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表现性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表现性区域活动的内涵
  表现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已有经验为导向,通过各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大班幼儿在这类活动中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表达意愿、展示能力、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力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这类活动区包括美工区、表演区、装扮区、建构区。表现性区域活动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创造力和表现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教师在表性区域活动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创造能力的局限
  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大班幼儿知识,对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指导能力,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化的典型表现,教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等。例如:对美工区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应该掌握大班幼儿的绘画、泥工、剪纸等技能,应掌握人物动态绘画技能,应掌握镶嵌连接塑造立体造型,剪出五瓣花、六瓣花、四方连续等剪纸技能。在塑造各种造型前,教师更应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创造出不同的造型。
  (二)指导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幼儿
  由于时间、教育资源有限等诸多原因,教师不能专注地指导每一名幼儿,往往是在专注指导几名幼儿后就结束了活动,或者只能简略地指导,不能保证指导的质量。在幼儿区域活动时,由于部分教师能力水平有限,教师不能及时捕捉幼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进行启发式指导,达不到一定的区域活动效果。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观察指导能力。
  (三)幼儿个体差异影响教学活动效果
  由于时间、个体能力的差异化,个别幼儿往往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作品或表演。如建构区,规定四至六名幼儿进区,由于设计、搬运、探索搭建等一系列程序都需要时间,致使幼儿在搭建完成一套完整的建筑时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有效指导表现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一)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1.创设良好的展示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教师需要精心构思美工区域的每个角落,让活动区成为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的天地。在活动区的墙上布置漂亮的作品墙饰,如:用纸杯等材料制作的小花,用纸卷装饰的螃蟹、小兔子等可爱造型。还有玩具橱柜上琳琅满目的作品,是幼儿们大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成的机器人、纸杯婚纱娃娃等,这些创作成果供幼儿欣赏、感知。当幼儿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往往会被那些精美、新奇的作品吸引住,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提供低结构的物质材料,诱发幼儿的求异创造。
  物质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活动的关键。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丰富多样、难易适度的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启发幼儿的创造性。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随处可见,可以请大班幼儿和家长为班级收集废旧纸杯、纸卷、纸盘、瓶盖、饮料瓶、吸管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不加修饰直接投放在美工区。这些废旧物品不仅起到废物利用再生的作用,而且丰富了操作材料,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
  (二)善于观察,及时调整
  区域活动的指导首先是观察。通过观察去了解大班幼儿的特点、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抓住幼儿某一活动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如:观察大班美工区的幼儿折五瓣花,当观察到幼儿反复操作几次都无法将纸平均折成三份时,教师适时地为他准备另一张画有虚线的纸张,给他一个视觉上的提示,间接地帮助他成功地把纸折成相等的三份。当教师看到幼儿自信的笑脸时会备感欣慰,因为帮助幼儿重新拾起了动手操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赏识教育
  赏识是对幼儿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催化剂。幼儿的作品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益于发展创造力就应当受到认可、肯定和赏识。教师欣赏的目光、热情的肯定,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能增强大班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勇于表达,敢于创造。在美工区的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他们的制作给予肯定,如物质奖励、语言鼓励等,增加他们参与的热情。
  (四)根据个体差异,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在大班幼儿表现性区域活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大班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实现不同水平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投放多层次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表现性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为大班幼儿提供适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动环境,让他们都能展现自我。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时,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的材料,如剪好的纸盘,贴好彩纸的纸卷等,这样便于幼儿们较快完成作品。有的幼儿虽然动手能力有限,但是想象能力强,教师应让动手能力偏强但想象力有限的幼儿与其结伴合作完成作品,实现互补促进,能力共长,让每个幼儿都能有特色地互补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教师适时介入,有效指导
  在大班幼儿游戏中,幼儿会经常出现多种多样复杂的情况,这时候教师的介入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介入方式有平行介入、垂直介入和交叉介入。根据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不同的表现,教师要选择不同的介入方式。
  1.平行介入。
  幼儿对泥工游戏很感兴趣,有的幼儿利用材料中的印盒印出了很多小动物,其他幼儿见状纷纷模仿,而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应该学会立体造型的塑造。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是可以平行介入幼儿活动的,边说儿歌边示范正确的方法,这样幼儿就会很自然地在活动中模仿老师的动作,从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其他幼儿观察、模仿能力强的同伴,也可以充分利用同伴作品展示,为幼儿提供模仿学习的样本,促进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和学习。
  2.交叉介入。
  在表现性区域活动中,当观察到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参与指导时,教师就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或被幼儿邀请,或自主扮演角色进入活动情境,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就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大班幼儿思考,推动游戏的深入发展。如:在建构区里,幼儿们刚搭建起桥的框架,就专注地进行赛车比赛了,这时教师应以赛车手身份加入他们的活动,提出“赛道故障需要修理”的问题,一起与他们搭建完整的桥梁。这样幼儿不会产生厌烦心理,游戏的积极性也不会减弱。
  3.垂直介入。
  当观察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现象时,比如出现争执,或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应垂直介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六)表现性区域游戏后必要的评价
  活動后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二是幼儿间的评价,教师出示幼儿作品,幼儿们自己评选出喜欢的作品,如谁的想象力好,谁做得精致等。教师评价时以肯定为主,要尽量引导大班幼儿发现别人的优点。针对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活动的幼儿,允许他们利用课间或离园前的时间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保证幼儿都能体验完成作品的成功感。
  在大班表现性活动区的指导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还需要必备多种指导技巧,帮助幼儿获得情感、知识、技能的多方面发展,并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除了以上指导策略之外,教师们要充分利用表现性区域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总结、反思、研究更多的指导方法,使表现性区域活动真正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而服务。
  (责任编辑 左毓红)
其他文献
文科能力综合测试,体现了中学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的方向。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地理学科试题,总体上遵循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更加突出能力立意的命
针对以接近甚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的登月飞行器制导任务,研究了满足热流、过载、落区等约束的返回舱再入制导律。月球返回舱是低升阻比弹道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控制策略
土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无偿转包现象,这反映了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着非正规现象。本文通过理论和
目的分析评价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设为实验
将构建的山羊IgMμ链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IgMμ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His-IgMμ;以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His-IgMμ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CT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平扫及强化的影像资料。结果:21例中,肿瘤大小2.1cm-13.4cm不等,形态圆形或卵圆形,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们利用飞船空间站、卫星在宇宙空间开展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