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传统的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对新时期下国外留学生的适用性提出挑战,改革与创新成为国内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科学教育、管理中国高校在华留学生的目的出发,结合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背景,提出改善和加强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
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与全世界逐渐联为一体,该组织相关的服务贸易规则对高等教育的开放亦提出明确的要求,高等教育全球化应运而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留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直深受我国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1]。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特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外留学生规模,同时争取在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要吸引国外的留学生来华深造,从高校的角度来讲需要软、硬实力兼具,一方面,校方需要主动配合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取首先在量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高校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形象,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留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对策,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最后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愿意来我国高校学习、深造,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热度与日俱增。据我国教育部统计,见下图[2],2005年至2014年短短十年期间,来华留学生就从14万人增加到了37万人,增幅达到了23万人,年平均增速13.19%,平均每年增加2.3万人次,促使我国成为美、英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最受国外留学生青睐的留学生输入国。然而从2013年开始,受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影响,来华留学生数量上出现减速增长的趋势,如2013、2014年两年的增速各为8.58%和5.77%,出現明显的下滑颓势。但总体而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在一直扩大,这与我国国力提升及经济全球化是密不可分的,而留学生人数规模增长的急缓则体现出市场经济对高校教育的直接影响。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留学生教育及对策研究
对于来华的留学生而言,无论其是来短期的访问交流学习,还是进行各个专业的系统深造学习,无不是在增强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因此,加强留学生教育不仅符合国家的利益需求,而且是我国在国际上更好发展的战略计划。对于接收国外留学生的各大高校来讲,不但可以扩大学校的招生来源,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高校国际化的氛围,使得校园文化多元化,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生源。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海外国家,其本身成长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使得我国传统的留学生教育理念不太适应新时期培养海外留学生的目的,因此必须做出改变。
(一)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由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需要有力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快地向国际标准的双语教学靠拢,甚至是多语种的教学。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职人员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准,校方可以定期组织负责管理、教育留学生的教师进行培训,以期提高相关人员外语能力和综合素养[3]。在对留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本质上只是以文化学习交流为主,但是更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外交属性,这意味着我国高校负责留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要注意建立与留学生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为了将对留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落实,必须提升教职人员的综合素养,改变传统的留学生教学管理理念,并且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制度下的教学管理创新改革对策,这些对策措施的实施到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职人员队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育界人士认识到国家政策引导及高素质教师团队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为了促进留学生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留学教育,一方面,针对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师应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学术造诣、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基本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高校方面可以不定期聘请留学生教育的业内专家学者对负责留学生教育的教职人员队伍进行培训和授课交流,甚至可以为部分教师提供出国访学或进修的机会,以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回国之后更好地为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二)规范化管理,减小政策化倾斜。
规范化管理是指我国接收国外留学生的高校要对涉及留学生教育的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改革、优化,建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同时需建立责权清晰的管理制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留学生究根结底也是学生,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新生,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使其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留学生的不当行为和活动。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留学生教育方面存在着普遍的政策、法规向外籍留学生倾斜的现象,譬如针对来华留学生而特别安排、开设的宿舍公寓、餐厅食堂等都带有特殊照顾的意味。这种政策的倾斜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让国外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但若处理不当就会有失公平,可能导致留学生与中国本地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而且对于留学生的特殊照顾会使得高校在管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不统一而造成负担和压力,导致学校教育管理出现不应有的混乱不定。
因此,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高校留学教育观念的成熟,让留学生可以真正在我国高校学到有价值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留学生管理体制。规范化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并不与我国自古以来的热情好客的情结相冲突,规范化的管理恰恰是为了留学生获得更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服务,在执行相关的管理法规时仍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一视同仁的同时不应该一刀切地采取相同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探索适合在中国施行的留学生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在培养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上存在普遍的向上看齐的趋势,即普通高校向一本高校看起,普通一本高校向“211高校”看齐,“211高校”向“985高校”看齐,因此国内高校对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趋向于同化。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体现中国特色,同时最好符合国际惯例。
根据来华留学网数据分析,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都会选择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因为对于刚入校的留学新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汉字时往往带有一定的逃避心理,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深造学习,高等院校理应充分重视双语教学,可针对性地设置适合留学生学习的中英文双语课程和相关专业的建设。为了让国外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国内的生活,高校方面可以组织中国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形成帮扶结对,让部分外语能力较强的中国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前提是必须征得这部分中国学生的同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积极组织留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文化、学术活动,在参与课外活动期间让留学生充分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各个层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水平,还可以加深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但这一切都要基于留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给留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同时组织好校内的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
为了激励国外留学生在中国高校的学习和科研,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分级、分类,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学金体系,在争取国家、政府提供的奖学金的同时,亦可努力争取来自社会各方的资助,利用争取到的资金建立教育基金资助、激励具有竞争力的留学生继续深造。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奖学金发放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评测环节向国外留学生倾斜严重、奖学金发放过程把关不严格等,这些举措严重削弱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的规范性,使得奖学金失去原有的激励作用。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奖学金评审细则对留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的资格进行审核,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学生应停止发放,一定要保持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想来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生活,有效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并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理念上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提出适应我国国情和战略定位的基本体制和理念是重中之重。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并没有基本的中文基础,大都只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教职人员和中国学生的帮扶进行特别的辅导帮助,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培养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但不可要求中国高校教职人员或学生对国外留学生进行特殊照顾,同时在制定相关的涉及管理留学生的政策法规时应该公平公正,否则会妨碍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妨碍对留学生的管理教育。此外,为了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国外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推动我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发展,高等院校可以设立基金项目来激励留学生努力学习,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留学生来华深造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及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伟,杨升荣,刘俭.新时期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6(05):97-101.
[2]中国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统计年鉴[M].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2014.
[3]吴怡.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留学生教育及管理[J].文教资料,2016(24):104-105.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资助(2015QN47),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及江苏高校品牌专業建设工程资助(PPZY2015A055)。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教育
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与全世界逐渐联为一体,该组织相关的服务贸易规则对高等教育的开放亦提出明确的要求,高等教育全球化应运而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留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直深受我国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1]。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特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外留学生规模,同时争取在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要吸引国外的留学生来华深造,从高校的角度来讲需要软、硬实力兼具,一方面,校方需要主动配合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取首先在量上有所突破,另一方面,高校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形象,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留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对策,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最后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愿意来我国高校学习、深造,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热度与日俱增。据我国教育部统计,见下图[2],2005年至2014年短短十年期间,来华留学生就从14万人增加到了37万人,增幅达到了23万人,年平均增速13.19%,平均每年增加2.3万人次,促使我国成为美、英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最受国外留学生青睐的留学生输入国。然而从2013年开始,受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影响,来华留学生数量上出现减速增长的趋势,如2013、2014年两年的增速各为8.58%和5.77%,出現明显的下滑颓势。但总体而言,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在一直扩大,这与我国国力提升及经济全球化是密不可分的,而留学生人数规模增长的急缓则体现出市场经济对高校教育的直接影响。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留学生教育及对策研究
对于来华的留学生而言,无论其是来短期的访问交流学习,还是进行各个专业的系统深造学习,无不是在增强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因此,加强留学生教育不仅符合国家的利益需求,而且是我国在国际上更好发展的战略计划。对于接收国外留学生的各大高校来讲,不但可以扩大学校的招生来源,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高校国际化的氛围,使得校园文化多元化,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生源。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海外国家,其本身成长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使得我国传统的留学生教育理念不太适应新时期培养海外留学生的目的,因此必须做出改变。
(一)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由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需要有力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快地向国际标准的双语教学靠拢,甚至是多语种的教学。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职人员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准,校方可以定期组织负责管理、教育留学生的教师进行培训,以期提高相关人员外语能力和综合素养[3]。在对留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本质上只是以文化学习交流为主,但是更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外交属性,这意味着我国高校负责留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要注意建立与留学生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为了将对留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落实,必须提升教职人员的综合素养,改变传统的留学生教学管理理念,并且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制度下的教学管理创新改革对策,这些对策措施的实施到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职人员队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育界人士认识到国家政策引导及高素质教师团队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为了促进留学生管理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留学教育,一方面,针对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师应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学术造诣、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基本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高校方面可以不定期聘请留学生教育的业内专家学者对负责留学生教育的教职人员队伍进行培训和授课交流,甚至可以为部分教师提供出国访学或进修的机会,以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回国之后更好地为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二)规范化管理,减小政策化倾斜。
规范化管理是指我国接收国外留学生的高校要对涉及留学生教育的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改革、优化,建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同时需建立责权清晰的管理制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留学生究根结底也是学生,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新生,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使其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留学生的不当行为和活动。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留学生教育方面存在着普遍的政策、法规向外籍留学生倾斜的现象,譬如针对来华留学生而特别安排、开设的宿舍公寓、餐厅食堂等都带有特殊照顾的意味。这种政策的倾斜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让国外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但若处理不当就会有失公平,可能导致留学生与中国本地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而且对于留学生的特殊照顾会使得高校在管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不统一而造成负担和压力,导致学校教育管理出现不应有的混乱不定。
因此,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高校留学教育观念的成熟,让留学生可以真正在我国高校学到有价值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留学生管理体制。规范化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并不与我国自古以来的热情好客的情结相冲突,规范化的管理恰恰是为了留学生获得更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服务,在执行相关的管理法规时仍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一视同仁的同时不应该一刀切地采取相同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探索适合在中国施行的留学生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在培养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上存在普遍的向上看齐的趋势,即普通高校向一本高校看起,普通一本高校向“211高校”看齐,“211高校”向“985高校”看齐,因此国内高校对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趋向于同化。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体现中国特色,同时最好符合国际惯例。
根据来华留学网数据分析,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都会选择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因为对于刚入校的留学新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汉字时往往带有一定的逃避心理,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深造学习,高等院校理应充分重视双语教学,可针对性地设置适合留学生学习的中英文双语课程和相关专业的建设。为了让国外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国内的生活,高校方面可以组织中国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形成帮扶结对,让部分外语能力较强的中国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前提是必须征得这部分中国学生的同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积极组织留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文化、学术活动,在参与课外活动期间让留学生充分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各个层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水平,还可以加深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但这一切都要基于留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给留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同时组织好校内的社团活动和其他活动。
为了激励国外留学生在中国高校的学习和科研,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分级、分类,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学金体系,在争取国家、政府提供的奖学金的同时,亦可努力争取来自社会各方的资助,利用争取到的资金建立教育基金资助、激励具有竞争力的留学生继续深造。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奖学金发放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评测环节向国外留学生倾斜严重、奖学金发放过程把关不严格等,这些举措严重削弱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的规范性,使得奖学金失去原有的激励作用。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奖学金评审细则对留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的资格进行审核,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学生应停止发放,一定要保持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想来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生活,有效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并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理念上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提出适应我国国情和战略定位的基本体制和理念是重中之重。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并没有基本的中文基础,大都只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教职人员和中国学生的帮扶进行特别的辅导帮助,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培养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但不可要求中国高校教职人员或学生对国外留学生进行特殊照顾,同时在制定相关的涉及管理留学生的政策法规时应该公平公正,否则会妨碍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妨碍对留学生的管理教育。此外,为了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国外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推动我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发展,高等院校可以设立基金项目来激励留学生努力学习,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留学生来华深造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及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伟,杨升荣,刘俭.新时期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6(05):97-101.
[2]中国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统计年鉴[M].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2014.
[3]吴怡.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留学生教育及管理[J].文教资料,2016(24):104-105.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资助(2015QN47),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及江苏高校品牌专業建设工程资助(PPZY2015A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