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贯彻新理念,需要从师生两方面入手,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为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构建良好的平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1
新课标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精神。要实施好新课标,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新理念,并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加以贯彻和应用。
一、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1. 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标尤其强调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课程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为此,新课标还专门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并且贯穿于高中课程的始终。这样就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新课标将数学建模引入高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应用的广阔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淡化数学的形式化表达,再现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如新课标将统计部分的内容设置为统计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来学习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到既自然又通俗。又如对导数概念的学习,新课标也要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并体会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处理手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
3. 顺应时代发展,更新”双基”内容。新课标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传统”双基”合理部分的同时,舍弃了一些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以及强调机械记忆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算法内容,如安排了12课时的算法,并把统计与概率、向量、导数、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作为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要求。同时,将文、理科的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课时增加了一倍。
二、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启示
1.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围绕应试教育展开。教学过程以教师活动为主要内容,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应试和解题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能否转变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主动地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关键。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改变问题、分析解答、练习的传统模式,形成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修改和开发,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具体问题的设置可以多样化,模型的建立也可以有差异,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真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2. 突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标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及动手操作中改变学习方式、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想、推理。注意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相互交流来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另外,在学生之间,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最为真实。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并影响大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
总之,新课标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为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师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师生只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特别是贯彻执行新课标中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积极促进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就一定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01400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21
新课标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精神。要实施好新课标,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新理念,并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加以贯彻和应用。
一、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1. 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标尤其强调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课程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为此,新课标还专门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并且贯穿于高中课程的始终。这样就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新课标将数学建模引入高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应用的广阔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淡化数学的形式化表达,再现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如新课标将统计部分的内容设置为统计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来学习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到既自然又通俗。又如对导数概念的学习,新课标也要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并体会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处理手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
3. 顺应时代发展,更新”双基”内容。新课标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传统”双基”合理部分的同时,舍弃了一些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以及强调机械记忆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算法内容,如安排了12课时的算法,并把统计与概率、向量、导数、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作为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要求。同时,将文、理科的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课时增加了一倍。
二、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启示
1.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围绕应试教育展开。教学过程以教师活动为主要内容,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应试和解题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能否转变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主动地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关键。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改变问题、分析解答、练习的传统模式,形成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实际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修改和开发,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具体问题的设置可以多样化,模型的建立也可以有差异,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真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2. 突出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标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及动手操作中改变学习方式、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想、推理。注意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相互交流来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另外,在学生之间,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最为真实。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并影响大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
总之,新课标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为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师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师生只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特别是贯彻执行新课标中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积极促进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就一定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