,一方面,当地政府要进行商业规划,建设专门的纪念品购物店;另一方面,当地要和厂家进行合作,针对环纳木错地区的特色资源设计和生产特色旅游纪念品。另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打造出游客参与性较强的娱乐设施,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让游客体验纳木错湖的一年四季景观和观察暗夜星空美景等项目以及建设民俗体验馆。同时,为了能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避免出现缺氧、头疼等高原反应,所以当地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解说服务、医疗服务。   (三)实现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1.加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对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是环纳木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方面,环纳木错旅游的定位是生态旅游,因此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并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规范和规章制度,对餐饮和住宿等行业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它们要秉持绿色、环保、健康的发展理念,避免旅游产生的一些垃圾和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7]。另一方面,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主体,但也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不仅可以通过广播宣传、罚款、建立黑名单等方式控制和约束游客乱扔垃圾和破坏景区环境的情况,以此来减少游客对纳木错湖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建立游客回访机制,了解游客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于景区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的制度和条例。
  2.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地区之间相互配合,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来促进环纳木错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的资金投入量,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8]。各级政府应把环纳木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布局中,通过财政拨款和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重点对经济“点”和发展“轴”进行整体规划,对经济“点”的供水、用电、网络、消防、卫生、救护站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对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方面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同时,对发展“轴”的建设,一方面要对道路进行科学的规划,另一方面要完善各景点之间的路况指引标识、垃圾收集装置、卫生间、停车场等建设内容,增加游客与大自然的亲密性,构建起良好的旅游服务体系。
  3.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
  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体验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环纳木错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包括文化、知识方面的技能培训(相关法律法规、民族文化知识和旅游方面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培训(服务技能、服务意识和专门技能),来增强当地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让当地居民了解此种生态旅游不仅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保护当地藏族的文化传统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培养一批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旅游从业人才队伍,并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他(她)们的服务能力,保障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培养包括市场拓展、行业管理、组织宣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环纳木错旅游发展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丹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2020(4):43-45.
  [2] 黃渊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旅游减贫:问题与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39.
  [3] 林文君,方晓林,翠生.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2-45.
  [4] 王嘉梁,邓光奇.论生态旅游之于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3-87.
  [5] 赵国栋.基于双层级多维度的西藏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藏学,2020(2):141-147.
  [6] 焦敏,陈亚颦.社区参与理论下传统古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以西藏林芝错高村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10-18.
  [7] 肖怡然,闫紫月.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J].西藏研究,2018(5):141-147.
  [8] 张飞.基于SWOT分析的纳木错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1-7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媒体也得到发展,在技术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媒体新形态,其类型包括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机、互联网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新媒体环境是由不同类型的媒体构成的一种新的营销环境,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影响也改变着人们的营销环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营销策略,随着营销环境的改变,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革新,才能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地发展。本文以旅游新媒体为例,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铁建设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其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刺激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高铁的安全性、快速性以及舒适性使人们在进行出行游玩时耗费的时间大大减少,旅游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强了人们对于远距离出行旅游的意愿和想法。并且随着高铁的不断建设,也逐渐形成了以高铁线路为中心的新型旅游区,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型旅游市场的形成,为我国旅游业打开了新的
期刊
摘 要:智慧旅游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通信技术通过把旅游信息与智能终端设备结合起来使旅游过程变得更加智能。游客可以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查询或者咨询自己想要了解的景区信息和购买景区门票等,景区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准确把握游客需求和旅游感受评价。笔者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发现,业界对智慧旅游的关心程度逐渐提高,本文将在介绍智慧旅游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在智慧旅游模式下的消费方式变化。  关键
期刊
秦皇岛开发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保全  秦皇岛开发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保全在经营好建筑公司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业务,2016年成立子公司秦皇岛鹏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为了解决本地建筑垃圾的回收问题,投资建设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展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  2018年初,倪保全了解到很多建筑公司施工后的建筑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他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建筑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也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海口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游客的体验也不足。本文试图从体验视角对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有效对策,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视角;旅游开发;海口市  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研
期刊
摘 要:台儿庄与凤凰古城及平遥古城相比,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台儿庄古城应当明确自身的营销定位,凸显自然资源特色,打造特色景区。台儿庄古城旅游的市场定位为文化旅游,开展运河文化及战争文化、水文化等。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游客体验,以游客體验为基础,优化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对此,本文探究台儿庄旅游文化及游客体验,提出台儿庄古城旅游营销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古城文化;游客体验;台儿庄  中
期刊
摘 要:河源市非遗空间布局呈现集聚性分布形态,形成以源城区为中心的主核心区和以和平县、连平县为中心的次核心区;并且呈现以传统技艺类非遗为主体,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为支撑的类型结构。基于河源市非遗的空间结构特征,规划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持非遗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打造出富于文化体验的非遗旅游精品,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非遗传承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
期刊
日前,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组联部和承德市女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女摄影家聚焦金秋乌兰布统采风活动顺利结束。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会员们先后前往保驾沟、翡翠谷、烟囱砬、南沟门、康熙点将台、透风沟、刘家地、杜家地、猫耳山、德勒沁、萨林河、樱桃海、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天太永村、鸡冠山等地,拍攝乌兰布统秋日风光。本次活动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杨炳琴、赵佑文带队。  活动结束后,协会从会员上交的采风作品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酒店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旅游方式逐渐朝“绿色”方向倾斜,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当下酒店行业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以肇庆地区为例对酒店业开展绿色营销进行分析,并就肇庆地区游客对绿色营销的认同程度和支持程度做了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对如何改善酒店的绿色营销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对酒店业的绿色营销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酒店业;绿色营销;肇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南龙古寨这个具有典型布依族文化特色的古老村落,正面临着环境危机、文化危机和生存危机。本文基于活态保护视角,研究发现南龙古寨古村落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活态传承后继乏人、民族认同感减弱、经济活力不足、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政策执行体系、明晰保护制度与修缮方法、重视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加强村民传承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等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活态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