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数学老师教新定理的案例阐述了“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是最牢固的识记”,通过人文学科的教师检查知识为“运用知识”,呈现了如何“评价”对于预防死记硬背的“关口”性作用。那么,如何将之应用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对于课内,要灵活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观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科学在迅猛地向前发展,知识越积累越多,而人的记忆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在对待具体材料的态度上,一定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方针。有一些东西是应当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这些东西好比是解释各种新的事实、现象的钥匙,或者形象地说,是思维的工具——所有这些都必须永远牢记,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和经常运用它们,使工具不至于生锈,不至于变成累赘的负担。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要把那些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事实、现象、定义、说明等等,正是通过知识的运用,通过把它们用于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使它们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记忆里。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自己的学科体系里,定出如何运用那些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观点对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记诵有着深刻的启发。
1.首先在开学前就要梳理出本册课本的“学科标准”,也就是以后可能用来进行思维的工具性知识,比如:生字、新词、名言佳句、适合的修辞(一般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文体、写作方面的知识等。
制订“学科标准”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通过知识的运用,通过把它们用于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使它们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记忆里。”
2.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规定好了的需要记诵的课文片段。对于课本中确实要背的课文片段,我们首先应做到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课文片段。如何理解课文片段?除教师适当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明了片段大意外,苏霍姆林斯基的“x+3x”思想也值得我们吸纳,学生要背一部分内容,那么必须多阅读3倍于这部分内容的相关内容。阅读这些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一来,他对所要记诵的内容的逻辑认识就会越深。比如《灰椋鸟》一课第四自然段,教者可补充两三篇类似于“一开始……没有几分钟……”“有的……有的……”“先……后”等有关的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感受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教者再引导学生采取各种有趣的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学生已经背熟了课文中要背的片段,也绝不能采用整段记诵的方式来检查。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这些内容来回答。比如还是《灰椋鸟》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先回来的鸟与后来的鸟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我们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并使学生在若干年后,遇到类似场面时,能够想起这一段的写作方法。
以上两点,是基于课本中带有明显任务性质的记诵,我的意思是,即使这些内容的记诵带有明显的任务性质,我们也要采用苏氏的思想,弱化它们的任务性质,绝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享受劳动的快乐(多读,多感悟)中学会记诵并达到学以致用。
二、对于课外,要充分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思想同时适用于课内与课外,这里运用只是更针对于目前流行的读经运动、大量死记名家名篇的做法。那些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样的一个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或其他人)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或其他人)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苏氏在阐述这一观点时强调:“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发展)。”
这些虽然是苏霍姆林斯基针对“词”或课本知识的论述,但我觉得更加适合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记诵,也就是,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记诵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将课外知识变“活”的能力。我想,这主要就是要强调: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我和我们班的孩子读钱万成的小诗《会飞的叶子》时,我首先进行范读,在第一时间把教师对诗的理解带给孩子们,然后通过自由练读、个别读,再让男女孩子分别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不知不觉诗已经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了。而此时诗歌还只是诗歌,它与孩子们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带孩子们“仿写”,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从图画入手,把“松树、腊梅、竹子”等身边不怕冷的植物的名字换进小诗,渐渐地拉近诗与生命的距离。再把孩子们晨诵、跑步、跳绳、读书、讲故事的照片打上屏幕,看着自己、同学活动时的照片,孩子们可真开心啊!原来,他们也可以走进诗里的!
如此这般,诗歌不是孤立的,它与孩子的生命紧密联系了起来,老师没有提“背诵”的要求,就在反复的朗读、有趣的“仿写”过程中,这首诗刻到了每个孩子的脑中。诗歌与孩子们的生命一样——活了!
我以为,在记诵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成为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方式,也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道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陈燕等.用苏氏思想改进工作【J】.中国教师报,2012(6)
一、对于课内,要灵活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随意识记与不随意识记”观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科学在迅猛地向前发展,知识越积累越多,而人的记忆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在对待具体材料的态度上,一定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方针。有一些东西是应当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这些东西好比是解释各种新的事实、现象的钥匙,或者形象地说,是思维的工具——所有这些都必须永远牢记,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和经常运用它们,使工具不至于生锈,不至于变成累赘的负担。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要把那些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事实、现象、定义、说明等等,正是通过知识的运用,通过把它们用于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使它们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记忆里。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自己的学科体系里,定出如何运用那些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观点对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记诵有着深刻的启发。
1.首先在开学前就要梳理出本册课本的“学科标准”,也就是以后可能用来进行思维的工具性知识,比如:生字、新词、名言佳句、适合的修辞(一般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文体、写作方面的知识等。
制订“学科标准”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通过知识的运用,通过把它们用于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和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使它们深深地印入学生的记忆里。”
2.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规定好了的需要记诵的课文片段。对于课本中确实要背的课文片段,我们首先应做到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课文片段。如何理解课文片段?除教师适当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明了片段大意外,苏霍姆林斯基的“x+3x”思想也值得我们吸纳,学生要背一部分内容,那么必须多阅读3倍于这部分内容的相关内容。阅读这些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一来,他对所要记诵的内容的逻辑认识就会越深。比如《灰椋鸟》一课第四自然段,教者可补充两三篇类似于“一开始……没有几分钟……”“有的……有的……”“先……后”等有关的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感受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教者再引导学生采取各种有趣的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学生已经背熟了课文中要背的片段,也绝不能采用整段记诵的方式来检查。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这些内容来回答。比如还是《灰椋鸟》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先回来的鸟与后来的鸟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我们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并使学生在若干年后,遇到类似场面时,能够想起这一段的写作方法。
以上两点,是基于课本中带有明显任务性质的记诵,我的意思是,即使这些内容的记诵带有明显的任务性质,我们也要采用苏氏的思想,弱化它们的任务性质,绝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享受劳动的快乐(多读,多感悟)中学会记诵并达到学以致用。
二、对于课外,要充分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思想同时适用于课内与课外,这里运用只是更针对于目前流行的读经运动、大量死记名家名篇的做法。那些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样的一个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或其他人)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或其他人)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苏氏在阐述这一观点时强调:“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发展)。”
这些虽然是苏霍姆林斯基针对“词”或课本知识的论述,但我觉得更加适合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记诵,也就是,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记诵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将课外知识变“活”的能力。我想,这主要就是要强调: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我和我们班的孩子读钱万成的小诗《会飞的叶子》时,我首先进行范读,在第一时间把教师对诗的理解带给孩子们,然后通过自由练读、个别读,再让男女孩子分别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不知不觉诗已经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了。而此时诗歌还只是诗歌,它与孩子们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带孩子们“仿写”,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从图画入手,把“松树、腊梅、竹子”等身边不怕冷的植物的名字换进小诗,渐渐地拉近诗与生命的距离。再把孩子们晨诵、跑步、跳绳、读书、讲故事的照片打上屏幕,看着自己、同学活动时的照片,孩子们可真开心啊!原来,他们也可以走进诗里的!
如此这般,诗歌不是孤立的,它与孩子的生命紧密联系了起来,老师没有提“背诵”的要求,就在反复的朗读、有趣的“仿写”过程中,这首诗刻到了每个孩子的脑中。诗歌与孩子们的生命一样——活了!
我以为,在记诵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成为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方式,也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道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陈燕等.用苏氏思想改进工作【J】.中国教师报,2012(6)