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原位成骨促进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来源 :北京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态观察并验证骨膜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2只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去除骨膜组和保留骨膜组,每组6只,均制备下颌骨体10mm×8mm全层骨缺损,术后2周、4周、8周每组处死2只动物,标本行肉眼、X线、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计算缺损区新骨面积,两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X线、扫描电镜及组织学结果显示,第4、8周时保留骨膜组的成骨速度、新骨量及骨密度均优于去除骨膜组,第2周时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保留骨膜组后期出现少量中央成骨,去除骨膜组整个观察期间主要为边缘成骨。第2周时两组间新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端粒酶对问充质干细胞精氨酸组蛋白甲基化酶和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端粒酶催化亚基转染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研究TERT过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大鼠成釉细胞内质网应激分子表达的作用,探讨氟牙症形成的机制.方法 选择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3组,并分别饮用氟浓度为0、75、150mg/L
通过对解析木的分析,阐述了人工红松林的生长特点,及人工红松林对生态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得出最适宜人工红松林生长的立地和环境条件。
目的比较2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方法实验组用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菌毛组),W83(Ⅳ型菌
从4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美做了分析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