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岁月长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读书,我欣赏一种说法:读书的意义在于“看见”。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它像开启了“天眼”,让人在平淡琐碎的日子中,看见万物的表象之下,思想的托持之上,有暗流涌动。我喜欢这种思维行走的自由,如同呼吸。
  安居不用架高堂,遍览良书意趣长。宋人黄庭坚把读书的好处看得特别直观:“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就是“相由心生”的意思。有了书的滋养,心灵安宁的人,气质就会恬淡;睿智活泛的人,样貌更加灵秀;言辞文雅的人,齿间一定生莲。百变人生,是要在书香里浸润过的。
  归结自己的读书之趣,是从选择开始。大儒曾国藩以“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为调适之论。当浮躁不能平息时,我就学他去读经书让自己沉静,郁闷时看些史书来提振精神。在书海里寻找解疑答惑的捷径,寻找心灵共鸣的交集,或是去发现新的思维角度,或是在豁然开朗中顿悟。
  慢慢地,选择开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在繁杂琐事中选择克己耐心,遇困难矛盾时选择转换思路,多宽宥而不忧怨,尽人力而不偏执。闲暇时,捧上一本贾平凹的小说,品读文中的“筋骨和气势”,或是细细体会王国维的“有境界自有高格名句”之说,或是感受一番林徽因诗书里的灵动与聪睿。我把这些佳作当作迷乱里的超拔,当作一种浪里淘沙不沉没的选择,这时心中就会充溢一股坦荡之气,而少有忧思欲念杂陈的“戚戚”之感了。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籍,在家里俨然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一些购书计划每年在慢慢更迭:人物传记、文学期刊、年选本,给女儿的环球科学、新概念小说和漫画,还有老公的军事地理杂志。在饭桌上,睡觉前,或是星期天,一家三口天南地北闲聊,自有不同的关注视角和思维方式。
  现在我又有了新的阅读方式——订阅一些微信公众号。有关时事、深度解读、流行风尚、教育医疗保健等等,以一种快捷的浅阅读攫取更多新鲜的信息。网上的各种电子书库如同微缩的图书馆,另外有声读物也能有效利用零散时间阅读,在通勤车上听有声小说,在声音的环绕里很有真切的画面感,《双城记》《荆棘鸟》等小说就是这样“读”完的。
  全民读书时代,信息早已全方位多媒体化和碎片化,现代人的差距不再是经济上的强弱之别,而是如何处理信息的选择和使用。要想不被飞速的时代疏离,我们就要不断“刷新”自己。女人若要美,一身的书卷气是最优雅的气质;女人如爱香,弥漫的书香是世上最名贵的香水。心态年轻,头脑活跃,是让人青春永驻的秘密。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我喜欢读书,最初是源于对世界的好奇,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该怎么做?我在一本《PS从入门到精通》的书里,发现了“新世界”。从一个个简单的操作学起,我逐渐掌握了抠图、晕染、蒙版变换,看着神奇的特效在自己手中“绽放”,喜悦无以言表。我学习封面制作,了解印刷知识,为公司文集进行了装帧设计。
  因为爱好文学,我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带着女儿一起读书、写日记。她小学毕业时,一本由我俩合作编写、排版设计,记录了她成长历程的《张开翅膀》一书印刷成册,共五万字。作为生活点滴的见证,这本书是我送给女儿值得珍藏一生的礼物。
  后来书再看得多了,浮思翩翩、心意满漾的时候,我拿起笔,把所思所感作结成文,印成铅字发表,并获得了更多向外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以致用”带给我的乐趣,就像莲开的欢喜,在诗情快意中留下了独特的芬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阅读,是提升精神世界的活水之源。林语堂先生把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作为一件幸事,想必卿知我心,幸甚懂得吧。
  当深爱的父亲因病离我而去,无力感和悲伤使我每晚都在阴郁的梦中醒来。这期间我读到了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写的《最好的告别》,他所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这本书的温暖和理性,缓释了缠绕在我心头的痛楚。我给父亲住院时照顾了他两个多月的医生护士写了感谢信,目睹生命的消逝,我更懂感恩和珍惜,重生之感也在心底如新芽萌发。
  阅读给我带来的,还有丰盈的感受力和深层的敏感度。从读书延伸出的思考,不再只是我床头案前的消遣,逐渐形成一种个人幸福感之外的感知,像一棵树舒展的根系伸向宽广的土地,让我开始更多地关注他人和社会。
  我在鄂温克旗居住已二十余年,在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引以为傲的,是伊敏模式已成为全国公认的循环经济样本。但在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这种自豪感增添了一份沉重的意味。在大时代的变迁里,雾霾只是其中的一种警示。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为了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每个人,为了未来,谁都有责任推动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提案上,各行业的女性表达着对平等和独立的诉求,对改善社会状况提出知性见解和建议,让我非常钦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去,信息渠道多元化,让女人有了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很多女性正从“我”出发,从自己做起,自觉使用环保垃圾袋,休息日照顾孤老,为偏远地区捐助钱物……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参与支持公益、环保事业,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很庆幸,生活在這样一个包容、平衡和不断改善的社会中。作为投身其中的人们,不仅在努力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渐渐懂得了“经世致用”,是培养一种更高品质的幸福力。
  秋日吟边书传香,弟兄杯酒到虞唐。有书的日子依然还会有琐碎,但“学”与“思”让我们有了选择,选择积极和快乐,选择意义——这也正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对她的孩子所说的“读书的意义”。
  阅读改变着我的状态,让我从一朵花开看到生长的美丽,从平凡中找到不一样的自我,从懦弱稚嫩走向成熟担当,从沉寂中走向广袤的新天地。我很喜欢杨澜在“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上说过的一句话:“幸福不是没有痛苦,是学会和痛苦相识、友好地相处,也是在不断地动态平衡、不断发展的。”其中这种相处的能力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积淀更丰厚的文化思想底蕴。
  读书,让平面的生活变得多维,让心中的世界有了纵深。未来的日子还会有风雨,但有书籍为伴,一路花香弥漫,我会一直笃定地前行。
  责任编辑 王冬海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我会站在高高的房顶久久地向东遥望远处的樟子松林,松林仿佛被轻纱遮面,只能见到青绿色的轮廓,那时我无法想象树林那边是什么样的,或许童话里的主人公住在里面,或许阿日迪讲的鬼故事里的鬼们住在那里,或许有善良的牧民阿日迪和她勤劳的儿子住在那里,阿日迪熬着清香的奶茶等着放牧的儿子回来,我便梦想着有一天走进她神秘的怀抱。  终于,上小学的一个夏天,爸爸领着我们去采山杏,看着辽阔的草原上蒙古包炊烟袅
期刊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经常到海边去画画。海边有一片滩涂,整天有成群的海鸥飞来飞去,场面极其壮观。那时沿海滩涂还没有被政府保护起来,因此也就没有生态湿地这个概念。  待我出国半年后再次回到那片海边,发现滩涂边居然建起了一座工厂,因为机器的作业声太大,所以滩涂里已经见不到海鸥了。  真他妈一只傻鸟,因为无心画画我正要转身离开时,突然发现不知从哪儿飞来的一只海鸥从高空俯冲下来,一头扎到了滩涂的淤泥里,屁股朝
期刊
七月的草原,清晨四點天就开始大亮了,阳光从窗户照进来,万物又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天。一般这样的早晨我就会自然地醒过来,因为我要去熬奶茶,做早饭。这时妈妈早已起床,她去赶牛了,妈妈要挤将近二十头牛的奶。因为是本地牛,每一头牛的产奶量特别少,十多头牛能出四十来公斤奶。这里的牛吃草原上经过雨水浇灌而生长的草,喝二三十米深的深水井打出的水,这样的牛产的奶,做出的奶干、黄油是最好吃的,也是最天然的。  我算计着
期刊
正月初三,伊莲娜和弟弟开车去给住在H市城郊的阿英兰拜年,确切地说是给阿英兰和康老爷子拜年。阿英兰是伊莲娜母亲一位没过五服的堂兄的遗孀。虽然堂舅去世多年,但这些年来,伊莲娜每年过年时都要带着点心礼盒来给舅妈阿英兰拜年。  阿英兰住的这幢楼是去年新建的高层。电梯稳稳停下,阿英兰的屋子是直对电梯口的201号。姐弟俩径直摁响了门铃,在开门的那一刻,如果见到阿英兰肯定要用民族传统方式蹲安拜年问好,要是见到康
期刊
约会的时候,你总是要一杯水,他常说不必省钱,你总是笑笑。离开的时候,你对他说:“简单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  因为简单了,所以纯粹着。  青瞳和阿伦在同一个高中,但是青瞳不认识阿伦,阿伦也不认识青瞳。他只知道那个叫阿伦的姑娘有点可爱,跟大多数女孩子不太一样的是,她的语文实在让人头疼。她知道那个叫青瞳的男孩有点淘气,跟大多数男孩子不太一样的是,他比他们更淘气,听说他把同桌
期刊
梦停了,在他乡  不断的眺望  时间的齿轮撕咬着心绪  是季节遗留的思念  在那座陌生的城市上空扩散  形成了霾,令人窒息  深夜中  偷窥梦中的你  静静的,生怕惊扰你  幸福偷偷地爬上了嘴角  视为了一生的期盼  你说,最美是呼伦贝尔  从此生活中就充满了草原的清香  远方不在遥远  愛以春的姿态优雅地走来  轻吻我的脸颊  我要如何与你相见……
期刊
铺开岁月的画轴,聆听梦在远方,悠悠化作一缕馨香,只一霎,便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季节的转角处,冬已掩去一片葱茏。岁月深处,一抹春天的记忆,铺成的是柔情,还是眷恋?  梦想与阳光结伴  曾经的年少轻狂和稚嫩的外表将我的梦想编织得五彩斑斓,远大而向往;曾经的青涩面颊和纯真的微笑,将充满阳光的我渲染得淋漓尽致,无忧且无虑。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个温暖舒适的季节,她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像母亲一样的
期刊
我们栖居于这大地之上。  1958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至今已是甲子春秋。  这片草原充满了希望。那片芦苇青黄摇曳,河水清亮的辉河湿地,雏雁正振翅飞翔。西博山父亲般慈爱,祈福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我们要去祭拜神圣的敖包,辽阔富饶的草原是我们的家园,平静抑或奔腾的河流是我们的血脉。你会沿着一条条道路前行,有时不得不停歇片刻,再一次凝视可爱的家乡。你会在一个湖泊前久久驻足,无论你是谁都会被它吸引,奔向
期刊
早就想给母亲写一篇文章,但拖了很久。想起来,她老人家非常可怜,为儿女倾尽所爱,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有一次,她把记载着过去苦难岁月和现今幸福生活的小记录本递给我说,里面写着她一生经历的诸多事情。我接过来,如获至宝,欣喜不已。小册的记录虽然简单,却很齐全。  我的母亲不是舞文弄墨的文人。她因为生活困难,小学还没毕业就当了牧民。可她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姐姐上学时,我们也期盼着当学生,母亲教会我们蒙
期刊
现代诗的自我教育,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看网络上对现代诗的大面积抨击,以及理由的驴唇不对马嘴时,有此想法。在重读到《探索诗集》中,那些三十多年前的诗文本,和袭小龙先生那篇《诗人探索着的世界》时,再转头看现状,甚至都有些“杞人忧天”般的绝望。而张凡修的诗歌,却提供了一个体现足夠难度的、典型的,而结果令人欣喜的案例。  在诗歌现场的人都知道,截止目前,张凡修出版了《丘陵书》《土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