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新媒介的发展对传统报业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报业体制创新和机制变革才是根本出路。笔者通过对南京报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南京报业 报业改革 媒介经营
南京报业闻名于全国的要数1999年的那场令人不寒而栗的价格战和前段时间《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 《南京晨报》4家都市报集体涨价事件,巧的是,前者是报纸间的 “互相残杀”,后者却是心照不宣的“团结合作”,这种变化对于研究我国的报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999年之前,在南京报业零售市场较有影响的报刊有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下的《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服务导报》;南京日报集团下的《金陵晚报》《江苏商报》;新华社江苏分社下的《现代快报》。从内容上说,《扬子晚报》在逐渐减少社会新闻的采用量,加大政治、经济新闻的比重,增加每天的独家新闻和特色新闻,所占的比例不少于新闻总量的60%-70%。
《现代快报》一直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作为报纸的口号,它在内容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敢讲真话,善于抓住群众关注的问题和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的契合点,同时在热点问题上善于反映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众人都关注的问题上力求更深刻。二是恰如其分地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此外,《现代快报》还着力加强深度报道和评论,版面内容包括纵深、特别关注、快评天下、特别报道等4至5个深度报道版。
《南京日报》内容上更注意从群众角度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每天要闻版一半以上的版面用来登载与普通读者相关度大的各类新闻,拉近了党报与老百姓的距离。《南京日报》改扩版后,副刊版面也大量增加,做到既有知识性又有可读性。
《金陵晚报》在内容上雅俗共赏,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可读性强,侧重于强化社区新闻,财经新闻也是其强项。
《南京晨报》靠新闻的鲜活性起家,主要表现在:加强对南京当地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报道。主攻市井新闻,它一开始就拿出8个版做南京新闻,二版的“南京特快”不是最重要的新闻,而是当日发生的最快的新闻,新闻的鲜活度超过了重要性。
综合分析南京这些报纸的内容定位,可以发现,目前南京报摊上有影响的都市报在内容上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
1、同质化竞争严重。老百姓关心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和服务性新闻依旧是各家报纸关注的焦点,各家都不轻易放弃这个“质”。
2、新闻品味不高。一些报纸的很多版面都被“腥、星、性”所占领,对负面的、丑恶的东西披露太多,影响报纸的品味。
3、新闻缺少一定的思想性。一些报纸只是报道事件,“实话实说”,停留在新闻报道中“是什么”的初始阶段,缺少“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解释、评论。
以上是南京一些报纸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南京报业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及与广东等报业大省的横向比较后,认为南京报业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改革。
(一)从宏观上看,调整报业结构,加强竞争意识
1、加强集团化经营。广东的一些报业集团在我国报业市场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南京报业集团要向这些报业集团学习,加强与各报业集团的横向交流。
2、加强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良性竞争可以促进整个南京报业的发展。南京报业需正当竞争,加强互相合作,最终达到功能互补、双赢,为南京市民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3、走出南京,扩大辐射圈和影响力。报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南京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加上周边苏州、无锡、常州发达的经济基础,南京报业有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比如,《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面向全省发行,吸引了大量的苏、锡、常的广告份额,将报业的蛋糕做大。
4、调整报业结构。综观南京的报业,报纸的数量虽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定位相近,编辑方针相似,大多为“市民化”报纸,竞争强度加剧,南京报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5、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南京在新闻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两家新闻学院,以及众多其他新闻专业教育院系。在南京的一些新闻院系中,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科修养和实践经验。它们可以为当地媒体输送大量新闻人才,同时,一些有长期媒体实践经验的老师也为当地的媒体提供着智力支持。这种学界与媒体良好互动的局面,无疑对南京媒体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从中观层面看,多管齐下,提高影响力
1、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业为主就是指经营报业为主,即报纸的采编、发行、广告经营;多种经营是指经营报业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以此来弥补报业经营的不足。以日本报业为例:朝日新闻社是一个立体经营的传媒集团,除办报外,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周刊、月刊、季刊杂志有10多种。另外,它还兼办其他文化产业,与该报社有关联的企业和团体有英文朝日、朝日学生报社等60家。它设在国外的公司、企业已超过200家,经营范围涉及新闻、出版、房地产业等。
2、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报社利用自身文化优势、传播优势,多主办社会活动,从事公益活动,对社会做贡献。如日本《朝日新闻》主办高中棒球锦标赛、成立全日本摄影联盟。
3、跨媒介经营策略,利用业务单元间的关联来增强竞争力。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出现了融合趋势,报业经营也开始出现了跨媒介经营。传统报纸与电子报纸之间在业务上的这种相互关联既增加了接触度,又带来了利润,同时也扩大了報纸的影响力,提高了报纸在媒介市场的竞争力。
4、加强读者沟通。报社可以通过举办读者意见会、开通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征询读者意见,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增强报纸的服务功能,进而为报纸经营赢得更大的市场。
(三)从微观层面看,内容为王,树立品牌意识
1、“内容为王”是报纸生存的基本法则。报纸要提高自身品味,第一,增加硬新闻的比例,培养报纸过硬的风格;第二,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新闻,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2、肩负社会责任。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应该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一些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如南京的中山陵景区门票涨价事件,南京报纸集体“失声”,反而是香港的《大公报》以 《南京中山陵拒绝免费开放 商业意味浓招民怨》为题进行报道。
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牌栏目、名牌记者。
4、重视版面设计编排。版块化编排已经成为“厚报”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美感,便于读者阅读。同时,版面设计要有个性。
5、注重细节。细节往往能反映报纸的经营态度和对读者的重视程度。如日本报纸在排版时会刻意避开报纸的折叠线,不让报纸的中线折叠影响阅读,减少读者翻阅报纸的麻烦。再如《新京报》A2版的“更正与说明”,这一栏包括“事实纠错”、“文字更正”。这一更正栏的设置并没有降低该报在读者心中的公信力,反而体现了该报的“细节经营”,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①赵小飞,《在同质化中踯躅前行的南京报业》,《今传媒》,2005—第05期
②崔保国:《走近日本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③周鸿铎:《洞悉媒介——回应传媒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④《大公报》,《南京中山陵拒绝免费开放 商业意味浓招民怨》,2008年9月9日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南京报业 报业改革 媒介经营
南京报业闻名于全国的要数1999年的那场令人不寒而栗的价格战和前段时间《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 《南京晨报》4家都市报集体涨价事件,巧的是,前者是报纸间的 “互相残杀”,后者却是心照不宣的“团结合作”,这种变化对于研究我国的报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999年之前,在南京报业零售市场较有影响的报刊有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下的《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服务导报》;南京日报集团下的《金陵晚报》《江苏商报》;新华社江苏分社下的《现代快报》。从内容上说,《扬子晚报》在逐渐减少社会新闻的采用量,加大政治、经济新闻的比重,增加每天的独家新闻和特色新闻,所占的比例不少于新闻总量的60%-70%。
《现代快报》一直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作为报纸的口号,它在内容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敢讲真话,善于抓住群众关注的问题和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的契合点,同时在热点问题上善于反映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众人都关注的问题上力求更深刻。二是恰如其分地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此外,《现代快报》还着力加强深度报道和评论,版面内容包括纵深、特别关注、快评天下、特别报道等4至5个深度报道版。
《南京日报》内容上更注意从群众角度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每天要闻版一半以上的版面用来登载与普通读者相关度大的各类新闻,拉近了党报与老百姓的距离。《南京日报》改扩版后,副刊版面也大量增加,做到既有知识性又有可读性。
《金陵晚报》在内容上雅俗共赏,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可读性强,侧重于强化社区新闻,财经新闻也是其强项。
《南京晨报》靠新闻的鲜活性起家,主要表现在:加强对南京当地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报道。主攻市井新闻,它一开始就拿出8个版做南京新闻,二版的“南京特快”不是最重要的新闻,而是当日发生的最快的新闻,新闻的鲜活度超过了重要性。
综合分析南京这些报纸的内容定位,可以发现,目前南京报摊上有影响的都市报在内容上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
1、同质化竞争严重。老百姓关心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和服务性新闻依旧是各家报纸关注的焦点,各家都不轻易放弃这个“质”。
2、新闻品味不高。一些报纸的很多版面都被“腥、星、性”所占领,对负面的、丑恶的东西披露太多,影响报纸的品味。
3、新闻缺少一定的思想性。一些报纸只是报道事件,“实话实说”,停留在新闻报道中“是什么”的初始阶段,缺少“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解释、评论。
以上是南京一些报纸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南京报业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及与广东等报业大省的横向比较后,认为南京报业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改革。
(一)从宏观上看,调整报业结构,加强竞争意识
1、加强集团化经营。广东的一些报业集团在我国报业市场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南京报业集团要向这些报业集团学习,加强与各报业集团的横向交流。
2、加强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良性竞争可以促进整个南京报业的发展。南京报业需正当竞争,加强互相合作,最终达到功能互补、双赢,为南京市民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3、走出南京,扩大辐射圈和影响力。报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南京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加上周边苏州、无锡、常州发达的经济基础,南京报业有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比如,《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面向全省发行,吸引了大量的苏、锡、常的广告份额,将报业的蛋糕做大。
4、调整报业结构。综观南京的报业,报纸的数量虽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定位相近,编辑方针相似,大多为“市民化”报纸,竞争强度加剧,南京报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5、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南京在新闻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两家新闻学院,以及众多其他新闻专业教育院系。在南京的一些新闻院系中,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科修养和实践经验。它们可以为当地媒体输送大量新闻人才,同时,一些有长期媒体实践经验的老师也为当地的媒体提供着智力支持。这种学界与媒体良好互动的局面,无疑对南京媒体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从中观层面看,多管齐下,提高影响力
1、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业为主就是指经营报业为主,即报纸的采编、发行、广告经营;多种经营是指经营报业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以此来弥补报业经营的不足。以日本报业为例:朝日新闻社是一个立体经营的传媒集团,除办报外,朝日新闻社出版的周刊、月刊、季刊杂志有10多种。另外,它还兼办其他文化产业,与该报社有关联的企业和团体有英文朝日、朝日学生报社等60家。它设在国外的公司、企业已超过200家,经营范围涉及新闻、出版、房地产业等。
2、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报社利用自身文化优势、传播优势,多主办社会活动,从事公益活动,对社会做贡献。如日本《朝日新闻》主办高中棒球锦标赛、成立全日本摄影联盟。
3、跨媒介经营策略,利用业务单元间的关联来增强竞争力。在信息社会中媒介出现了融合趋势,报业经营也开始出现了跨媒介经营。传统报纸与电子报纸之间在业务上的这种相互关联既增加了接触度,又带来了利润,同时也扩大了報纸的影响力,提高了报纸在媒介市场的竞争力。
4、加强读者沟通。报社可以通过举办读者意见会、开通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征询读者意见,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增强报纸的服务功能,进而为报纸经营赢得更大的市场。
(三)从微观层面看,内容为王,树立品牌意识
1、“内容为王”是报纸生存的基本法则。报纸要提高自身品味,第一,增加硬新闻的比例,培养报纸过硬的风格;第二,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新闻,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2、肩负社会责任。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应该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一些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如南京的中山陵景区门票涨价事件,南京报纸集体“失声”,反而是香港的《大公报》以 《南京中山陵拒绝免费开放 商业意味浓招民怨》为题进行报道。
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牌栏目、名牌记者。
4、重视版面设计编排。版块化编排已经成为“厚报”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美感,便于读者阅读。同时,版面设计要有个性。
5、注重细节。细节往往能反映报纸的经营态度和对读者的重视程度。如日本报纸在排版时会刻意避开报纸的折叠线,不让报纸的中线折叠影响阅读,减少读者翻阅报纸的麻烦。再如《新京报》A2版的“更正与说明”,这一栏包括“事实纠错”、“文字更正”。这一更正栏的设置并没有降低该报在读者心中的公信力,反而体现了该报的“细节经营”,获得了较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①赵小飞,《在同质化中踯躅前行的南京报业》,《今传媒》,2005—第05期
②崔保国:《走近日本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③周鸿铎:《洞悉媒介——回应传媒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④《大公报》,《南京中山陵拒绝免费开放 商业意味浓招民怨》,2008年9月9日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