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炼油厂油品储运系统的水、电和蒸汽消耗中,蒸汽约占总能耗的85%,而在蒸汽消耗中,油罐区油品加热所耗蒸汽约占60%左右。因此,降低油罐区蒸汽消耗,是炼厂油品储运系统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炼油厂 能耗 降低
【中图分类号】 TE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74-01
在炼油厂油品储运系统的水、电和蒸汽消耗中,蒸汽约占总能耗的85%,而在蒸汽消耗中,油罐区油品加热所耗蒸汽约占60%左右。因此,降低油罐区蒸汽消耗,是炼厂油品储运系统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适当提高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合理利用装置低温余热
目前的老厂技术改造及新厂设计,都重视了装置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但由于技术水平及加工方法的限制,大部分低温余热都难以回收。据有的资料介绍,由水冷器和空冷器所带走的热量约占全部投入能量的36. 5%。在尚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低温余热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以减少装置冷却用水及空气冷却器所耗动能,减少油罐加热用蒸汽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确定适宜的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
(1)首先应了解被供给原料的装置所需原料的温度、调合成品油罐工艺操作所要求的温度以及供给原料或成品的装置馏出油的换热终温,然后根据油品的闪点,确定合理的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对于闪点大于65℃的油品,进罐温度一般应低于油品闪点10~15℃。但油品最低进罐温度,不得低于油品所需要的最低储存温度。
(2)当某些油品是热油(温度高于120℃的油品)出装置进罐时,考虑油罐的选材,以及使大气中的水分不致在罐中冷凝积于罐底造成突沸的可能,一般热油进罐温度宜大于120℃,小于200℃。
(3)、当设计中无防止油品沸腾溢流的措施时,油品最高进罐温度不宜大于95℃。
二、确定合理的油品加热温度
如前所述,若被供原料装置的原料及成品调合罐区工艺操作需要较高的温度时,在供给原料装置馏出油的换热终温和油品闪点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装置馏出油的进罐温度。但油品的进罐温度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储存输送温度,这要根据油品的凝固点、粘度、罐区与泵之间距离及所选用泵的规格型号等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
从一部分炼油厂的调查资料和数据看,以往在设计和现场操作管理中,一是油品加热温度偏高,二是加热方案不合理。据粗略计算,一个250万吨/年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若油品加热温度和加热方法合理,每年可节约蒸汽约5万吨,价值人民币30万元。因此,确定适宜的储存、偷送温度和合理的加热方案,也是一个降低炼厂罐区蒸汽消耗的一个重要措施。
1.确定合理的加热方案
高粘度油品的加热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暂不输送出的储存于罐内的油品,可用油罐内加热器加热,仅维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油品在储存期间不凝固,我们称该温度为储存温度;第二,在油罐出口设置局部加热器或在出口管线上设置换热器,仅加热将要从罐内抽出外送的油品,满足泵抽送要求,该加热温度称为输送温度。采用该方案,就不需要将整罐油品加热到较高的输送温度,这样既节省蒸汽,又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当然,若油品拈度较低,只要维持较低的储存温度能满足输送要求,油罐内油品加热温度能维持较低储存温度即可。
2.油品储存温度的确定
油品在储存阶段主要应防止发生疑固,那么储存温度应高于油品的凝固点。各种石油产品都是混合物,它们从液态变为固态,不是在某一不变温度下进行,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油品的凝固点是在静止状态下测定的(在油罐加热计算中,更有意义的是能知道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有的文献资料介绍,一般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比凝固点高2.5℃),目前国内一般都是以凝固点来表示油品的流动性。原油长输管线的热力计算中、要求原油终点温度高出凝固点3-5℃。根据油品疑固过程的特性、倾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参考长输管线输送终温的要求,考虑罐内油品处于静止状态与管线输送中处于流动状态有差别,罐内油品的储存温度应有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储存温度应比凝固点高10~15℃。
3.油品合理输送温度的确定
所谓合理的输送温度,主要考虑油品粘度较高时,罐内维持较低的储存温度不能满足输送要求,需进一步加热升温以降低粘度。既要保证泵吸入操作能正常进行,又要使油泵输油所耗功率与加热油品所耗蒸汽消耗能量之和最小。
由于炼厂泵的输送距离较短,所以主要结合吸入管径及输送温度的合理选择,使输送系统的有效汽蚀余量大于泵所需要的允许汽蚀余量,以保证泵吸入操作正常进行。一般在输送温度下,油品粘度宜小于60厘沱,据此可先粗略地确定一输送温度,然后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输送温度和吸入管径。
【关键词】炼油厂 能耗 降低
【中图分类号】 TE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74-01
在炼油厂油品储运系统的水、电和蒸汽消耗中,蒸汽约占总能耗的85%,而在蒸汽消耗中,油罐区油品加热所耗蒸汽约占60%左右。因此,降低油罐区蒸汽消耗,是炼厂油品储运系统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适当提高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合理利用装置低温余热
目前的老厂技术改造及新厂设计,都重视了装置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但由于技术水平及加工方法的限制,大部分低温余热都难以回收。据有的资料介绍,由水冷器和空冷器所带走的热量约占全部投入能量的36. 5%。在尚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低温余热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以减少装置冷却用水及空气冷却器所耗动能,减少油罐加热用蒸汽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确定适宜的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
(1)首先应了解被供给原料的装置所需原料的温度、调合成品油罐工艺操作所要求的温度以及供给原料或成品的装置馏出油的换热终温,然后根据油品的闪点,确定合理的装置馏出油进罐温度。对于闪点大于65℃的油品,进罐温度一般应低于油品闪点10~15℃。但油品最低进罐温度,不得低于油品所需要的最低储存温度。
(2)当某些油品是热油(温度高于120℃的油品)出装置进罐时,考虑油罐的选材,以及使大气中的水分不致在罐中冷凝积于罐底造成突沸的可能,一般热油进罐温度宜大于120℃,小于200℃。
(3)、当设计中无防止油品沸腾溢流的措施时,油品最高进罐温度不宜大于95℃。
二、确定合理的油品加热温度
如前所述,若被供原料装置的原料及成品调合罐区工艺操作需要较高的温度时,在供给原料装置馏出油的换热终温和油品闪点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装置馏出油的进罐温度。但油品的进罐温度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储存输送温度,这要根据油品的凝固点、粘度、罐区与泵之间距离及所选用泵的规格型号等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
从一部分炼油厂的调查资料和数据看,以往在设计和现场操作管理中,一是油品加热温度偏高,二是加热方案不合理。据粗略计算,一个250万吨/年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若油品加热温度和加热方法合理,每年可节约蒸汽约5万吨,价值人民币30万元。因此,确定适宜的储存、偷送温度和合理的加热方案,也是一个降低炼厂罐区蒸汽消耗的一个重要措施。
1.确定合理的加热方案
高粘度油品的加热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暂不输送出的储存于罐内的油品,可用油罐内加热器加热,仅维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油品在储存期间不凝固,我们称该温度为储存温度;第二,在油罐出口设置局部加热器或在出口管线上设置换热器,仅加热将要从罐内抽出外送的油品,满足泵抽送要求,该加热温度称为输送温度。采用该方案,就不需要将整罐油品加热到较高的输送温度,这样既节省蒸汽,又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当然,若油品拈度较低,只要维持较低的储存温度能满足输送要求,油罐内油品加热温度能维持较低储存温度即可。
2.油品储存温度的确定
油品在储存阶段主要应防止发生疑固,那么储存温度应高于油品的凝固点。各种石油产品都是混合物,它们从液态变为固态,不是在某一不变温度下进行,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油品的凝固点是在静止状态下测定的(在油罐加热计算中,更有意义的是能知道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有的文献资料介绍,一般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比凝固点高2.5℃),目前国内一般都是以凝固点来表示油品的流动性。原油长输管线的热力计算中、要求原油终点温度高出凝固点3-5℃。根据油品疑固过程的特性、倾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参考长输管线输送终温的要求,考虑罐内油品处于静止状态与管线输送中处于流动状态有差别,罐内油品的储存温度应有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储存温度应比凝固点高10~15℃。
3.油品合理输送温度的确定
所谓合理的输送温度,主要考虑油品粘度较高时,罐内维持较低的储存温度不能满足输送要求,需进一步加热升温以降低粘度。既要保证泵吸入操作能正常进行,又要使油泵输油所耗功率与加热油品所耗蒸汽消耗能量之和最小。
由于炼厂泵的输送距离较短,所以主要结合吸入管径及输送温度的合理选择,使输送系统的有效汽蚀余量大于泵所需要的允许汽蚀余量,以保证泵吸入操作正常进行。一般在输送温度下,油品粘度宜小于60厘沱,据此可先粗略地确定一输送温度,然后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输送温度和吸入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