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东成先生将商场的浮华与喧嚣褪去,回归至宁静,他走进了社区服务站,用一把真诚的钥匙,开启了服务的大门。他从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之外的人生价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他的幸福更多是通过满足物质之外的精神需要来获得的,他的快乐更多的是通过助人为乐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带来的。他用服务彰显了人生的价值,用奉献书写了幸福的人生。
【马东成先生,现任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董事、新界中国书画会主席、香港女童军屯门分会名誉副会长等公职。从小喜爱乒乓球,成绩卓著,1980年起开始担任乒乓球教练,1981年获得元朗区乒乓球冠军,创办了屯门体育会乒乓球会,并担任主席。】
体育健将入商场
1960年,因为观看了一次乒乓球世界杯盛宴,少年的马东成便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他拿起了乒乓球拍练习起乒乓球来。多年以来,他对乒乓球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更加浓厚,球技也在日复一日的业余练习中得到了提升。
1981年,一场激烈的乒乓球赛在元朗、屯门、荃湾等九个区的联合筹办下,拉开了序幕,年轻的马东成先生作为屯门队代表参加了这场比赛。
在最后一场冠亚军团体赛对决中,马东成先生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他出场的时候,他的团队正以13比17的成绩落后于对方,输赢与否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战。”马东成先生回忆说,“当时的气氛很紧张。”在没有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马东成先生并没有放弃,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扭转了形势,最后以21比19的成绩摘取了桂冠,笑到了最后。“反败为胜的感觉好极了!”乒乓球——这项一直被称为中国人的骄傲的运动,也成为了马东成先生的骄傲。
从1973年开始,因为对乒乓球的喜爱,这位乒乓球健将在元朗教育路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店,经营着各种体育用品。寓喜好于事业,事业也在爱好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这个店一直开到1989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初,香港的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睿智的马东成先生继而转战九龙一带的房地产业,忙碌的事业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一次次地在茫茫商海中拚搏,找寻着商机,实现着事业上的梦想。
退出商场为服务
当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回报社会。他告诉自己,人生除了事业的奋斗,还要服务社会。将商场的浮华与喧嚣褪去,回归至宁静,他走进了社区服务站,用一把真诚的钥匙,开启了服务的大门。在里面,他从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之外的人生价值——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马东成先生说:“现在都没有做什么事情了,以服务为主。”朴实的话语中,彰显出来的是那颗炙热的服务之心。
因为有精湛的乒乓球技术做基础,马东成先生当起了教练,更创办了体育会乒乓球会,并担任主席,为培养更多的国球苗子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达至强身健体,贡献着心力。
8年前,马东成先生将服务的范围延伸到了童军上,他要让他们在还是孩子的时候便能拥有健康和强壮的体魄,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成为“诚实,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尽己之力、扶助他人,仁爱、日行一善,有礼貌,明事理、辨是非,负责、信守承诺、克尽职责,勤俭,勇敢”的人,让他们在成年之后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能有健康的体魄实现人生理想、享用人生。尽心尽力的付出,是马东成先生的一片良苦用心。
5年前,马东成先生参加了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此时此刻,服务已经完全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一直以来,元朗大会堂都是政府各部门的友好伙伴,携手合作为元朗区居民提供实际的、多元化的服务,不仅让区内的有需要的人士受惠,更是对整个社会服务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推动社会和谐、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贡献良多。马东成先生的时间也被社区中心、家庭生活教育组、赛马会元朗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老人中心、珠穆朗玛多元文化社区中心、少数族裔人士支持服务中心等填充得满满的。虽然忙碌,但是他总是奉献并快乐着。在马东成先生的心里,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社区里的事情,没有什么惊天大事,相反却总是琐碎的。马东成先生心中只有一个很淳朴的念头,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帮多少人就帮多少人,他能奉献的无非就是一颗真诚清净的善心,还有时间和精力,而社区的和谐靠的就是如马东成先生这样无私的人的善心、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付出,就如同长流的细水一般,看似柔弱,却汇聚了强大的力量,流水始终奔流不息,服务更是不曾间断。
扬中华文化菁华,普及群众艺术
我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沿着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一直流淌至今天,经过历代书画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传世经典、艺术瑰宝,浓缩着中华民族精神。
1975年,对中国文化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马东成先生和王少波先生一起成立了新界中国书法会,自此,他们走向了一条弘扬中华文化菁华的道路。1980年,他们开始举办书画展,他们举办的所有书画展的目的都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尽快地在书画艺术园地里开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焕发出它绚丽的青春。在历届元朗大会堂举办的画展上,都能见到新界书法会会员的作品。
2002年12月,马东成先生出席了云石书画会举办的书画展,并为开幕式剪彩,此次活动展出了书画作品三百余件,包括书法、国画,琳琅满目;篆棣楷草各体;山水、人物、花鸟各门类,式式皆全,参加这个活动,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文化菁华,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推动屯门、元朗两区的文化活动及艺术创作。
2006年5月13日,香港新界中国书画会联合深圳书画学会等承办了深港两地书画交流展。深港两地近二百多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作为香港新界中国书画会主席的马东成先生为这次活动铺路架桥,忙前忙后,不亦乐乎。书画作品多样,适应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参展作品的作者并不是书画艺术界的大家,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书画爱好者,但是他们所作的每一件作品却能植根生活,源于真情,贴近大众。这些作品高雅时,则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通俗时,则不玄乎、不晦涩、不难懂,或雅或俗,都给人一种真的感动、善的感染、美的享受,做到了“雅俗共赏”,引得参观者赞声不断。
时至今日,新界书画会聚集了40余名会员,他们个个堪称能书善画,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秀丽清雅,质朴浑厚兼而有之,意境高远,自然大雅,极具大众业余文艺特色。在马东成先生的倡导下,他们在香港、深圳、北京、海南均开办了画展,“四地联展,所展出的作品均出自会员之手。”马东成先生说。他盼望着,能通过他们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唤起更多的人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国的文化瑰宝在祖国的每一个城市开花,让中国的艺术在传递、繁荣和发展中生生不息。
服务的路已经走了很多年,他用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发心为众,随时奉献,“奉献,并不是没有收获,在无私、无我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他现在最享受的事,除了为社区群众服务外,还有就是空闲的时候,和孙子们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这份内心的满足,便是最大的幸福。
【马东成先生,现任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董事、新界中国书画会主席、香港女童军屯门分会名誉副会长等公职。从小喜爱乒乓球,成绩卓著,1980年起开始担任乒乓球教练,1981年获得元朗区乒乓球冠军,创办了屯门体育会乒乓球会,并担任主席。】
体育健将入商场
1960年,因为观看了一次乒乓球世界杯盛宴,少年的马东成便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他拿起了乒乓球拍练习起乒乓球来。多年以来,他对乒乓球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更加浓厚,球技也在日复一日的业余练习中得到了提升。
1981年,一场激烈的乒乓球赛在元朗、屯门、荃湾等九个区的联合筹办下,拉开了序幕,年轻的马东成先生作为屯门队代表参加了这场比赛。
在最后一场冠亚军团体赛对决中,马东成先生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他出场的时候,他的团队正以13比17的成绩落后于对方,输赢与否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战。”马东成先生回忆说,“当时的气氛很紧张。”在没有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马东成先生并没有放弃,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扭转了形势,最后以21比19的成绩摘取了桂冠,笑到了最后。“反败为胜的感觉好极了!”乒乓球——这项一直被称为中国人的骄傲的运动,也成为了马东成先生的骄傲。
从1973年开始,因为对乒乓球的喜爱,这位乒乓球健将在元朗教育路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店,经营着各种体育用品。寓喜好于事业,事业也在爱好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这个店一直开到1989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初,香港的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睿智的马东成先生继而转战九龙一带的房地产业,忙碌的事业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一次次地在茫茫商海中拚搏,找寻着商机,实现着事业上的梦想。
退出商场为服务
当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回报社会。他告诉自己,人生除了事业的奋斗,还要服务社会。将商场的浮华与喧嚣褪去,回归至宁静,他走进了社区服务站,用一把真诚的钥匙,开启了服务的大门。在里面,他从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之外的人生价值——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马东成先生说:“现在都没有做什么事情了,以服务为主。”朴实的话语中,彰显出来的是那颗炙热的服务之心。
因为有精湛的乒乓球技术做基础,马东成先生当起了教练,更创办了体育会乒乓球会,并担任主席,为培养更多的国球苗子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达至强身健体,贡献着心力。
8年前,马东成先生将服务的范围延伸到了童军上,他要让他们在还是孩子的时候便能拥有健康和强壮的体魄,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成为“诚实,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尽己之力、扶助他人,仁爱、日行一善,有礼貌,明事理、辨是非,负责、信守承诺、克尽职责,勤俭,勇敢”的人,让他们在成年之后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能有健康的体魄实现人生理想、享用人生。尽心尽力的付出,是马东成先生的一片良苦用心。
5年前,马东成先生参加了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此时此刻,服务已经完全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一直以来,元朗大会堂都是政府各部门的友好伙伴,携手合作为元朗区居民提供实际的、多元化的服务,不仅让区内的有需要的人士受惠,更是对整个社会服务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推动社会和谐、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贡献良多。马东成先生的时间也被社区中心、家庭生活教育组、赛马会元朗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老人中心、珠穆朗玛多元文化社区中心、少数族裔人士支持服务中心等填充得满满的。虽然忙碌,但是他总是奉献并快乐着。在马东成先生的心里,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社区里的事情,没有什么惊天大事,相反却总是琐碎的。马东成先生心中只有一个很淳朴的念头,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帮多少人就帮多少人,他能奉献的无非就是一颗真诚清净的善心,还有时间和精力,而社区的和谐靠的就是如马东成先生这样无私的人的善心、时间和精力。他们的付出,就如同长流的细水一般,看似柔弱,却汇聚了强大的力量,流水始终奔流不息,服务更是不曾间断。
扬中华文化菁华,普及群众艺术
我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沿着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一直流淌至今天,经过历代书画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传世经典、艺术瑰宝,浓缩着中华民族精神。
1975年,对中国文化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马东成先生和王少波先生一起成立了新界中国书法会,自此,他们走向了一条弘扬中华文化菁华的道路。1980年,他们开始举办书画展,他们举办的所有书画展的目的都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尽快地在书画艺术园地里开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焕发出它绚丽的青春。在历届元朗大会堂举办的画展上,都能见到新界书法会会员的作品。
2002年12月,马东成先生出席了云石书画会举办的书画展,并为开幕式剪彩,此次活动展出了书画作品三百余件,包括书法、国画,琳琅满目;篆棣楷草各体;山水、人物、花鸟各门类,式式皆全,参加这个活动,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文化菁华,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推动屯门、元朗两区的文化活动及艺术创作。
2006年5月13日,香港新界中国书画会联合深圳书画学会等承办了深港两地书画交流展。深港两地近二百多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作为香港新界中国书画会主席的马东成先生为这次活动铺路架桥,忙前忙后,不亦乐乎。书画作品多样,适应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参展作品的作者并不是书画艺术界的大家,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书画爱好者,但是他们所作的每一件作品却能植根生活,源于真情,贴近大众。这些作品高雅时,则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通俗时,则不玄乎、不晦涩、不难懂,或雅或俗,都给人一种真的感动、善的感染、美的享受,做到了“雅俗共赏”,引得参观者赞声不断。
时至今日,新界书画会聚集了40余名会员,他们个个堪称能书善画,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秀丽清雅,质朴浑厚兼而有之,意境高远,自然大雅,极具大众业余文艺特色。在马东成先生的倡导下,他们在香港、深圳、北京、海南均开办了画展,“四地联展,所展出的作品均出自会员之手。”马东成先生说。他盼望着,能通过他们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唤起更多的人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国的文化瑰宝在祖国的每一个城市开花,让中国的艺术在传递、繁荣和发展中生生不息。
服务的路已经走了很多年,他用一片至诚恳切的真心,发心为众,随时奉献,“奉献,并不是没有收获,在无私、无我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将会更多。”
他现在最享受的事,除了为社区群众服务外,还有就是空闲的时候,和孙子们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这份内心的满足,便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