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开端——雍正朝族正制出现过程新考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与国家主张以宗族、乡约、保甲治理基层社会,明代发生宗族乡约化,清代进一步出现宗族保甲乡约化,宗族因受保甲、乡约的影响更加组织化。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现的族正制正是这种宗族保甲乡约化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解析新发现的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的两篇奏折以及朱批等资料,探讨了族正制出现的过程,并确定了族正具有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属性,进而阐发了对于明清宗族特点以及宋代以后基层社会体系发展历史趋势的看法。
其他文献
本文在家庭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结构和经济状况基本相同条件下,利用问卷对108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106名男性正常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特别是父亲
结合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圆端形空心墩参考图的设计,对设计空心墩的总体性要素、构造尺寸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空心墩设计时需计算的项目及计算的原则。采用合理设计方案和
雍正皇帝胤禛,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帝王,其在位十三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也不断的加强思想方面的控制力度。雍正皇帝对宗教有着
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α-L-岩藻糖苷酶(AFU)的酶活性水平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分别测定了365例正常晚孕妇女和156例正常非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