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三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正在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整合、信息化管理、综合代理”等对策,以期对我国物流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第三物流;对策分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076-02
Abstract: All coutries attach importance to“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because it can heighten the material circulation velocity and economize the expense of storate and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such as“resource conform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ligation surrogate”.
Key word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resource integration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传统产业已进入过度竞争状态,多数企业运营艰难,产业竞争逐渐转向对流通渠道的争夺,而解决流通混乱、流通产业分散和流通组织分割的局面,正需要现代的物流体系。“第三物流”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也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
1“第三物流”理论的引申及发展
物流一词源于英文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主要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及管理协调,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
“第三物流”也叫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需求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则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它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
“第三物流”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可以集中主业。生产企业使用“第三物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础技术,开发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可以降低成本。使用“第三物流”可以改善物料回运管理和相关的信息处理方法,减少承运人的数量,其配送任务全部由“第三物流”公司负责,大大减少本企业的营运成本和负担。据统计,“第三物流”市场比重在美国为57%,欧盟为67%,日本为80%,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欧盟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在积极考虑使用“第三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我国“第三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第三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特别是近几年,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对专业化、多功能化的“第三物流”需求更为迫切。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与其它因素,“第三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瓶径制约,使“第三物流”企业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
2.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经营者所接受的经济理论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认为生产过程是增值的,而流通过程则不创造任何价值。在规划、安排企业生产、项目,甚至签订合同时,都会忽略物流的过程。同时,我国企业受封建小农经济思想影响,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体系,都拥有自己的物流部门,但经济效益却相当低。这种思想与行为,也影响了“第三物流”行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总效益的优化。
2.2市场需求存在困境
从现实看,目前我国“第三物流”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物流”企业在形态上有着明显区别。在欧美国家,典型意义上的“第三物流”是独立于物流供应方和需求方,能从事按照需求方的要求对物流过程进行组织和实施的第三方。而我国物流供应商的局限性相当大,并且需求方仍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一部分新兴高新技术、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即使有许多企业将运输业务外包给运输企业,仓储业务外包给仓储企业,但也只是企业间简单的、稳定的业务联系,绝非供应链管理意义上的合作。
2.3多重管理制约资源整合
物流业是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服务行业,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甚至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物流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不但有交通部、铁道部,还有民航总局、邮政局、海关等,这些业务部门各有各的规定,各作各的规划,导致物流企业在整合各项资源时难度加大。我国现行的体制虽然在力图改变条块分割管理,但仍然普遍存在着各行业、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在规划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即使由所谓的行业协会出台一些政策标准,但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许多障碍。
2.4服务领域拓展受阻
按国际惯例,“第三物流”公司按物流范围和服务功能可以分为综合性物流公司(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具有良好的服务信誉)和功能性物流公司(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流通加工公司,单一功能、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目前,我国“第三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物流企业;二是外资投资新设立物流企业;三是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来的企业;四是某些内资因看好物流市场而投资的物流公司;五是中国邮政、铁路、空运这一类特殊的垄断性行业的物流供应商。因此,我国目前大部分“第三物流”还属于功能性物流公司。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服务机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运转效率不高;有效服务网络太狭窄。这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无法与跨国综合性物流公司争夺国内和国际市场。
3我国“第三物流”发展的对策
3.1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从资源整合的方式看,“第三物流”可以选择两种:一种是不拥有固定资产,依靠组织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第三物流”企业。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风险较小。这种运作模式能够较好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求底层的物流市场很成熟,社会资源易获取而选择余地较大。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装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第三物流”企业。这种运作模式虽然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拥有自己的网络、装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其柔性化能力和整体服务质量也有保证,雄厚的资产还能展示一个公司的实力,有利于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加强“第三物流”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网点布局、应用现代技术、完善物流功能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而物流企业之间也可实施并购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打造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
3.2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
一是业务流程优化。通过物流过程分析,明确各层次业务关系,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及重组,使职能型管理向流程型管理转变,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定,将实际业务运作集成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缩短时间、空间的距离,进行协同办公。二是业务与财务一体化接口。各种运输、搬运、装卸、仓储业务一旦发生,根据事先设定的单价、次数、公里数等,自动生成费用,方便查询、统计,与财务系统形成顺畅的连接。三是堆码管理。通过仓库管理模块,设定子仓、仓位和堆位,在业务发生时对计算机模拟位置输入对应的产品型号、进入时间、质量状态,即可随时在模拟图中查询该位置的产品情况,在整堆、移堆的时候,也可以完成堆的合并和分离,真正做到信息与实际操作同步,进行可视化管理,使大仓库或复杂仓库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高效。四是全程跟踪。信息系统对客户提交的发货计划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了运作管理的“服务到底”,通过对客户的发货计划号管理,从发运调度、在途跟踪、到货确认、回单返回、质量信息等全程数据反映在信息平台上,采用电脑打单,统一格式,容易跟踪、结算方便。
3.3电子商务与“第三物流”有机结合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机结合,将成为“第三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从目前来看,“第三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第三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承担物流作业,完成各物流环节;二是“第三物流”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跟踪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力求建立基于因特网基础上的全国物流系统,实现“客户电子订单一体化运作”的电子商务目标,简化商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在电子商务时代,实现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第三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
3.4实行综合物流代理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实行综合物流代理业务,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作业委托他人处理,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杜绝低成本经营,注重自己的销售队伍与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的设计,并重视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创新,使公司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成为有效的物流管理者。
关键词:第三物流;对策分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076-02
Abstract: All coutries attach importance to“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because it can heighten the material circulation velocity and economize the expense of storate and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such as“resource conform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ligation surrogate”.
Key word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resource integration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传统产业已进入过度竞争状态,多数企业运营艰难,产业竞争逐渐转向对流通渠道的争夺,而解决流通混乱、流通产业分散和流通组织分割的局面,正需要现代的物流体系。“第三物流”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也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
1“第三物流”理论的引申及发展
物流一词源于英文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主要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及管理协调,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
“第三物流”也叫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需求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则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它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
“第三物流”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可以集中主业。生产企业使用“第三物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础技术,开发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可以降低成本。使用“第三物流”可以改善物料回运管理和相关的信息处理方法,减少承运人的数量,其配送任务全部由“第三物流”公司负责,大大减少本企业的营运成本和负担。据统计,“第三物流”市场比重在美国为57%,欧盟为67%,日本为80%,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欧盟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在积极考虑使用“第三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我国“第三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第三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特别是近几年,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对专业化、多功能化的“第三物流”需求更为迫切。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与其它因素,“第三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瓶径制约,使“第三物流”企业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
2.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经营者所接受的经济理论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认为生产过程是增值的,而流通过程则不创造任何价值。在规划、安排企业生产、项目,甚至签订合同时,都会忽略物流的过程。同时,我国企业受封建小农经济思想影响,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体系,都拥有自己的物流部门,但经济效益却相当低。这种思想与行为,也影响了“第三物流”行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总效益的优化。
2.2市场需求存在困境
从现实看,目前我国“第三物流”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物流”企业在形态上有着明显区别。在欧美国家,典型意义上的“第三物流”是独立于物流供应方和需求方,能从事按照需求方的要求对物流过程进行组织和实施的第三方。而我国物流供应商的局限性相当大,并且需求方仍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一部分新兴高新技术、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即使有许多企业将运输业务外包给运输企业,仓储业务外包给仓储企业,但也只是企业间简单的、稳定的业务联系,绝非供应链管理意义上的合作。
2.3多重管理制约资源整合
物流业是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服务行业,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甚至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物流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不但有交通部、铁道部,还有民航总局、邮政局、海关等,这些业务部门各有各的规定,各作各的规划,导致物流企业在整合各项资源时难度加大。我国现行的体制虽然在力图改变条块分割管理,但仍然普遍存在着各行业、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在规划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即使由所谓的行业协会出台一些政策标准,但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许多障碍。
2.4服务领域拓展受阻
按国际惯例,“第三物流”公司按物流范围和服务功能可以分为综合性物流公司(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具有良好的服务信誉)和功能性物流公司(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流通加工公司,单一功能、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目前,我国“第三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物流企业;二是外资投资新设立物流企业;三是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来的企业;四是某些内资因看好物流市场而投资的物流公司;五是中国邮政、铁路、空运这一类特殊的垄断性行业的物流供应商。因此,我国目前大部分“第三物流”还属于功能性物流公司。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服务机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运转效率不高;有效服务网络太狭窄。这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无法与跨国综合性物流公司争夺国内和国际市场。
3我国“第三物流”发展的对策
3.1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从资源整合的方式看,“第三物流”可以选择两种:一种是不拥有固定资产,依靠组织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第三物流”企业。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风险较小。这种运作模式能够较好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求底层的物流市场很成熟,社会资源易获取而选择余地较大。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装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第三物流”企业。这种运作模式虽然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拥有自己的网络、装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其柔性化能力和整体服务质量也有保证,雄厚的资产还能展示一个公司的实力,有利于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加强“第三物流”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网点布局、应用现代技术、完善物流功能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而物流企业之间也可实施并购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打造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
3.2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
一是业务流程优化。通过物流过程分析,明确各层次业务关系,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及重组,使职能型管理向流程型管理转变,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定,将实际业务运作集成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缩短时间、空间的距离,进行协同办公。二是业务与财务一体化接口。各种运输、搬运、装卸、仓储业务一旦发生,根据事先设定的单价、次数、公里数等,自动生成费用,方便查询、统计,与财务系统形成顺畅的连接。三是堆码管理。通过仓库管理模块,设定子仓、仓位和堆位,在业务发生时对计算机模拟位置输入对应的产品型号、进入时间、质量状态,即可随时在模拟图中查询该位置的产品情况,在整堆、移堆的时候,也可以完成堆的合并和分离,真正做到信息与实际操作同步,进行可视化管理,使大仓库或复杂仓库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高效。四是全程跟踪。信息系统对客户提交的发货计划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了运作管理的“服务到底”,通过对客户的发货计划号管理,从发运调度、在途跟踪、到货确认、回单返回、质量信息等全程数据反映在信息平台上,采用电脑打单,统一格式,容易跟踪、结算方便。
3.3电子商务与“第三物流”有机结合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机结合,将成为“第三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从目前来看,“第三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第三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承担物流作业,完成各物流环节;二是“第三物流”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跟踪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力求建立基于因特网基础上的全国物流系统,实现“客户电子订单一体化运作”的电子商务目标,简化商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在电子商务时代,实现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第三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
3.4实行综合物流代理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实行综合物流代理业务,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作业委托他人处理,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杜绝低成本经营,注重自己的销售队伍与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的设计,并重视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创新,使公司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成为有效的物流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