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校伦理生态的反思与构建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学校伦理生态呈现出学校制度功利化、德育与智育冲突、学校交往文化的异化、学校伦理意识生态滞后等问题。建构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施行人本化管理;加强校园舆论文化环境建设,形成优良校风;建构尊重、理解、对话的人际交往方式;注重价值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学校伦理生态;制度德育;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13-04
  学校伦理生态又称学校教育生态的伦理价值性,或称学校教育的生态合理性,是微观的学校生态。学校伦理生态即学校范围内以伦理为原点,以教育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学校伦理生态强调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辈群体,学校制度规范、课堂教学,以及与校园人文设施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而和谐状态,即一种理性人的理性生存样态。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伦理环境的大变化,当前的学校伦理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冲突。
  一、当代学校伦理生态的审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速与深入,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频繁发生,而道德教育对此却颇显无力,出现了价值选择困惑、道德价值裂变、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用生态哲学的观点重新审视中国当代伦理环境,不难发现学校伦理生态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学校制度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学校交往生态、学校意识生态等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制度生态迷失,导致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功利化与专制化现象出现。“学校所强调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范以及所开展的训练活动,是特地‘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学生的生活。”[2]学校制度强调学习规范、行为纪律、分数排名等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意识与人格品性的比重少之又少。同时,教师与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活动的主体,未能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之中。学校对道德教育活动的响应,仅是表面化、口号式的提倡,并未从实际工作中着手,德育制度的落实、德育活动的开展更没有得以有效实施。在执行过程中,学校奉行以物待人的非人格化管理方式,将道德结果量化、外显,以管理代替育德,德育活动形式主义化,引发了学生自身原有道德素养与现实情境中失范的伦理制度规范之间的冲突。
  其次,学校文化生态的功利性日趋加强,“重分轻德”“以分代德”的德智矛盾日益突出。学校文化生态只注重学生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智力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情感陶冶、品性人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不少学校根本“没有把精神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3],校园精神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失去效用,不能与自成一体的学校特色教学活动协调一致。同时,绝大多数学校着重强调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控制、导向,学生群体的凝聚,以及对客观生活、学习条件等物质方面的供给与补充,校园精神文化被简化为辅助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全不在意校园文化在对学生品性、道德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与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学校交往文化的异化。走向功利化的学校制度之中,完整的精神人格被物质、功利抽空,只剩下类似人、物对应的“我—它”关系,师生、教师群体以及学生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功利。师生关系变成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师生关系中原有的情感逐渐淡化,权利义务关系变得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学生将教师当作与其对立的存在性对象,师生冲突频繁。在追求升学率、考试排名的恶性竞争机制下,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变成勾心斗角的竞争关系,对功利的追求取代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学生为了争夺有限的奖励与荣誉,变得自私自利,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取代温暖互助的友谊,这必然导致学生在个性与道德发展方面产生异化。
  最后,学校伦理意识生态的滞后,学校很少觉察到道德意识层面发展的重要性,故而较少以发展的观念指导教学工作,为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以及正确的道德判断的启发与指导,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当代中国经过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价值观正在经历从一元向一元与多元互动的转换过程,原有的“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主义”的价值观,逐渐被日益出现的多元化价值观念所取代。但学校并未依据社会实际进行有效调整,在观念上仍表现出冲突、传统的特点,忽略了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与学生所在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在学校所受的道德教育的影响远不及在社会与家庭中所受到的道德熏陶。学校教育对价值多元化和伦理时代性的理解与实践不到位,制约学校意识生态建设的价值观取向,致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脱节。
  综上可见,学校伦理生态在学校制度建设、人际交往、规范意识以及教学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项生态建设的理性、和谐发展。学校制度生态的形式化、专制化,文化生态的功利主义倾向,交往生态的冷漠与异化以及意识生态的深度滞后,严重阻碍了学校伦理环境的体系建设与系统发展,导致多项因素混乱与冲突。学生在这种功利、形式、冷漠、混乱的伦理环境中,自然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完善的个人品性,更无从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
  二、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育人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里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4]建设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就是要让学校的每种元素都成为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媒介。
  所谓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是指学校内部的系统性、一致性的人文伦理环境,强调学校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交往生态、意识生态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旨在通过各要素间的良性循环,以平等交互的方式获得协调发展,从而生成和谐一致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德性、有德行的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不仅强调学校伦理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和谐运作,还强调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由此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伦理文化整体。“系统内部外部、主体客体间的有机统一,要素间彼此依赖、互促互利、主客互换、动态平衡”,[5]是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平衡理念。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作为目标一致、蕴涵伦理道义的人本生态系统,对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1.积极的情绪感染与激励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可以实现诸要素的伦理合力,对学生情感情绪的感染效果十分显著。无论是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班级文化活动,还是积极向上、诚实正派的校风、班风建设,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感;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教师交往中的情感流露,以及人际交往中营造出的特有氛围,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自身优势,给学生以悉心的关怀与爱护,往往会成为学生情感共鸣的源泉,由此而产生和升华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学生是同伴交往的情感主体,他们通过主动交往,领悟人与人之间理解互助、真诚友爱的可贵,不断强化对自我、对他人的认同。这种和谐、友爱的人际生态,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归属感,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良好心态与理性的道德观念。
  2.正确导向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的正确导向效应,突出表现在学校氛围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功能上,主要通过心理暗示、言语导向、规范指引产生作用。从学校制度文化到意识精神活动,从集体规范到人际交往,学校伦理生态都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参考,给每个成员心理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并接受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思考。在校园里,如果从教师到寝室,从会场到餐厅,从室内到室外,到处都是文明健康、积极进取、道德理性的舆论宣传,传播的都是讲思想、纪律、规范、理性、向上的精神,那么,学生的思想行为就会被导向正确的方向上来,不仅学会学习,还将学会做“会学习的道德人”。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正是为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情感、能自主、会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教育氛围。
  3.规范约束效应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无声的命令,这种命令隐藏在学生接触的人和事之中,渗透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之中,它能规范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尽管这些作用都以潜在的形式发生,但各要素的相互协作与渗透,仍会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产生暗示,促使学生规范并约束自身言行,取得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其中,伦理规范与道德制度就是约束学生言行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对伦理道德规范的学习与掌握。校风、班风是另外一种无形而有效的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反映师生科学文化素养、目标追求、治学精神以及行为风尚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风、班风,不仅能规范群体成员的言行举止,形成群体心理约束,还会促使成员形成共同“气氛”,生成集体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由学生自主、自愿融入自身观念之后,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从而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
  舆论评价也是有效约束个体行为、培养学生道德理念的价值规范。个体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对学生言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道德认识上的变化,还可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反思,并以此调整自身言行。受到舆论支持、赞扬并引起自豪和荣誉感的行为,学生会乐于坚持和发挥。相反地,得不到舆论支持或受到舆论谴责并引起愧疚感的行为,学生会努力去克服和改正。
  4.道德示范效应
  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表现在:首先,教师是学生的人格榜样、道德模范。教师以身作则,不仅提高角色威信,还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与渗透性。其次,同龄人的示范作用。由于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相近或一致的特点,因此,交往圈内获得奖励与褒扬的先进学生、个人事迹,就成为其他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此外,广泛渗透于校园、教材中的榜样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也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5.美感教育的渗透效应
  物质环境、直观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人类思想、智慧与情感的物化表现,是彰显一定时代人类创造力与审美力的重要标志。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系统所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不仅为师生提供生活、学习空间,还超越了物质本身的特质,逐步演化为审美教育的载体。无论是学校雕塑绘画艺术,还是文艺长廊的浓厚人文气息,都能够让学生懂得美的价值,培养美的情感,丰富美的知识,追求美的境界,从而在“美的学习”中实现美德生活。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践行美的艺术,施展美的才华,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领悟人生真谛,洞察内心思想,以此来追求更多美好的事物。
  三、建构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
  正视冲突型伦理生态的种种问题,调整和改造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泛功利化关系,建设和谐型伦理生态,是深化学校德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管理
  道德规范与道德规则只有通过人的选择,才能真正发挥积极效应。有鉴于此,“学校纪律就无需涵盖整个学校生活。儿童的态度,儿童的举止,他们走路或背诵课文的方式,他们写作业或记笔记的方式,等等,都无需预先精确地规定。因为如果纪律这样扩充开来,就违背了真正纪律的旨趣,就像迷信与真正宗教的旨趣完全相反一样”。[6]
  学校制度生态的完善,首先必须做到规范与制度的合理,必须彻底剔除管理中带有歧视性、压制性、惩罚性的规定和措施。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要和学校文化相适应,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也要摆脱形式化与简单化的痼疾。其次,学校制度建设需发扬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保障学生参与制订制度的权利,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制订制度,他们才会有深刻的行为体验,才会自觉自愿、主动遵守制度规范。
  2.加强校园舆论文化环境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加强校园舆论文化建设,关键是强化学校“三风”,即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领导作风是“三风”之首,是关键。学校领导应提高自身修养,理性处事,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教风,也是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对学生具有表率作用,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作风,对学生也具示范效应。学风是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学生不仅有序组成“学习团体”,还相互合作,建构公正的“道德团体”。优良的学风促使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成为道德的人。   3.建构尊重、理解、对话的人际交往方式
  尊重、理解、对话的交往方式,能够实现师生、生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在和谐型学校伦理生态建设中,师生关系的改变尤为关键。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彰显着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理解则是构成双方共同行动的基础,同时,真正的理解又建立在彼此平等、双向交流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师生达成共同的愿景,认可并接纳共同的规范,实现人格与道德的真诚交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是要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来进行交往,尊重他的人格与自由,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就是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以朋友式的人格相遇去引导他、帮助他。[7]此外,师生交往要从传统的单向式主客体关系转化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要实现由管理者、训导者向指导者、咨询者的重心转变。
  4.建立价值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主见、有思想、会创造的个体,就要在活动与交往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促进他们的自主建构。价值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一是做好道德导师,为学生提供价值引导,通过实例教会学生自主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选择强加给他们。二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学生不仅是规范与理念的学习者、遵从者,也是规范的创造者、执行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令他们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学会理性思考和选择。三是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合理的道德选择,并鼓励他们坚定道德信念、准则且付诸行动。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
  [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4):23-27.
  [3]杨宁.学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5.
  [4]苏霍姆林斯基.帕弗雷什中学[M].//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53.
  [5]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长春:吉林大学,2009.
  [6][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9.
  [7]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我院自1986年~1997年共收治外伤后凝固性血胸38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保守治疗,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19~53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11例,锐器伤2例;凝固性血胸发
随着医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尿道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作为一项替代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开展手术66例,成功48例,成功率72%,其中4例
本文对44例GBS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氧组的基本痊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并讨论了高压氧的治疗机理
濒死者的临终关怀龙霖杜修春唐正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37000)生老病死乃人们生存过程的自然规律。濒死和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阶段。生活中,一些人以急死而结束生命,谓之卒死;然而,大多数人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全国驰名的南京钟山风景区,这两年突然冒出一些豪华别墅,虽然它们高大漂亮,但却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因而被江苏省建委认定为“历史的遗憾工程”。而昔日烟
1998年的夏秋之交,国人最掂记的一件事,恐怕莫过于洪灾了:洪水滔天,咆哮而来,肆虐无羁,在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一片片农田被淹没,一排排房舍被吞噬,一座座工厂被冲毁,3千多人被无
维持性血透的中老年患者存活率与死因分析赵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中老年透析患者也随之增多。回顾我院近三年累计
要求认真学习江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郑增茂发表电视讲话本刊讯去年11月26日,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郑增茂接受了河南电视台记者采访,就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